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帛书乙本的内容。通行本是“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我认为加“心”和不加“心”,解读差不多。因为老子前面讲的是“ 使民不争 ”“ 使民不为盗 ”,所以帛书乙本的“ 使民不乱 ”应该是比较顺畅的。
“ 不见可欲 ”的“见”是表现出来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表现出来我自己需要什么、我的欲望是什么,才能使民不乱。
老子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领导者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其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引起下面人的效仿,所以领导者要保持一种安静的状态——无为。
唐太宗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夫安人宁国,唯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意思是,让老百姓安定,让国家安定,责任在领导者。如果领导者无为的话,老百姓就高兴;如果领导者的欲望太多的话,老百姓就苦了。因为领导者欲望多就会想捞取;一捞取,老百姓就会被搜刮,就苦了。所以唐太宗知道无为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唐太宗作为一个领导者,他对无为的认识是超过古代很多学者的。
唐太宗从不轻易暴露出自己的欲望,其实,他也有喜欢的东西,比如喜欢养鸟。据记载有一次,他正拿着一只小鸟玩儿,突然太监来报,说魏徵汇报工作来了。唐太宗一听急了,不行,不能让其他人发现自己喜欢养鸟啊!尤其这个魏徵,喜欢批评人,他经常给皇帝进谏,批评皇帝,点评治国方针,等等。情急之下,他把鸟放到自己的怀里,拿衣服裹住,不让人看到。
魏徵进来后,看到皇上的怀里有东西在扑腾,就明白了,于是,魏徵汇报完工作后故意不走,继续跟唐太宗聊天。唐太宗着急,但他没办法,只能忍着。魏徵一边聊,一边拿眼瞟,直到唐太宗怀里的东西不动弹了才走。这时,唐太宗从怀里把鸟拿出来,非常沮丧地发现,鸟已经被闷死了。
一个国家的皇帝,之所以连养一只鸟都这么小心翼翼,是因为他知道一个道理——不要把自己的欲望暴露出来。别看它事小,但是要一点点往外传的话,全天下的人可能都会开始养鸟了——作为一个领导者,唐太宗特别清楚有多少人在揣摩自己的心思。
举个反面例子。宋朝的高俅仅凭踢得一脚好球就能够封官晋爵。其他人也就学他,慢慢地,大家就都放弃了本职工作,挖空心思去琢磨皇帝喜欢什么、该怎么去讨好。这样,奸臣就慢慢地汇集到了皇帝周围,所以当金兵进犯的时候,宋朝军队溃不成军。
在公司里也是如此。您做了领导就会发现,周围有一群人在猜测您的心思,琢磨您喜欢什么,然后希望借此来接近您、讨好您。其他人看到这种事,就会觉得人人都能靠讨好领导来获利,那工作有什么用呢?很多人就会丧失工作积极性。
所以,要明白这个道理:“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也就是领导者应该保持一种冷静的、清醒的状态,把自己的欲望放低,不要轻易暴露出来。这样对管理公司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