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编写,是希望为“史学概论”课程提供一种新的教材。
“史学概论”是历史研究的“入门书”,在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具有“总前言”、“总导论”的性质,是本专业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学的最佳途径。建国后,“史学概论”教材的编写启动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后因“文革”而中断。“新时期”以来,特别是从1983年开始,国内“史学概论”性质的著作和教材就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迄今已有20余种。而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近20年来,国内学术界在史学理论领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对于历史学这门知识的基本性质的思考达到了相当的深度,而此类新的认识在“史学概论”中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在史学实践领域,新材料、新观念、新领域不断出现,历史学的地盘不断扩大,与其他学科的交融日益深入,而对此类历史学的新面貌、新方法,以往的“史学概论”也还未能给予及时的、准确的概括和反映。
本书的编纂,力图克服上述缺陷,注重理论性、系统性和前沿性。
“史学概论”应该明确,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的历史学,它比史学内部各分支学科应高出一个层次,因而必须具有很高的理论性和概括性。而“史学概论”的内容结构,应紧紧围绕历史学本身的理论和方法而展开,既有对历史学的理论预设及方法论的反思和批判,又有对历史学全局的鸟瞰和描述,内外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基于此种考虑,我们力求广泛采撷国际学术界的已有成果,关注他们的新课题、新方法,重视他们在历史认识论方面的观察和思考。通过这些尝试和努力,力争写出一部体现当代水平、跟踪学术前沿的自成体系的“史学概论”作品。
此外,本书对“史学概论”课程的目的和功能有一个新的定位。
过去我们历史学专业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等,都突出专业化的特点,实际上是围绕培养职业历史学家的方向做出的安排。“史学概论”课主要介绍史学入门问题,以史学方法为主体,重在传授史学研究的技术和规范,同时涉及一些纯粹的历史学理论。而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本科层次的主要培养目标已不再是训练职业学者,而是塑造有知识的社会公民,实际上绝大部分学生将来会去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会工作。因而,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模式也必须更新。具体到“史学概论”课程而言,它应当面向所有渴望获取历史知识和历史智慧的广大人群。
因此,“史学概论”这门课程的首要任务应当是训练学生的洞察力,特别是训练学生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社会的洞察力,训练如何理解客观历史过程。洞察力是首要的,其次才是方法,才是如何研究历史。这门课程虽然以历史学这门知识为对象,但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关注和感受窗户外面的社会现实。这是我们对“史学概论”课程的一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