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讲

河姆渡蚕纹杖饰与先秦服饰文化

蚕纹杖饰,用象牙制作,1977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出土,距今约6500—6000年。高2.4厘米,外口径4.8厘米,圆底,内空略呈长方形,口沿处钻有左右对称的小孔各一。器表刻有蠕动的蚕纹和编织纹,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蚕桑文物之一。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国,相传黄帝之妃嫘祖发明蚕桑,这是中华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礼记·礼运》说,远古时人们以羽毛兽皮为衣,后来有圣人“治其丝麻,以为布帛”。《易·系辞下》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用兽皮、树叶为材料,难以制作适合体态、气温的衣裳;用丝麻为材料制作的衣服,不仅能适合体态、气温,而且能展示自我个性和身份,社会文化由此更加丰富灿烂。所以,古人把“衣冠文物”作为中华文明的代称。 S4Z5gssEXhhjK5xxRghh2EF/HV+nATBiiMFy4LdjkF3oqUW0yAROmIM8sy/5NJu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