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这是一本写给青年学生看的书,也是写给所有关心青年健康成长的教师、家长、心理学者、社会工作者看的书。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所作所为直接关系到社会、人类的前途和命运。青年的健康成长历来都是最受政府和社会关注的课题。

作者在大学教授心理学二十多年,也担任硕士、博士生导师,开设《青年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多门应用心理学课程。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常常遇到青年学生在成长中提出的各种困惑和问题,因此,非常想从心理和教育立场探寻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帮助大学生提高适应能力,有效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个体一生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处在青年期后半段。青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迈向成熟的时期,是个体由他律转变为自律、由社会我进入心理我充分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由发现自己、了解自己到了解自己与他人或社会关系,进而认清人生意义,看清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时期。青年期所处的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注定其发展不可能是坦途。作家狄更斯(Charies Dickens,1812—1870)在他的《双城记》中这样描述青年期:“它是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它是智慧的时期,也是愚蠢的时期;它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它是光明的时期,也是黑暗的时期;它是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失望的冬天;我们前途有着一切,我们前途什么也没有;我们正在直趋天堂,我们也正在直坠地狱。”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快速变迁、时代的急剧转变,青年人在思想上、观念上、态度上及行为上、需要上产生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显著变化。尤其是大学生,是经由教育选择获取成功的一个群体,是青年中独特的一个群体,其对于自我的评价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都不同于一般青年。他们在面临诸多的机会和挑战,例如深造、择业、求偶、交友、发展、自我实现等时,往往有冲突、有矛盾、有挣扎、有渴望。帮助青年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无疑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提起“心理健康”几个字,一些人会马上联想到“心理不健康”或者“心理疾病”,会误认为这本书是写给心理不健康的人看。这其实是一种不正确、不科学的观念,是一种误解。心理健康的目标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针对心理不健康人群的心理障碍矫治和针对广大人群的心理疾患预防属于心理健康的消极目标。心理健康的积极目标则是面向全体人群塑造健全人格,开发心理潜能,优化心理素质,促进人格成长,实现自我价值。心理健康是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是自我实现的保证,心理健康是现代社会生存发展的条件。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为了预防心理疾患、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本质要求是开发潜能、促进成长。

对于青年学生而言,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由于考试的压力,学校只重视学习,教师的注意力也主要放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取得好成绩,很少着眼于情绪、意志、自我形象和性格的培养。有了优异的成绩并不等于懂得控制情绪、了解自己、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应试教育容易导致学生片面发展。进入大学后,面对生活和环境的新变化,面临着学习、交友、恋爱、就业、成长发展等种种课题,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来自于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各种矛盾与自身成长发展中的矛盾交织在一起,极易产生心理困惑。内心的冲突与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心理障碍,轻则影响学习效率,重则妨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此外,由于现代化激流的冲击,以及人际关系表面化浪潮的压力,使得现代大学生的动机需要、亲和需要、受人尊重、社会接纳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表现得更为强烈,对未来都有相当高的期望。青年对未来有期望在本质上是一件好事,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但如果实际的发展不能符合青年的期望,势必使其产生挫折感,造成心理上的失衡,并可能间接影响社会的安宁和稳定。因此,帮助青年把握自己、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有恰当的期望、有健康的心态和强健的体魄应对社会的变化变得特别迫切和重要。

作者从1980年代中期起在清华大学为广大青年学生开设“青年心理学”,1990年代中期起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年头。至今,心理健康课仍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因为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可以直接回答或者探讨大学生最关心和最想解决的问题,成为他们成长的好伙伴。有学生告诉我,从大一开始就想选修,但一直选不上,到了大四还是选不上,只好旁听了。也有学生告诉我,心理健康课的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将成为他一生的案头必备书籍,因为从中可以找到许多人生的智慧。每每听到这些,我心中都非常感动,也更增强了讲好这门课的信心和决心。

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邀请我编写《青年心理健康十五讲》。为了增加可读性,本书没有按照教材的章节编排,而是针对青年学生成长的课题,选择了部分主要内容。其中每讲都是独立成章,读者可以随意从任何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开始阅读。由于篇幅的原因,不可能回答青年学生成长中的所有问题,但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感谢南京大学费俊峰老师在书稿编写过程中付出的辛劳,我们愉快地合作完成了书稿。也感谢所有的同行,你们的研究给了我们最宝贵的资源,能够分享你们的成果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衷心希望所有的青年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樊富珉
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
2006年8月 JBLcaJSocIxB2Y2LryHzFGoV5avukmlVzzdFydLDGs3jAciElelR2lBYw9LQESU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