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 专注

专注不等于勤奋而机械,它意味着高效率的脑力劳动、更深入的思考和体会。专注的状态能改天换地,你要把自己的脑力集中起来,成他人所不能。

当我们面对问题时,专注力是最有用的东西。这是一种长时间把注意力放在某件事物上的能力。

专注是一种紧张的脑力劳动。要想扛住惰性、不受干扰,需要真真正正的力量。我周围的青少年大部分都无法集中注意力,成年人也好不到哪里去:2013年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12000名受访的职员中,80%的人表示在工作中无法集中注意力。

人类现今的生活方式让集中注意力难上加难。

老实说这一点都不奇怪。我们总是说太多话,却无法集中注意力思考,好像总有人在背后轻轻摇晃我们的肩膀似的。

所有人都在赶时间,但一切却依然如故。没有人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有秩序地解决问题,喋喋不休的交谈反而成了最重要的。

——伍尔夫·洛特,记者

高敏感人群更容易专注

内向高敏者虽然也有专注力不够的问题,但他们比外向者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为何内向高敏的人更容易专心?

1.内向高敏者更爱思考。思考让他们愉悦,就像多做力量训练可以锻炼肌肉一样,内向高敏者大脑里负责专注力的区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们就不会像没有锻炼过的人那样容易疲劳。

2.内向高敏者有控制冲动的能力。他们的前额叶能够更有效抑制对眼前欲望的冲动,使他们保持专注——也就是用理智控制四处乱窜的情感。相对来说,内向高敏者对未来想得更多,这种保持向内的状态会引发自我调节。

3.因为大脑中的“奖励中心”不太活跃,所以内向高敏者不需要像外向者一般严于律己。外向者但凡受到一丁点刺激,比如好天气或者很有吸引力的网店,就会立刻分心,内向高敏者不会。他们做事也不需要外界给予太多反馈。

4.内向高敏者只要想集中注意力,就能够隔离外部干扰,外界刺激会让他们觉得讨厌。他们知道,同时很好地处理多项任务只是个美好的愿望,一边写方案一边听着广播或者开着社交软件,根本不可能写得好。外向者喜欢外部刺激,所以更容易受到干扰。

如果没有过度刺激和突发事情的干扰,内向高敏者就特别擅长钻研,前提是这是他们自己的决定。

这种专注持续下去,水滴石穿,能带来令人震惊的成果。当今社会有如此多的人困扰于分心和拖延,相比之下,一个专注的人会成就非凡,令他人刮目相看。

专注不等于勤奋而机械,它意味着高效率的脑力劳动、更深入的思考和体会。专注的状态能改天换地,你要把自己的脑力集中起来,成他人所不能。

当你专注时,应该做些什么?

在专注的过程中你应该做什么呢?你可以用这个问题来问问自己:

如果我有时间,有空间,也有资源的话,什么事情能让我全神贯注去做呢?

答案多种多样,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美满的生活没有固定标准。我给大家列了一系列建议,也许能帮你找到自己的答案。

诊所实例:如何利用专注力?

1.起草任务。选择一个榜样,参考他的生活模式,把你的生命和能量集中于最重要的任务上。

2.划分时间。年底前找个时间,从容不迫地做个新年规划:新的一年里你想完成什么?你想如何规划和投入你最珍贵的东西——时间?

我把新的一年分成四个部分:职业、他人、家庭、慈善以及自我发展。虽然一年下来计划没有全部实现,但明显比随随便便就翻过一年要完成得多。要不是我在某个周日专心致志地做了这个计划,现在你手里也不会有这本书。

3.规划未来。你想保持现状吗?又或者你还有想付诸实现的梦想、计划、灵感和向往?

丹尼尔·戈尔曼在他关于专注力的书中写道:“我们关注现在,关注当前对成功来说必要的事情,但这并不利于长期目标的实现。我们对未来的专注不够,因为我们总要等到眼前的需求满足以后才想得起未来。”

能在过好当下忙碌生活的同时,还实实在在地关注未来的话,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好好使用你的专注力,做好这两点。

4.学习。利用专注力的最美好方式就是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试着通过书本、网络、课程等渠道来学习。你能发现:学习可以改变生活。

内向高敏者的学习方法

我最近发现了一种特别适合内向高敏者的学习方法:慕课(即在线课程)。就在刚才,我更新了我的第三门课——幸福的科学。以前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做这件事。我就是无法接受人们老觉得内向高敏者不能和外向者一样幸福这件事!

——亚历山大·明斯特,维也纳经济大学人事专员

给专注以空间

专注需要空间。对于我们来说,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专注是一个人的事

多数情况下,非同寻常的优秀成绩都是一个人静静完成的,而不是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做出的。规划好自己的时间,让自己有一个人专心工作的时间。不要相信什么“团队精神就是要一直和很多人一起工作”,难道你在哪次会议上专心致志地工作过,完成过什么任务吗?所以不如大大方方地承认:最重要的工作,你是带回家自己一个人干的。

内向高敏者如何才能获得一片个人空间呢?我问了几个专注力极强的人,他们的答案如下。

专注力:内向高敏者的妙方

作为一个工作繁忙的典型内向高敏者,我是慢慢学会如何安排会议和协同工作,给自己找到宁静空间的。我周围的人知道我内向,需要一个人充电,他们对此都没什么意见。他们把我的工作安排称为个人精力管理。

另外我详细规划了独处的时间,并坚持下来形成了习惯。比如我每天中午都花15—20分钟一个人去散步,还要有下午茶时间。我保证自己睡眠充足、摄入足够的营养,因为营养不好的话,独处也没有精力。

——吉尔伯特·迪特里奇,音乐网站人事主管

周六对我来说是神圣的:早上我起床的时候,大家都还睡着,我就去学校。一切都是寂静的。然后我有整整四个小时不受任何人打扰。如果运气好,周五下午就能如此。大学校园里喧嚣退去后的氛围我特别喜欢,能立刻进入心流状态(一个人完全把注意力投入到某件事情中的忘我状态)。平时我根本没机会进入这种状态。我是在为自己争取自由时间。

假期里会好得多。我主要在学校里工作,在家里没法工作,不管是对我还是对家人来说都是一种负担。我也需要下班,有意识地把工作留在学校。当然有的时候脑子里还是会想着工作。

——南娜·福尔霍普,德国奥登堡大学德语教授

每天都有时间独自待会儿能让我获得新的能量,去处理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事以及和人打交道。哪怕是一整天里只有很短的独处时间,也能给我带来精神上的自由。

——乌希·海德尔,Trio Service公司合伙人

对于我来说,有意识地计划时间是最基本的原则。虽然也许有些老派,但我常在日程上留出具体的时间段,在这期间我会锁起门来,把电话调成静音,一个人待着。我也学会了在人满为患的咖啡店里专心读书、思考和谈事情。

我最近发现,给自己留一些时间和空间并不难,只要重新分配空闲时间就可以。偶尔我会在下班以后穿上跑鞋,去普拉特公园跑步。这花不了多少时间,我却可以关机,给自己充电,放飞思绪。

——亚历山大·明斯特,维也纳经济大学人事专员

为了能够专心工作,我充分利用不受打扰的独处时间,即每天早上工作之前和晚上工作结束之后。我最喜欢的思索地是静室,那里远离一切纷扰。此外独自锻炼的时候往往也是新想法和创造力爆棚的时候。

——玛丽亚·克里斯蒂娜·帕尔,柏林自由大学制药化学专业教授

让专注力的凶手无所遁形

专注力的敌人自然是分散注意力的东西。要坚定地守护好“专注之地”:在工作日计划时间段,把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电话和周围可爱的人都关在门外——包括真实的门和电子的门。

你可以把这些“小打扰”打包处理:每天只在固定时段看两次邮件(或社交软件);只在固定的时段打电话;不必过度看重细节(下面会说到);限制重要的交际,勇于给自己留出空档;不必每条信息都回复。

打包处理“小打扰”

除此之外,要保证所处环境的舒适度。你可以不断尝试改善环境:喜欢你的椅子吗?喜欢墙的颜色和挂在墙上的画吗?能忍受背景噪音吗?你的办公室和私人住所够好吗?

阴暗面:过于注重细节

内向高敏者尤其活跃的大脑皮层也会带来一些风险。当人在高度专注状态下处理信息时,容易“陷入丛林”无法自拔,导致事情进展缓慢。眼前的每一棵树(包括每一根树枝、每一个树杈和每一片叶子)都让这个信息丛林变得密不透风,整体无处可寻,微小的细节反而清晰可见。在和别人交流时,这样做有百害而无一利。尽管内向的人往往知识储备丰富且思路结构清晰,但是一旦迷失于细节之中,或者把时间浪费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时,他们常常会在讨论中受挫,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受阻——并不是每个人都在乎细节。

哪怕是和自己相处,我们也会因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如果太多信息向内向高敏者奔涌而来,细节往往能避免我们受到过度刺激。如果我们同时面对多项任务,把时间浪费在琐碎小事上会让我们安心,好像自己还是做了点什么似的。任务很多的时候,我们常常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这些事上——回复不太重要的信息、打电话、开会、看有趣的帖子或者查查有没有新邮件。

细节表面上似乎能保护我们不受过度刺激

然而到了某个阶段,哪怕是最会找借口的人也会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什么收获。忙碌的一天之后,我们在晚霞中回到家里,问自己今天到底做了什么,诚实的答案是:因为受到过度刺激,我退缩到了无关紧要的事情当中,把这些琐事当作自己的“不在场证明”。

掌控细节:往大处思考

过度注重细节会让人无法面对生活中的大事。在高度集中或受到过度刺激之后,人会产生疲乏,而掌控细节的快感对于解除疲乏效果很好,所以不会轻易消散。只要你能有意识地利用它、掌控它,就能成就大事。

积极利用过度注重细节的特点

我内向的朋友塞巴斯蒂安是一家中型企业的领导,他号称自己是“不会在细节的森林中丢失整体”的专家。他有一个精确细致的七步计划,利用这个计划,他注重细节的特点不仅不会妨碍他,反而可以帮助他。你也可以照着这个计划来。

用注重细节攻克过度细化:塞巴斯蒂安的七步计划

1.仔细观察你的“细节森林”

这一步让你对事情的整体状态有全方位了解,看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是什么让你前行。你要画出一幅精确细致的概览图,图里要写清楚你的“细节森林”是什么?你想在其中达成什么目的?

举个例子:住在一栋属于自己的漂亮房子里,建立一个家庭,写一本书,成为IT经理。

写得越精确越好。列出这个目标的所有细节,精确到好像你在给某个产品写使用说明一样。

举个例子:房子要什么样?有多大?位于何处?

2.找出森林中的阻碍

这一步很简单,内向高敏者们哪怕在逆风中,也能嗅到三里开外有困难的气息。在日常生活里,是何人何物阻碍你获得自己的森林?

举个例子:你的恐惧、竞争对手、知识短板、经济紧张……

对障碍出现时你的处理方法进行系统考量。如果感到害怕,你会如何应对?如果你的竞争对手搞破坏,你如何防范?如何弥补知识短板,去哪学,如何学,学什么?如何应对经济问题,怎样多赚钱或少花钱?

3.注意寻求帮助

这一步是让你留意有没有可以利用的援手、机会和可能性。

举个例子:几个朋友、一份遗产、优秀的自律能力……

关键在于每一步都要按照计划走。他们会让你坚持下去。下一步也一样。

4.备足干粮

所谓干粮,就是在征途中能让自己更坚强的东西。备足干粮,你才有可能把这片林子真正变成你自己的。请写下你的答案:什么能在征途中带给你力量和享受?

举个例子:想离开自己的老公司,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想拥有自己的屋子……

另外,在这一步中你也会了解到你的森林对你来说何等重要。徒步其中,不仅仅是为了达到目标,同样也是为了在路上收获喜悦。

5.聪明地划分森林:先是大片的林子,然后才是树

在这一步中,你要先把森林划分成能够一览无遗的树群,也就是说,把目光投至大目标上,评估它们,再把它们分成若干一目了然的步骤。

如果你有多个目标的话,是否可以同时跟进呢?如果做不到,就找出最重要的,在纸上清晰地列出优先顺序(这也许得多花时间,但也不会很久),把最重要的目标排在最前面。

把一个目标分成若干小目标:写清楚你的目标是由哪几步,或者哪几块构成的,在这一步或者这一块需要做些什么。

举个例子:计划自己一个人旅行,边走边写游记。

步骤:确定目的地国家(必须是安全的),设想希望住的房子,查询价格,找合适的平台咨询、订房,制订行程,计划要带的行李,多带一些便于写作的工具(纸、笔、书等)。

最后,你会得到一张细致的清单,上面列着何时做什么、如何做,它可以帮你达到目标。

6.确定时间

你想什么时候实现你的小目标,何时完成哪个步骤?把待实现目标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写在日程上。这是你和自己的约定,要认真完成!

7.读一读你写的东西

拿出写书的劲头来——这对于内向高敏者来说不难吧?写清楚你要做什么和已经做了什么。更要紧的是至少每天都读一遍,看看你的目标是什么,还要完成哪些小目标。看看自己的资源和干粮。这会影响你大脑中仅靠信念无法影响的地方。我把我的计划设置成了电脑桌面。

现在我祝你的“森林之行”愉悦美好,和树木们好好相处。过度关注细节的毛病可以留在林子里,成为达成目标的养料……

我按照塞巴斯蒂安的方法试了试,很有用,证据就是这本书的诞生。这个方法给了我喘息的机会,让我不断回到书桌前。

好笑的是,想要把塞巴斯蒂安的七点计划分析清楚,是需要专注力的,也就是上一章节讨论过的我们的优势之一。到此,我们完成了一个循环——请专注地完成自己的目标!如果你都做不到,还有谁能做到呢? zrUy3hAUKzoNFiu7bvj71uqLS+nWseOw9tgx+nNT2BbaZslrHSPH4bdP6KsfL9W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