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心理健康与否都是通过日常生活、学习、交往、工作表现出来的。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最健康的人群。如果仅仅从躯体健康的角度看,处于十七八岁到二十二三岁的青年,又是经过多次体检而合格入学的大学生确实身体比较健康,但是,从科学的健康观出发,特别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情况就不容乐观了。大量的研究及统计表明,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心理上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甚至比较严重。
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心理障碍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明显地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智能素质、人格成长及身体健康。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例如,1999年,北京市高校心理素质研究会对6000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发现,北京市大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比例为16.51%。在环境适应状况、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心理素质方面,有1%左右的学生自我评价很差,有10%左右的学生自我评价较差。各年级学生中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比例基本相当,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比较突出,尤其是二年级学生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比例较高,且在多项症状上都明显高于其他年级。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大量调查也表明大学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约占15—20%。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成长的必修课。
青年学生要想判断自己或周围的人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只要从自己日常行为的表现与感受分析,就可以检验心理是否健康。为此,我们根据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具有的心理特征、大学生特定社会角色的要求以及心理健康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以下七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供参考。
智力正常是人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而大学生一般智力水平较高。大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所以一个大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就决定着其生活的质量。但这不意味着只有门门功课都很优秀的人心理才健康,即使他功课只有六七十分,但能保持比较稳定的情绪,其心理也是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学生珍惜学习机会,求知欲望强烈,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习成绩稳定,能保持一定的学习效率,从学习中体验满足与快乐。因此对学习的态度就反映了一个人心理健康的状态。
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人贵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的学生了解自己,接受自己,自我评价客观,既不妄自尊大去做力所不能及的工作,也不妄自菲薄而甘愿放弃可能发展的机会,自信乐观,生活目标与理想切合实际,不苛求自己,能扬长避短。
情绪影响人的健康,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影响人际关系。所谓控制情绪,就是要让情绪适度,变消极为积极。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体验,但能主动调节。同时能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
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乐于助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不仅有许多普通朋友,还会有一两个知心朋友。在交友中他会感受到人生特有的幸福体验:为能帮助和促进朋友的进步而由衷地高兴,又会因从朋友那里获得鼓励、信任、支持和抚慰而感到欣喜与慰藉。
人格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指作为人格构成要素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心理健康的学生所思、所做、所言、所行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如果个体内心冲突矛盾大、不稳定,就不能叫心理健康。
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以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心理健康的学生在环境改变时能面对现实,对环境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使个人行为符合新环境的要求;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清晰的认识,及时修正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有的同学进入大学,只一两个月就适应新环境了,但是也有人半年甚至一年都适应不了,其原因就是个人的适应能力差别很大。
人在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应的心理行为表现。心理健康的人的认识、情感、言行、举止都符合他所处的年龄段。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捷、喜欢探索。过于老成、过于幼稚、过于依赖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