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中世纪上起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下迄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学家将欧洲中世纪分为三个阶段:初期(5—11世纪)是封建社会形成时期;中期(12—15世纪)是封建社会全盛时期;后期(16—17世纪中叶)是封建社会衰亡、资本主义产生的时期。文学史上的中世纪文学指前两个阶段的文学,后一个阶段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欧洲中世纪一个突出特征是,基督教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占据统治地位。基督教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综合形式,从根本上服务于封建的专制制度,同时它又有独立的权力机构。它效仿世俗政权,建立了严整的等级关系,高级僧侣占有大量土地,成为宗教的封建领主。与封建专制相应,基督教在文化领域实行垄断政策,要求一切学科都与教义一致,把一切不利于神权统治的科学思想和自由思想都斥为异端邪说。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就是人生原罪、禁欲主义、忍让服从、来世幸福等。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多是围绕这些基本教义展开的。可以说,中世纪的文学创作从内容到艺术形式都深受宗教的影响。例如,从内容上看,散发着浓重宗教气味的作品占有相当比重,世俗文学也或轻或重地具有宗教色彩;从艺术上看,梦幻、寓意、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段和晦涩、朦胧的风格的盛行,都可最终归因于宗教。

中世纪文学创作,主要可分为教会文学、骑士文学、城市文学和英雄史诗四个类型。教会文学是直接服务于宗教、依附于教会的创作。它宣扬、解释教义,并为宗教仪式所利用,如圣经故事、祷告文、赞美诗和宗教剧等。骑士文学是世俗贵族的精神产品,分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两种。骑士抒情诗的中心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这类诗主要写骑士之爱,其中以法国歌唱骑士与贵妇人幽会的《破晓歌》最为著名。骑士传奇盛行于法国北部,主要描写骑士为了爱情、荣誉或宗教而冒险行侠的故事;其中有不少作品是以不列颠王亚瑟和他的圆桌骑士为题材的。骑士文学有着较为浓厚的生活情趣、真挚热烈的情感和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捍卫个人利益、荣誉和尊严的思想,对后世欧洲文学有极大影响。城市文学是欧洲城市产生与发展的产物。城市的性质以及市民群众的自由思想,使城市文学具有明显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倾向,并且着力歌颂市民阶级的智慧和力量。它们多为民间创作,清新活泼,通俗易懂,讽刺性强,重要作品有韵文故事(如《玫瑰传奇》)、动物故事《列那狐传奇》等。城市文学虽属中古文学范畴,但它铺就了走向近代资产阶级文学的通路。中世纪英雄史诗是在民间口传的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大致分为早期和后期两类。早期史诗反映的是氏族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渔猎生涯、部落战争是其主要内容,捍卫部落利益是英雄的最高职责,血缘观念也较为浓厚。代表作品有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甫》、冰岛的《埃达》等。后期英雄史诗反映的是封建化和各民族形成过程中的社会生活,大多以民族矛盾为主题,宣扬忠君爱国思想,主张民族统一与独立,歌颂贤明君主,强调陪臣义务和公民责任。重要代表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卜龙根之歌》和俄国的《伊戈尔远征记》等。这一时期的里程碑式作品,则是但丁的《神曲》。 wqo0DAspJpgEsMrwocXnLdNt5V1yysTynirkMzTrO8YCrXfyWopiZZglkQIsRYy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