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是意大利的紧邻。早在弗朗索瓦一世当政的时候法国就提倡学习意大利的文化艺术。最先感受到春天气息的是里昂。里昂诗派成了后来彪炳史册的“七星诗社”的先声。以龙沙为首的七星诗社,以《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的宣言为号召,掀起了一场美学革命,创造了优美的法兰西诗歌;与其同时,散文勃兴,其中最具思想深度且影响久远的是蒙田的《随笔集》。然而,法兰西文艺复兴最富色彩的奇观是拉伯雷的《巨人传》。这部巨著内涵奇崛、气势磅礴、雄大浑厚、影响深远,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经典性的作品之一。
拉伯雷(1493—1553)是一位典型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他通晓哲学、神学、数学、医学、法学、音乐、地质学、天文学、植物学、建筑学和文学11个学科,在写作《巨人传》时使用了13种语言。为了《巨人传》,他四次受到教皇迫害,长期流亡国外,但他坚持写完;他一生穷困潦倒,死时一点财富都没有。他在遗嘱中安详地说:“戏演完了,该拉幕了。”
《巨人传》叙述了三代巨人:乌托邦国王大肚量和他的儿子卡冈都亚、孙子庞大固埃的英勇故事。“巨人”并非拉伯雷原创。追踪到古希腊,大力士赫拉克勒斯、阿基琉斯都是“巨人”的原型。但是,拉伯雷的巨人,与古希腊有明显的不同:古希腊巨人的神力大多是由于他们的父母之一为神,也就是说是神赋予的;拉伯雷笔下的巨人则是人本身——他的巨人不过是普通人体的百倍或千倍的放大:例如故事开篇就讲乌托邦国国王大肚量的妻子从耳朵里生出一个孩子,取名卡冈都亚。他身躯巨大无比,每天要吃17093头奶牛的奶,一件紧身上装要用白缎813奥纳(每奥纳折合1.88米),狗皮1509张半。因为他的身躯是千百个人的总和,他的坐骑也就需要用巴黎圣母院的大钟来做颈上的铃铛;他的力气也就大得惊人,可以拔起大树横扫千军如卷席。作品特别注重那些作为人的最基本的感受,例如吃、喝和性交。小说大量篇幅描写巨人们如何从人类的最基本的活动——吃、喝、性——中感悟知识和真理。小说第十三章写到巨人卡冈都亚5岁时专论“擦屁股”:初看起来“擦屁股”也实在是一个粗俗不堪的题目,一般作家是不屑于问津也不敢问津的。但拉伯雷洋洋洒洒写来,讲这个5岁的孩子如何用宫女的帽子、围巾、丝绒护面来擦屁股,试用丹参、茴香、牛颈草、玫瑰花、白菜、萝卜、莴苣、菠菜来代替手纸,此外,他还用过床单、被子、窗帘、地毯、台布做代用品;他背诵长篇的有关的诗歌,用三段论法证明了擦屁股的必要性,最后得出结论说:天堂之所以美好,不在于百合花、仙丹或花蜜,而在于天使们可以用小天鹅来擦屁股。从这段颇为离奇的情节,我们可以依稀窥到它的现实依据:人的童年时代尚未被各种“理性知识”所缠绕,他们凭着身体的感觉来判断事物,评价事物的优劣。这种身体的感觉力随着外界各种知识的灌输而衰减,乃至迷失在所谓的“理性”里。卡冈都亚4岁就能作诗,但是,在神学大博士指导下将各类文法书、诸家注疏读得倒背如流时却越读越蠢,“呆头呆脑,失魂落魄,目滞神昏,口嚅舌钝”;到得人前,便“帽子护着脸,鼻涕眼泪一起流,没有人能逼出他一句话来就像逼不出死驴一个屁来一样”。
大肚量看到不妙,将他改送巴黎结合实际学习知识,读《圣经》不忘锻炼身体、骑马、舞枪,全面发展。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回到身体”,尊重和保卫自己的感受力。
在中世纪的欧洲,“天堂何以比人间幸福”是一个无须问也不可问的问题。但是,一个5岁的孩子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用了一种非经院式的方法来加以解决。这种方法就是“一切经过试验”,结论产生于试验之后。这就是后来牛顿在苹果树下悟出的方法,也就是被称作开拓了新世纪的“科学”的方法。这一点远比多少巨人的惊人之作更有价值。这种宇宙观不承认天下有绝对的权威,只承认知识的权威;不为某些固定的教义所左右,而要求理性的裁决。这是一种与中世纪教义学者截然不同的思想气质。
拉伯雷强调后天教育的影响。他的主人公采用人文主义的方法学习:有读书,有讨论,有运动,有实验,有音乐。玩纸牌的时候结合学数学,吃饭的时候结合讲动植物,结果卡冈都亚百艺皆通,又恢复了原来的活泼性格。邻国国王毕可罗寿为了几车烧饼的事,进攻乌托邦,大肚量紧急从巴黎召回儿子御敌。卡冈都亚在阵前先礼后兵,对毕可罗寿表示:为了和平,愿加倍赔偿他那五车烧饼。但毕可罗寿把卡冈都亚的真诚视为软弱可欺,继续进犯。卡冈都亚一怒之下拔起千年大树猛扫敌兵,把高塔、炮台统统打翻,藏在其中的敌兵一起被压死。敌兵惊愕之时,卡冈都亚的战马撒了一泡尿,形成滚滚巨流,把敌兵冲出好几里,赢得了胜利。《巨人传》的第二、三、四、五部,是写卡冈都亚的儿子庞大固埃寻找神壶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拉伯雷用离奇的手法广泛地描写了当时法国的现实,尖锐讽刺了封建官吏和教会僧侣的腐化与昏庸。譬如,作品中写到骗人岛上穿皮袍的猫王(暗指当时法国的法官)长了三个头——怒吼的狮头(对百姓),奉承的狗头(对上司),打哈欠的狼头(无用而狠心),满手是血,爪子十分厉害,任何东西逃不出他的魔掌。但是,庞大固埃一行所到之处,三下五除二就把他们一网打尽。
《巨人传》中还描写了巨人卡冈都亚热爱和平、主持正义的高贵品质。胜利之后,庆功封赏,卡冈都亚建议开设“特来美修道院”。这个修道院与中世纪完全不同:没有围墙,自由出入;男女都要劳动;有男必须有女;每人都可以结婚,发财致富;只有一条院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有一条禁令:不许伪善者、讼棍、守财奴进入。这个特来美修道院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国,它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一切封建束缚获得发财致富的自由、结婚恋爱的自由,具有极鲜明的战斗性。
庞大固埃等人经历各种曲折终于找到神壶,并且得到启示:“请你们畅饮”。19世纪法国作家法朗士将其归结为:“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这个概括点中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中心,叫做“庞大固埃主义”。
作品在艺术上使用惊人的夸张手法,但并没有损害历史的真实性,反而使它更加突出,至今放射着新鲜的光彩。《巨人传》的诙谐不仅是一种语言风格,而且是一种世界观:“文艺复兴时期对待恢谐的态度,可以这样初步和粗略地加以说明:恢谐具有深刻的世界观意义,这是关于整体世界、关于历史、关于人的真理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这是一种特殊的、包罗万象的看待世界的观点,以另一种方式看世界,其重要程度比起严肃性来,(如果不超过)那也毫不逊色。因此,恢谐,和严肃性一样,在正宗文学(并且也是提出包罗万象的问题的文学)中是允许的,世界的某些非常重要的方面只有恢谐才力所能及。”
拉伯雷在嬉笑怒骂之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新人和世界的理想。这种新人的构架就是知识、真理、爱情,即真、善、美;而世界的理想是正义和自由。“你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后来写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旗帜上,成为人类为之奋斗的进步理想。但历史也显示了它的幼稚性,拉伯雷怎么也没有想到:“你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会演化成“人与人的战争”,甚至“国与国的战争”。这部作品也有缺点,如人物性格单调、结构松散、语言芜杂及语种与典故过多,导致阅读上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