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配合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学而编选的作品选,初版于2002年。这次修订,整体篇幅做了压缩,篇目也做了若干调整。另外,在编排上,也改为以体裁为划分依据,以方便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处理。
本书选入的作品,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迄于90年代末。由于篇幅的限制,以短诗、散文、短篇小说为主,也适当选入一些中篇小说和戏剧作品。许多重要的中、长篇小说和戏剧作品无法容纳,采用“存目”的方式在目录中做了提示。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作品有的选自发表刊物,有的选自作品集。当代作家对其作品常有改动,而当年在语词、标点的使用上也存在与当前的“规范”不相符合之处。本作品选均以篇末标示的入选文本为准,一律不做改动。
钱文亮、冷霜、赵锦丽、张夏放、胡续冬、赵、邓程等参加了初版的编选工作,谨向他们表示感谢。
编 者
2007年7月
《我们夫妇之间》 萧也牧,原载《人民文学》1950年第1卷第3期。
《洼地上的“战役”》 路翎,原载《人民文学》1954年第3期。
《铁木前传》 孙犁,原载《人民文学》1956年第12期。
《红旗谱》 梁斌,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
《林海雪原》 曲波,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青春之歌》 杨沫,作家出版社1958年初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修改版。
《创业史》(第一部) 柳青,原载《延河》1959年第4—11期,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年出版。
《三家巷》 欧阳山,广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红岩》 罗广斌、杨益言,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
《晚霞消失的时候》 礼平,原载《十月》1980年第1期。
《方舟》 张洁,原载《收获》1982年第2期。
《人生》 路遥,原载《收获》1982年第3期。
《那五》 邓友梅,原载《北京文学》1982年第4期。
《黑骏马》 张承志,原载《十月》1982年第10期。
《美食家》 陆文夫,原载《收获》1983年第1期。
《绿化树》 张贤亮,原载《收获》1984年第2期。
《你别无选择》 刘索拉,原载《人民文学》1985年第3期。
《红高梁》 莫言,原载《人民文学》1986年第8期。
《活动变人形》 王蒙,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风景》 方方,原载《当代作家》1987年第5期。
《烦恼人生》 池莉,原载《上海文学》1987年第8期。
《迷舟》 格非,原载《收获》1987年第6期。
《伏羲伏羲》 刘恒,原载《北京文学》1988年第3期。
《妻妾成群》 苏童,原载《收获》1989年第6期。
《动物凶猛》 王朔,原载《收获》1991年第6期。
《心灵史》 张承志,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
《废都》 贾平凹,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白鹿原》 陈忠实,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一个人的战争》 林白,原载《花城》1994年第2期。
《许三观卖血记》 余华,原载《收获》1995年第6期。
《马桥词典》 韩少功,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务虚笔记》 史铁生,原载《收获》1996年第1期。
《长恨歌》 王安忆,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黄金时代》 王小波,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
《同甘共苦》 岳野,原载《剧本》1956年第10期。
《关汉卿》 田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蔡文姬》 郭沫若,原载《收获》1959年第2期。
《狗儿爷涅槃》 锦云,原载《剧本》198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