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编
大学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及处理机制

大学生违纪违法是指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这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者经常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处理此类事件是高校学生危机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法制社会要求包括学生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所在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对于在校的大学生而言,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业,是《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的学生应当履行的义务。如果学生未按要求履行义务,偏离了基本行为规范,就要受到相应的警示或惩戒,即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学校对学生实施纪律处分是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的需要,是基于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特殊权利义务关系依法实施的一项行政制裁,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管理行为,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学生的一种形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高校的育人环境和学生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违纪违法开始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无论是违纪学生的数量,还是违纪事件的性质,都已超过以往,有些事件情节严重,甚至触犯了法律。虽然这些现象只发生在少数学生身上,但却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给他人、学校和社会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和危害,甚至成为高校的一个不安定因素。

大学生的违纪违法行为从整体上可分为学籍类违纪和日常行为违纪违法两类。从违纪违法的性质来看,可由重至轻分为四个层次:(1)触犯国家刑律,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触犯国家刑律,但尚未构成犯罪,或构成犯罪但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3)违反国家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4)违反学校管理制度。 大学生的纪违法行为大多属于后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相对较少,但不容忽视,一旦发生,就可能严重扰乱高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也会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给高校的声誉造成巨大的影响。

从高校危机管理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违纪违法问题具有两大特征:(1)突发性和紧急性。大学生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难以预见,而且也超过了正常的高校运行秩序和教职工、学生习惯性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如果事前没有相应的预案,往往是防不胜防,使管理者措手不及。(2)破坏性与建设性。大学生的违纪违法行为对当事人、部分家庭以及学校都会造成程度不同的伤害,会给相关方面带来各种损失,表现出明显的破坏特征。这需要高校的学生工作者采取积极、妥善、正确的措施去应对、解决,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化解危机。在这个过程中,也蕴含着机会和转机,如果学生工作者能够以此为契机,深入反思问题,认真总结经验,很有可能带来管理思路、规章制度以及管理体制方面的革新。以上两大特征在大学生违法和严重违纪行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新时期大学生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有其深刻而复杂的主客观原因,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高校的学生违纪违法处理理念和机制也因之而有所变化。在实践中,部分高校已经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违纪违法危机处理机制,在处理此类危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此,分析总结新时期大学生违纪违法行为的主客观原因和整体特征,深入探讨高校学生违纪违法的处理机制,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北京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学生违纪违法的预防与处理工作。近年来,在实现学生工作科学转型目标的指引下,学校的学生违纪违法处理工作在理念创新、制度建设、程序规范、队伍培训、理论研究等诸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的处理机制。本编通过分析近年来出现的各类学生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例,探讨大学生违纪违法处理机制的建设途径。

本编共分三章:第一章论述大学生学籍类违纪典型事件及处理机制,重点探讨了论文抄袭、考试作弊、多重违纪行为以及因病违纪行为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机制;第二章论述大学生日常行为违纪典型事件及处理机制,重点探讨了打架斗殴、破坏公物、出租床位、诽谤辱骂、殴打他人,以及安全违纪、网络违纪行为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机制;第三章论述了大学生常见的违法事件及处理机制,重点探讨了盗窃财物、违反治安管理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机制。本编的最后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大学生违法违纪的整体特征,提出了建立大学生违纪违法处理机制的基本思路。 hQ1lc5vevMoxwU/M6/ZAXvGCsJvddtyKhv3D4Iowl2hvF4TFEoqtxoc0dUHfoJS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