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3 补他人之不足,且不求任何回报

予善天

要尽量帮助别人,不要索取

帛书乙本的“ 予善天 ”,在通行本中是“ 与善仁 ”,两者是有区别的。“ 与善仁 ”的意思是给予的时候要怀着仁慈之心,但老子其实是很反对把这种仁慈挂在嘴边的。所以,我觉得,强调“仁”在《道德经》里应该不符合老子的原意。

予善天 ”是什么意思?老子在《道德经》的后面讲过天的品性。“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损有余而益不足 ”。天之道的第一个特点是看到不足它会给您补上。第二个特点是它给您补足,但是不索取任何东西。老子说,您给予的时候要效仿天的品性,尽量给予那些不足的,不要索取。有这种品性,才是高明的。

生活中做人做事,我们能随手补什么样的不足?

比如,大学生刚毕业到单位里来,他们在学校里学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未必能很好地掌握生活和工作中的技巧。这个时候,您作为领导或者老员工就应该主动指点一下,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们,这是好的品性。

可是有的人就是觉得自己资历老,爱教训年轻人。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我见过多少次老员工欺负年轻大学生,把大学生欺负得很惨。后来大学生学会这些东西了,成长很快,转身成为您的领导了。这会儿,您要怎么摆正自己的位置,与人家相处?早年您教训他的时候没想到今天的情况吗?所以,帮别人一把是有好处的。

默默帮助别人,才是境界高

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如果您懂得《道德经》讲的天之道——“予善天”,像天一样去给予,不抱有贪图任何回报的念头,无声无息地去帮助别人,这样的人就是好人,是一个境界高的人。

我小时候家里非常穷,能吃上一次肉都觉得特别幸福。当时我家住在大学的集体宿舍,两家共用一个厨房。一起做饭的时候,我家把菜炖上就回屋了。对面那家条件比我家好一些,有的时候会做肉。做饭的时候,他们看到我家锅里没有肉,就会偷偷地夹几块肉放到我家的锅里,从来都不说什么。然后我们盛菜时,看见锅里的肉的时候,那种感动,到今天我都铭记在心,这就叫“予善天”。这就是“大道在民间”的体现。

在大学里,学生消费要刷卡。有的大学设置了一个警戒线,当学生一个月花钱少于一定值的时候,比如他每天只买一个馒头吃,一个月只花二十元,这时学校系统马上“报警”,意味着这名学生是贫困学生。学校系统会自动往学生的卡里汇钱。我看到这条新闻时就觉得这个学校的领导是懂得《道德经》的高明领导。他没开大会拿奖金红包给这名学生,让学生鞠躬感谢,而是默默地,不动声色地,不让学生自尊心受到任何伤害地,把钱汇到他卡里面了。所以说这个领导的境界是非常高的。

在管理中也是如此。作为公司的领导,您给予员工,要像天一样给予,谁不足就给谁补一下,充分调动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 /gVIASXlkMLz4x52zFZ/A1neLxe8KU03sFT/B8CsiCW5zCQYCRVIvaHafOLQYny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