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出生后必须经过一系列发展阶段才能走向成熟,即生理基本成熟、智力达到高峰、情绪基本稳定、行为能够自控,成为一名能独立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成员。生理发育成熟不等于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成人,拥有了成人的意识和成人的责任。大学阶段从心理发展角度来讲,是处在心理发育的青年期,是从不成熟的儿童期向成熟的成年期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多会出现生理上的快速变化与心理不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自我形象的追求与自我评价能力不高等矛盾。由于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可能会出现短暂的不适应,体验到焦虑、紧张、恐慌与不安。因此,大学阶段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达到心理上的成熟。大学生是高级人才的预备队。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大学阶段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和个人自我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两大任务并驾齐驱,缺一不可。自我发展涉及的领域很宽,包括自我评价、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挫折应对、科学思维、团队合作、婚恋态度、潜能开发、求职择业等,重视的是个人全面、健康而均衡的发展。但是,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过程,这一发展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活将是个体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重要历程。大学期间,每—个学生都将面临一系列的人生重大课题,如专业知识储备、智力潜能开发、个性品质优化、思想道德修养、就职择业准备、交友恋爱等。而这些人生课题的完成,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由于考试的压力,学校只重视学习,教师的注意力也主要放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取得好成绩,很少着眼于学生的情绪、意志、自我形象和性格的培养。有了优异的成绩并不等于懂得控制情绪、了解自己、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应试教育容易导致学生片面发展。进入大学后,面对生活和环境的新变化,面临着学习、交友、恋爱、就业、成长发展等种种课题,大学生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当前社会变革之中,来自于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各种矛盾与自身成长发展中的矛盾交织在一起,极易产生心理困惑。内心的冲突与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合理的解决,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心理障碍,轻则影响学习效率,重则妨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近些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患发生率高达20%左右,并继续呈上升趋势。1999年北京市对6000名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发现,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优于全国大学生(SCL-90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因子有显著性差异),但仍有16.51%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2005年的调查发现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中有13.7%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个性特征方面北京大学生具有外向、开放、活泼、自信、富于幻想等特点,但也存在缺乏务实精神,责任心不强,克制力较差,缺乏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自我中心等弱点。这些弱点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不利的。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与训练,帮助大学生认识自身个性弱点,激发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通过生活实践的磨炼,培养良好个性品质,优化学生人格结构,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心全面发展。两次调查中发现大学生认为“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很大的占49%,较大的占38.3%,两项之和88.3%,认为没必要的仅有2%。这说明大学生需要心理健康指导,自觉的心理保健意识正在增强。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西方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无数次证明这一点。马斯洛的研究证明心理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精力充沛、身体强健、朝气蓬勃。米特尔曼和西尔斯在1920年代到1970年代进行的一项针对高智商优秀学生的研究发现,当年十五岁的优秀儿童在五十年后有的人成才了,有的人一事无成。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非智力因素,即他们对待困难挫折的态度。作者在1993年对清华大学六个特等奖学金获得者的心理特征作了研究,研究统计证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普通同学。具体地讲,表现在情绪比较稳定、自律性强、人际关系和谐、兴趣广泛,具有冒险精神,敢于去尝试、敢作敢为,心中有远大的目标。这些研究的结果证明,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一个人能否成才确实有着重要的影响。
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如果一个人经常地、过度地处于焦虑、郁闷、孤僻、自卑、犹豫、暴躁、怨恨、猜忌等不良心理状态,是不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而取得成就、得到发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大学生所承担的和将要承担的学习任务和社会责任较为繁重和复杂、较为困难和艰苦;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也更为殷切、要求更为全面和严格。大学生心理健康尤为重要,还因为大学生不但具有一般青年心理不成熟的特点,而且常常对自身估计过高,家庭与社会期望过大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也易导致心理失衡。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活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行为;有人因现实的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尽管这些现象的出现是极少数,却说明了一个普遍的道理:一个人在心理健康上多一分脆弱,他的成长和发展就多一分限制和损失,他的生活和事业就少一分成就和贡献。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品德素质、思想素质、智能素质乃至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成长的代价。 “从小时候一直到上清华,我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毫不夸张地说,我那时候就是被众星捧月般宠着,意气风发,一点不识愁滋味。在上清华以前,好多人都对我说,清华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那里汇集的可是我辈精英中的精英。他们的意思其实就是说,我在清华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如鱼得水了。但血气方刚的我,自信凭自己的能力,在清华一样是游刃有余。
“也许是思想准备不足,也许是适应能力较差,我在清华的头一年,打击就接踵而来。先是期中考试一门功课不及格,后来在竞选班委的时候我又落选了。这对我来说,可是从来没有的事。打击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把我悬在了半空中。
“我突然发现,一直自以为坚强的我,原来是那么的脆弱。似乎一下子所有的关于现在、关于未来的美梦全都破灭了。我感觉我自己好像一下子从天堂跌入了地狱。那时候我极度地痛苦,也极度地自责。我认为我对不起父母,辜负了他们的期望。但我却不能告诉他们,我怕他们担心,更多的是怕他们对我失望。我也不能更不想告诉别人我的痛苦,只有一个人独自承受。那段时间我也很颓废,几乎整天呆在机房里,疯狂地上网,疯狂地聊天。我不知道是想放松自己,还是想放纵自己。如果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下去,我想我肯定完了。但还好我不是遇到困难就躲避、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的人。即使是在那种极度的堕落之中,我也隐约觉察到一丝痛苦、一丝愧疚。我知道我是良心不安。我知道我这么做不但于事无补,而且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于是在我心灵上的暴风雨终于平息了以后,一切又重新归于平静。我把更多的时间投入了学习。到期末的时候,我赶上来了。
“我很庆幸。在那段可以说是我人生中最艰苦的日子里,我没有沉沦,我挺过来了,而且是我独自一个人挺过来的。我还很庆幸这样的日子能够这样快地到来,让我能够尽早地接受生活的磨炼。一个人总是在不断地遇到挫折和困难并在战胜挫折和困难之后不断地成长起来的。在那之后,我知道我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我在我的人生里程中找到了一笔宝贵的财富。”(Z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