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管理会计人员的行为规范

管理会计实务的目的是帮助经理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但是,经理人员和管理会计师们应通过合乎法律和职业道德的手段来取得利润。

一、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ethical behavior)涉及选择所谓“正确”、“适当”和“公正”的行动。尽管人们对道德行为的理解存在分歧,但是,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作为道德基础的那些普遍的、永恒的价值判断标准,人们的看法极为一致。麦克尔·瑟夫逊在“教授合乎道德的决策和有原则的推理”一文中列举并描述了十条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这十条核心价值判断标准衍生出在普遍意义上区分正确和错误的一系列原则。

麦克尔·瑟夫逊所列举并描述的十条基本价值判断标准为:(1)诚实;(2)正直;(3)守信;(4)忠诚;(5)公平;(6)关心他人;(7)尊重他人;(8)对社会负责;(9)进取;(10)尽职。

尽管谎言和欺骗偶尔能得逞,但这样的胜利往往很短暂。致力于长期经营的公司发现诚实、忠诚地对待所有的成员是会得到回报的。具有强烈道德感的公司,其顾客和员工的忠诚度都很高。

二、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准则

1983年6月,美国管理会计师的职业团体“管理会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 IMA)的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Management Ac-counting Practices Committee)发表了一份公告《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准则》,概括了管理会计师的道德行为准则。在这份报告中,管理会计师被告诫:“他们不应有采取违反这些准则的行为,也不应宽恕其企业中其他人员的此类行为。”表1-1列示了管理会计师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冲突的建议解决办法。

表1-1 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准则

资料来源: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ccountants, Statements No.1B, Statements on Manage-ment Accounting(New York, June 17,1982)。

管理会计师协会主张管理会计师有责任保持最高的道德行为标准,他们也有责任保持职业生存条件,防止泄露商业秘密并在其工作上保持诚实可靠和客观。这些准则向面临道德冲突的会计师提供了处理这些冲突应遵守的既定政策。

会计人员报告的会计信息对管理人员的前程有重要影响。管理人员一般要对实现财务业绩目标负责,而未实现这些目标对管理人员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包括失去工作。如果一个分公司或总公司难以实现其财务业绩目标,会计人员可能会迫于管理当局的压力,做出提高业绩报告的会计选择。例如,假设某位经理的奖金和报告的利润挂钩,当利润上升时,奖金便随之增加。因此,该经理会受到激励去努力寻找各种可提高利润的方法,包括不道德的手段。例如,该经理为了提高利润,会推迟提升应得到提升的员工或使用价格更低的部件生产产品。在以上任何一种情形下,如果经理的动机只是为了增加奖金,则这样的行为可认为是不道德的。没有一项措施对公司或其职员有利。但是,这又该由谁负责?毕竟是奖励制度强烈地驱使经理人员去提高利润。是奖励制度还是那位选择增加利润的经理该负责?或者二者都该负责?实际上,双方可能都有责任。设计恰当的评价与奖励制度十分重要,因为这样才能将追求不道德行为的动机减少到最小。

许多人士认为,处理道德问题的恰当方式不是要求员工阅读和签署道德条款,而是依赖于更基本的是非概念。书面的行为准则看起来固然很好,但绝大部分的道德行为最终来自于个人的信仰。你在工作中肯定会遇到重要的道德选择,我们希望你能很好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道德冲突的解决办法

在道德行为准则应用中,管理会计师在确认非道德行为或解决道德冲突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当面对重大的道德问题时,管理会计师应该遵循企业制定的与解决这种冲突相关的政策。如果这些政策不能解决道德冲突,管理会计师应该考虑采取下列行动:

(1)除非有迹象表明直接主管已卷入冲突,否则应和他讨论这些问题。在主管卷入的情况下,应将问题首先报送给高一级的管理层。如果先前呈报的问题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应将这些事件再报送给更高一级的管理层。

(2)如果直接主管是首席执行官,或与其相当的职位,可接受的审核机构为诸如审计委员会、董事会、理事会或股东会之类的团体。假设直接主管没有卷入道德冲突,那么与其上级的接触只有在该主管知晓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3)与客观的咨询人员进行秘密的会谈,澄清相关的概念以获得对可能的各项行动的理解。

(4)在重大问题上如果尝试过内部的各级审核后,道德冲突仍然存在,管理会计师除了辞职并递交一份书面报告给企业的某位合适的代表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5)除非法律有规定,否则和不受该企业雇用或聘用的机构或个人商谈此类问题是不恰当的。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企业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

2.什么是基于价值的管理?企业为什么要实施基于价值的管理?

3.基于价值的管理系统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4.简要说明基于价值的管理会计框架。

5.简要说明管理会计各个发展阶段的动因及特点。国外管理会计的发展对我国企业有什么启示?

6.管理会计为谁提供信息?他们需要哪些管理会计信息?相对于财务会计信息而言,管理会计信息有哪些特点?

7.简要说明道德行为的一般原则与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准则。

8.在实践中应如何解决道德冲突?

练习题

1.基于价值的管理(VBM)作为现今最受人们关注的新兴管理理论典范,它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在我国企业中实施基于价值的管理会计系统?

2.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企业为了提高绩效,采取了诸如全面质量管理、扁平化企业结构设计、分权化、企业流程再造等改革措施,但是从跟踪调研情况来看,很多并没有成功。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企业目标不明确。要求:

(1)试从基于价值的管理这一视角分析这些企业改革失败的原因。

(2)这些企业应如何避免改革的失败?

3.请对以下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1)商学院的学生来自社会的各个角落。如果原先他们未在家庭、小学和中学里接受道德教育,那么商学院的道德教育对他们也没有多少作用。

(2)精明能干的主管为了社会利益管理着员工和资源。金钱利益和荣誉称号只是做善事的副产品而已。

案例分析

1. AAA公司业绩优良。在过去五年间,它连续为公司大部分高层管理成员提供高达50%的奖金,此外,财务总监和首席执行官的奖金是100%。AAA公司预计这种趋势会继续下去。

最近,持有公司35%发行在外普通股股份的高层管理成员得知有家大公司有兴趣收购AAA公司。管理当局担心这家公司针对其他股东的开价会十分诱人,以致管理当局可能无法阻止被收购。如果被收购,管理当局不能确定他们是否还能在新的公司中得到任命。因此,管理当局正考虑修改公司的一些会计政策和实务,这样将使公司显得不太诱人,以避免成为猎物,而这些修改并未遵守会计准则。管理当局让公司财务总监罗杰实施其中的某些修改。罗杰还知道公司的管理当局并不想立即向高层管理成员以外的任何人披露这些变化。

要求:利用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准则,评价该公司管理当局的行为,并讨论罗杰该采取哪些特定的步骤来处理这种情况。

2. X公司是一家规模较大的消费品生产公司,有大约50个经营单位。每一经营单位的绩效都是根据其销售利润率(ROS)来衡量的。X公司的状况“好于”其竞争对手的平均水平,因为它的销售利润率为15.1%,而其竞争对手的销售利润率平均为14.3%。但X公司的股票价格比不上其竞争对手。管理层感到不满,开始提出疑问。公司无人知道股票市场为什么“不欣赏”X公司的成就。公司为此聘请了某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该管理咨询公司发现X公司的投资报酬率(税前)为27. l%,而其竞争对手为34.6%。

要求:(1)该管理咨询公司的发现意味着什么?(提示:从价值指标是业绩评价唯一正确的指标这一视角分析)

(2)提出对X公司进一步诊断的思路以及可能的改进措施。

3. Y银行始终奉行收获战略。它不重视投资,并将现金从业务中抽调出来。不幸的是,它也在渐渐地失去市场份额。Y银行的新任首席执行官希望花费大约5亿美元夺回市场份额,为此,将整顿支行设施、安装新的自动提款机、培训出纳员以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并开展声势浩大的广告宣传。这一变化称为迅猛增长战略。

银行的计划制度要求所有重大方案都必须认真论证。关键的决策变量是今后三年的股东权益回报率(ROE)。论证结果表明:迅猛增长战略的股东权益回报率在第一年低于收获战略,第二年大体相当,第三年仅略高于收获战略;迅猛增长战略与收获战略相比,将导致价值增长124%,相当于4.5亿美元以上(已扣除投资5亿美元)。

最初,总经理无法从股东权益回报率这一指标理解迅猛增长战略何以就比收获战略更好些,但他看到新战略的价值创造潜力后,改变了看法。

要求:分析股东权益回报率和价值创造绩效标准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1.罗伯特·S.卡普兰、安东尼·A.阿特金森:《高级管理会计》,吕长江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王立彦、刘志远:《成本管理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汉森:《管理会计》(第四版),王光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余绪缨:《管理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爱德华·J.布洛切、康·H.陈、托马斯·W.林:《成本管理——战略与概论》,王斌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6.仲伟林:“现代企业的价值管理思想”, 《企业经济》,2002年第11期,第74—75页。

7.汤姆·科普兰等:《价值评估——公司价值的衡量和管理》,贾辉然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8.米切尔·马赫:《成本会计——为管理创造价值》,姚海鑫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9. Stanley F. Slater and Eric M. Olson, A Value-based Management Sys-tem, Business Horizons, September-October,1996, pp.48—52.

10. Christopher D. Ittner and David F. Larcker, Assessing Empirical Re-search in Managerial Accounting:a Value-based Manage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1,32, pp.349—410.

11. David Walters, Management Decision: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Value-based Strategy, MCB University Press,1997, pp.709—720.

12. Rappaport A. , Creating Shareholder Value:the New Standard for Busi-ness Performance, New York:Free Press,1986.

13. Roger W. Mills, Bill Weinstein, Calculating Shareholder Value in a Turbulent Environment, Long Range Planning, Vol.29 No.1, 1996, pp.76—83. +vPEnOrrpc+W7Q6GWFv1jilTtmo572aG8MHzGVuo+hfvL2IK+LkEpfTSLAM8Jj+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