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出版社委托我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的宪法教材。我由于原先主编过一本《宪法学》教程,深恐自己“黔驴技穷”、难有新意,所以原想让他们另请他人主持此事,但承蒙他们好意坚持,只好勉力而为。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在国内各种法学教材几近泛滥的环境下,如何保证这不是一本“多余的书”?毕竟,编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有限的,况且学科结构本身不是没有限制。虽然宪法是一门“通法”,宪法学是一门“通学”,各部分首尾相连、环环相扣,因而融会贯通者几乎可以从其任何一部分内容开始,以任何一部分内容结束,但是一本“标准”教材还是有一个最自然、合理的结构,至少在特定编者眼中是这样。因此,至少和那本《宪法学》相比,这本书究竟新在哪里?
在结构上,《宪法学》没有单独的一章宪法史,本书弥补了这一缺憾,专设了“宪法的创制与发展”一章。另外,本书简化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内容;权利部分则有相应扩展,专门增设了“表达自由”一节。这是因为这本书的主要对象是本科生,而大多数院校在一年级就开设宪法课。作者的普遍意见是突出宪法权利的重要性,培养新生的“权利意识”。宪法权利的内容确实很多,不仅有理论,更有丰富多彩的实践,在一两章内难以言尽。美国宪法教材的通例也是在自由权(法律正当程序)和平等权(法律平等保护)的一般权利之后,单独设言论与宗教信仰自由作为特别权利,理由无非是这些内容的篇幅和重要性。因此,本书对此——尤其是对于包括言论自由在内的政治性权利——有所侧重,因为它们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和制度发展确实至关重要。但在总体上,本书的结构还是相当“标准”的:共分概论、基本权利、国家结构与组织形式三编,主要是因为这一结构比较符合中国宪法文本的结构,而中国宪法又是本书的重点。
本书之“新”主要还是在于人。除了学养深厚的陈新民教授是作者队伍里唯一比我年长的,其余都是近年来在宪法学界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国内宪法学界近几年来蓬勃发展、新人辈出。依我观察,和前辈相比,青年宪法学者的教育背景更纯正、学术功底更扎实、知识结构更完备,日后必将是中国宪法学界的中坚力量,因而以他们为主来编写“面向21世纪”的这本教材是再恰当不过了。重要的是,当今宪法学界的主流声音是大致趋同的,尤其是年轻人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基本上已步入正轨,逐渐远离意识形态色彩浓烈的政治话语,走向一种以功能主义为导向的法律科学。以此作为我们的基本共同点,我相信我们会写一本与众不同而有独立价值的宪法学教材。
在体例上,本书基本上按常规体例,唯一的“创新”之处——如果算得上“创新”的话——是尽可能将章节之下的标题设为问题,每一小节、每一小段都围绕所设的问题来写。这么做的目的是突出宪法(学)的实用性,使宪法学者都关注读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本书就是为了回答读者可能感兴趣的一些宪法实际问题而写的。
在内容上,我们努力转向以中国为主,以其他国家的制度为参照背景。这也是对我们的一个挑战——在目前中国宪法没有进入诉讼、除了个别例外还没有任何案例的状态下,我们能否写出那么多有意义的东西?这本书的回答似乎是肯定的。当然,本书不应该也不可能局限于谈论中国宪法;即便是中国宪法的内容,也是在比照其他国家的宪法理论和实践中展开的。
本书的主导思想大致有三个。第一,以中国为出发点,用宪政的普遍原理来分析和解构中国宪法;第二,以实用为导向,理论为实践服务,多分析中国的案例和法条;第三,以学生为中心,简明扼要、深入浅出,不是只写我们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东西,不要让大一的学生望而却步。现在既已成书,看来第一和第二个目标已经基本实现,虽然今后仍待完善。但是第三个目标却未必完全实现了,尤其是我们的青年学子都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任务,恨不能在有限的空间穷尽自己平生之学,结果书的分量可能对于本科教材来说还是有点厚重。
这也是很正常的。现在的书都是越写越厚,宪法学教材也是这样。这一方面表明宪法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因而是好事;另一方面,相对来说,厚书是比较好写的,薄书要写好则要求非凡的功底。首先,作者要收集、吸收、消化大量法条、判例、历史事件,去充实普遍和抽象的原则,这就是一个从薄到厚的积累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法律就只是几条索然无味的条文和大而无当的原则。然后,通过自己的思维融会贯通、提炼升华,才能用自己的理解把原则重新表达出来,这才是从厚到薄的过程。
本书撰写分工如下:
第一章:陈新民
第二章:程洁
第三章第一节:朱应平,第二节:牟宪魁
第四章:张千帆
第五章第一节:上官丕亮(“四”除外),第一节四、第二节:郭相宏
第六章第一、五节:郭相宏,第二节:王四新,第三、四节:黄建军,第六节:朱应平
第七章:黄建军
第八章:上官丕亮
第九章:牟宪魁
第十章:郭相宏
我们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信任和支持,尤其是责任编辑薛颖的认真校读和中肯意见。本书的顺利出版显然离不开他们的努力。
张千帆
200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