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 翻译标准

对于翻译标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描述莫过于严复 的“信、达、雅”,并且得到公认与推崇。后来有不少学者对这三字真言进行过诠释,其中影响较大的当数彭卓吾。按照后者对这三个字的重新诠释:“信”要求忠实原文的思想,“达”要求使用合乎全民规范化的语言,“雅”应保持原文的风格。当然,在法译汉方面成就最卓著、影响最大的翻译家傅雷 也提出自己的观点:“重神似不重形似”。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学者都对翻译的标准有所论述。笔者认为,译文成功与否,取决于译文读者能否取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阅读感受。换言之,目的决定过程,过程为目的服务。作者为原文读者(包括译者)服务,译者为译文读者效劳。只有认定了终极目标,才能考虑翻译的策略及翻译的手段。

当然,在国外,对翻译标准的提法也很多,如国际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最终提出了“功能对等”(Eugene A. Nida,2001:314)。他认为,原文读者具有对原文理解和领会的方式,译文读者亦有自己理解和领会译文的方式,在对两种方式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来阐述功能对等是非常重要的。换言之,翻译的根本功能在于交流,翻译的主旨是为目的语的读者服务,翻译的过程在于诠译语义,而非移植结构。基于这些考虑,译者有理由为追求语义的对等而放弃词汇、语法甚至其他方面的形式束缚。事实上,奈达提出的对等是广义的,并非狭义的对等。它可以体现在话语结构、语体语级、修辞审美,甚至社会文化、读者感受等等诸多方面。 UUcRBX+DygI2POI/8jZxA9MNFh352J0RYD4b9cZ9Sm/v/wzNvEadBgS7UCqiIvS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