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阿里斯托芬和《阿卡奈人》

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约前446—前385)出生于雅典,他的父亲是雅典附近的小土地所有者。阿里斯托芬在公元前427年就写出了第一部喜剧《欢宴的人》,此剧被评为二等。第二年他又写了第二部喜剧《巴比伦人》,讽刺当时的政治家克莱翁和他的政策。公元前425年,他的第三部喜剧《阿卡奈人》演出,获得了大奖。公元前424年,他的喜剧《骑士》又获大奖。前期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都以政治问题为目标,主要是现实题材。公元前414年,阿里斯托芬的《鸟》问世,此后他的喜剧以妇女为讽刺目标,题材纯粹想象。现在归在阿里斯托芬名下的喜剧一共44部,但仅存11部。

《阿卡奈人》是一部政治喜剧,主题是反对内战、保卫和平。剧本写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执政官们召开会议的目的是欺骗百姓,鼓动与斯巴达人进行战争。雅典公民狄开俄波利斯前往公民大会,准备捍卫和平,与大人物们斗争。公民大会刚开始,来了一个半神安菲特翁,他说受神的派遣要与斯巴达人商谈。官员们不让安菲特翁说话,而是让大使带来波斯的使者,说是波斯人要给雅典人黄金。狄开俄波利斯明白这是欺骗,决定不理睬执政官的谎言。他叫来安菲特翁,给他八个钱币,让他代表自己去同斯巴达人议和。安菲特翁带来了斯巴达人的和议,但却被雅典城外烧炭的阿卡奈人追赶。阿卡奈人的葡萄田遭到斯巴达人的破坏,他们仇视斯巴达人。安菲特翁带来的和议实际上是酒,狄开俄波利斯选择了30年的和议,也就是30年的陈酿。安菲特翁逃走后,狄开俄波利斯回到家中准备给酒神狄奥尼索斯献祭,却被阿卡奈人发现。阿卡奈人追打狄开俄波利斯,骂他是叛国贼。狄开俄波利斯申辩说自己其实也受斯巴达人的祸害,但是雅典人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战争的起因是几个雅典青年抢走一个墨伽拉的妓女,然后墨伽拉人作为报复抢走了两个雅典的妓女,于是雅典发布命令,不准接待墨伽拉人。墨伽拉人通过盟友斯巴达一再请求雅典废除这个法令,但雅典不同意,于是就爆发了战争。狄开俄波利斯指出,战争只会使雅典民不聊生。经过狄开俄波利斯的解释,阿卡奈人分为两派,一派支持狄开俄波利斯,另一派则反对他。两派在争执中打了起来,这就惊动了主战派将军拉马科斯。拉马科斯强调他是通过民主选举担任将军的,而狄开俄波利斯则指出他们这些官员都得到高薪,脱离了群众。拉马科斯在争吵中宣布要永远与斯巴达人作战,而狄开俄波利斯则宣布要永远与斯巴达人和墨伽拉人通商。于是狄开俄波利斯开辟了一个市场,墨伽拉人和忒拜人都来同他做生意,他从中赚到不少好处。另一方面拉马科斯被召去出征,在战场上身负重伤,痛苦万分地回到雅典,他看到狄开俄波利斯做生意赚了大钱,正在妓女的怀抱里准备宴席,于是更加痛苦。

《阿卡奈人》明显地表现了反对内战的思想,这在古代雅典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们联系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来看这个剧本,就可以发现两个作品表现的思想有明显的不同。《伊利亚特》明显地鼓吹英雄主义和战斗,表现了古希腊人的好战精神,而《阿卡奈人》则正好相反。特别应该指出,《阿卡奈人》反对的是希腊人之间的内战(即伯罗奔尼撒战争),这与怯懦是完全不同的,而是表现了一种正义,因此这个剧本能够被广大雅典观众所接受。

阿里斯托芬想象力丰富,他的戏剧情节往往是虚构的,有时很荒诞。例如《阿卡奈人》本来写的是现实,但却出现了一个半神安菲特翁,这就是非现实的因素。但阿里斯托芬需要这个半神来解决他的情节发展问题,于是信手拈来。阿里斯托芬喜欢采用夸张手法和象征手法,场面有时很粗野,例如《阿卡奈人》中阿卡奈人追打狄开俄波利斯。从语言层面看,阿里斯托芬的喜剧语言既有文雅的城市语,又有民间的俗语,可以说雅俗共赏。此外,阿里斯托芬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喜剧中由人代言提出一些关于创作的意见。例如在《阿卡奈人》中他提出写作喜剧的目的是发扬真理,支持正义,给人民指出教训,把他们引上幸福之路。

《鸟》是阿里斯托芬另外一部重要喜剧,它是希腊喜剧现存唯一一部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作品。该剧写飞鸟在天上建立了一个理想社会“云中鹁鸪国”,这使它成为欧洲最早以理想社会为题材的作品。《鸟》实际上以鸟喻人,通过鸟的社会来讽刺人间社会。

思考题

1.希腊神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希腊神话在今天仍然具有不可否认的魅力?

2.希腊戏剧作为世界上最早成熟的戏剧来源于什么?分析希腊戏剧产生的原因。

3.罗马“黄金时代”出现文学繁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是不是真正的史诗?为什么?

5. 《伊利亚特》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它在叙事艺术上有哪些突出的成就?

6.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代表作,作为悲剧它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和成就?

参考书目

1.朱维之、赵澧、崔宝衡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

2.杨周翰等编:《欧洲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3.斯威布:《希腊的神话和传说》,楚图南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4.荷马:《伊里亚特》,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5. 《索福克勒斯悲剧二种》,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6. 《阿里斯托芬喜剧集》,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本章编写:高建为) grq8WfxDcCi2mFYnRE3h1TA8rfXVFNz2fZEIq2gUrq288OkZyx3wpirgSNTlb0l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