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道德与经济 |
|
“发展经济”看来已成为现代社会无论个人还是国家的中心关注和追求,中国也不例外,随着全球化的扩展,以及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是加快了这一步伐。优秀的人才大都涌向经济,成功的标志常常是以财富为标志,而经济学也成为最大的显学。道德与经济的关系成为伦理学所不可回避的问题。
人们在这种关系中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是:道德与经济究竟是互相补充、促进还是互相妨碍、冲突?或者说,两者是存在一种正相关还是负相关?这里需要分析而不能笼统地下结论,因为两种相关都是存在的,关键是看在什么样的情况和条件之下。一个社会道德的状况是推进还是阻碍经济的发展,这就要看这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和经济的水平及二者之间微妙的关系而定。例如,许多学者已经指出了中国的道德诚信水准已经大大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和个人的信用,从而妨碍了经济的发展。道德对经济的影响和约束我们也许可以通俗地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怎样挣钱?一是怎样花钱?怎样挣钱涉及钱的来路的正当性问题,涉及和他人利益的分配以致冲突,在这方面有必要建立具有某种强制性的、恰当的道德规范加以约束,像如何防止欺诈行为等等;怎样花钱则主要涉及个人的价值观念,涉及他重视什么,他是不是只追求物质的快乐等等,在这方面有必要诉诸某些合理、富有意义的价值观念进行引导,像如何鼓励投资文化教育事业等等。
但我们现在在这里想主要关注一下问题的另一面:即经济对道德的影响,经济发展是否会带来道德进步?
市场经济中与道德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其参与者追求利益,追求利润的目的、动机和欲望;一是其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这一手段简单地说就是竞争,即不同生产者,不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我们可以再把道德规范体系区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人们很容易看到的公共生活中的行为规则,尤其是礼仪、礼貌、社交惯例和习俗等等;另一个层面则是要往较深处观察才能发现的这一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主要规范,这些原则规范构成这一社会的道德的主体。
那么,经济发展是否能自然而然地对道德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首先看市场经济发展的目的动机,这种动机本身是一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它的两个特点是:一是它的无穷扩大,难以满足的性质,一是它的互相冲突、难以兼顾的倾向。因此,我们就不能指望它自己突然发生一种大转变,即人们突然由求利变为求德。另外,再看市场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方式。这一手段主要是自由的竞争,即便在最好的法律保障和规则最健全的情况下,贯穿市场经济的活动也主要还是竞争,而不会是统筹的安排、有意的关怀、合作和礼让。这种竞争常常是很无情、甚至很残酷的。这种竞争也容易诱发人们以某些不正当的手段去争取竞争的胜利。所以,无论市场经济的动机还是手段,在道德上都是中性的,它是否符合道德要依它朝着什么样的方向、以及是否遵循一定的规则及这些规则的性质而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道德还是会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首先,经济的繁荣将促进公共生活中某些直接与物质生活水平有关的规范得到改善,如由于交通工具的充分提供和享有,人们可能将不必再去挤车,夹塞或倒腾车票。但这些直接得到经济发展促进的规范只占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较小的一部分,也是较表面的属于公共礼仪的一部分。其次,经济发展可以确保温饱,乃至提供一种体面的、像样的生活,从而撤去有可能威胁道德甚至造成道德与社会生活崩溃的直接生存压力。再次,经济发展可以带来国家实力的增加,从而有可能因此促进政体的改善,以及给人们带来从事各种精神文化活动的物质条件及闲暇等,但是,是否人们将以这些条件和闲暇从事高尚有益的活动,以及是否人们将真的能促成政体的改善也还需要一些别的条件。
市场经济对于道德的消极影响的一面是:第一,参与者的动机一般来说并不是道德的(当然也不是不道德的),而是道德上中性的,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而这种利欲有一种无限发展和相互冲突的倾向,这些倾向将很可能带来道德问题乃至道德危机。第二,在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中,若不建立一套公正的竞争规则并使竞争者普遍养成遵守它的习惯, 就可能是灾难性的,使欲海“冲决”、“横溢”而非“顺流”。
当然,这只是客观地描述经济发展自然而然将对道德产生的影响,只是描述如果人们不去注意人文和道德的建设而只致力于经济发展,自然而然将会得到什么。然而,如果把人们的道德意志、理性、感情的因素加进去,就有可能不仅使经济发展在道德的积极影响中扩大,也使其消极的影响得到调节,缓和乃至相当程度上的化解。
总之,在一个基本的生存条件的范围内,我们也许可以说经济和道德是互为条件和基础的:没有起码的经济发展和相应的物质生活水平,一种普遍的社会伦理将不可能建立或达到一个基本的水准;而没有一种起码的社会道德水准和相应的信任与合作关系,经济和物质的生活也不能顺利地发展,甚至有可能陷入崩溃。而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则道德和精神价值则应起一种更为主导的作用,因为人毕竟不是经济动物,人是应当高于温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