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俄罗斯文学史”课程就是我国高校俄语语言文学专业乃至一些其他人文学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大学生不但从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中跟踪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发展动态,感觉俄罗斯民族意识觉醒的脉动,寻找俄罗斯民族历史的发展轨迹,把握俄罗斯民族精神的演化过程,而且认识了诸如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勃洛克、布宁、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阿赫玛托娃、索尔仁尼琴、肖洛霍夫、布尔加科夫、帕斯捷尔纳克、纳博科夫、布罗茨基等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大师。俄罗斯文学作品的深邃的精神内涵、丰富的人生哲理、独特的审美品格、动人的故事情节、迷人的人物形象、细腻的人物心理、醇厚的文学语言、抒情的写法技巧、恢宏的叙事风格陶冶了青年学生的情操,培养了他们的人文情愫,给他们以丰富的知识和美的享受,使他们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上个世纪,我国从事俄罗斯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一些教师和学者曾编写或撰写过十多部《俄罗斯文学史》。其中最为有影响的就是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翻译家和作家曹靖华先生主持下,由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文学教研室的老师与全国有关高校的教师编写的一部大型的《俄苏文学史》(三卷本)教科书。这本教材编成后成为高校俄语语言文学专业以及文科有关系科的“俄苏文学史”课程的通用教材,在我国的俄罗斯文学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今,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格局和图像,俄罗斯文学史的教学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已有的教材远远不能满足新世纪俄罗斯文学史课程教学的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渴望有一部在思想观点、内容、体例和资料等方面全新的俄罗斯文学史教科书。因此,编写这样的俄罗斯文学史教科书已是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的同仁于2003年向北京大学申请了编写《俄罗斯文学简史》的教材立项。教材立项很快获得了批准,这为我们这本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提供了保证。
参加本书编写的全体撰稿人力求摆脱过去研究俄罗斯文学的思维定势和意识形态的羁绊,以客观的、历史的角度审视近千年的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史,全面地、辩证地分析每个作家、诗人和剧作家的创作思想及其主要作品,对其创作给予恰当的定位和评价,总之,我们要与时俱进,争取编出一部既符合21世纪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又把握住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规律、展示俄罗斯文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并深受广大师生认可和欢迎的、新型的俄罗斯文学史教科书,以利于我国高校的俄罗斯文学的教学和研究。
我们深知编写这样一本教科书任务的艰巨和重大,因此,我们不但调动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的全体文学教师参加,而且还邀请国内近十位著名的俄罗斯文学专家和教师加盟。因此,这部《俄罗斯文学简史》是一项集体劳动的成果,是众多学者合作编写俄罗斯文学史的又一次尝试。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们有统一的编写体例,对教科书的目录和内容进行过认真的讨论并达成共识,但由于这是一部多人参编的著作,每位撰稿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写作风格,资料占有等方面也有所差别,因此,行文、结构和体例上出现个别的不协调和差异,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谅解和批评。此外,我们借此书出版的机会对支持和帮助我们的所有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批评。
编者
2005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