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中国的治疗音乐与外国的有什么不同

刚刚开始起步的中国音乐治疗事业,经过数年来艰辛发展,深深地意识到,要想使音乐疗法成为一门受人欢迎的艺术门类,就必须抓住民族特色,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神奇卓效的中国传统医学、典雅丰富的中国音乐艺术,通过精心的设计、编排、深化,并且还要具有现代意识,赋予世界性的表现手法,才能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新学科。

首先,音乐要具有深厚的民族基础,但又不是简单的民乐演奏,而是融民族之魂于作品之中,使作品既有民族风味,又达到保健康复作用。

中国的音乐治疗作品要扎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用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锻铸出新时代的音乐之魂。诸如“阴阳学说”“五行理论”以及中医的“脏腑、经络体系”“心神、情志学说”,是音乐的创作依据和使用的指导纲要。要将“中和”“平衡”“天人相应”“运动变化”等《易经》的要义,采用音乐的语言做出艺术的诠释。这样,音乐作品才会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在世界音乐疗法体系中独树一帜。

其次,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疗法作品与西方的同类作品相比较,强调心理与生理的共同作用,也就是说注重“身心双修”。在音乐对心理的调节方面,中国的七情理论认为:情志的失调可以通过“相生、相克”来获得平衡,例如,过度压抑的病态,可以用“怒”来平衡,因此,对于音乐治疗作品来说,通常采用激昂、悲愤的旋律,强大而带震撼性的音量,帮助患者宣泄郁闷的心志。然后再用轻松、流畅的音乐来放松患者的精神。这在中医理论中分别称为“木(怒)克土(思)”“火(喜)生土(思)”。

而在生理调节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相应”理论认为,自然界与人是“同构异质”的,就是说,无论世界上的什么实物,都是由几种相同的元素构成的,只是结构不同,所以才表现出不同的形状和特征。进一步展开,则音乐也是一样,也具有世间万物所共有的属性,“五音”(即古代的五声音阶)也有着和“五脏”相应的各种属性。因此,以五音调式编配的各种乐曲,就可以通过这种共同的属性而直接作用于人体的五脏系统。例如:“宫调”作用于“脾”、“商调”作用于“肺”、“角调”作用于“肝”、“徴调”作用于“心”、“羽调”作用于“肾”。

也许有人怀疑音乐对脏腑的直接作用,所以有必要对中医的“五脏”概念作简单的解释。在中医理论中,所谓的“脏腑”,并不仅是西医解剖学所看到的那些实质器官,而是一个系统的集合,是一个功能组合的概念。例如:肝脏,包括肝本质、眼睛、筋(肌腱)、爪甲……其功能范围涉及血液、情志、性功能、消化等很多方面。因此,音乐也就可以通过对它所涉及的所有体表的成分的作用,对其功能的每一方面进行调节,因而直接地,或反馈性地作用于“肝”这一系统的整体。

在作用方式上,中国音乐讲究清、静、淡、远的意境,音乐疗法注重“内在的调节”,与西方的音乐治疗相比,偏于“静态”,用通俗的语言来说,中国的音乐疗法喜欢“安安静静”地“听”音乐。实际上,这种“静”只是表面现象,机体内却在进行着情志的调适,通过施乐使人心神安宁,情志舒畅,气血调和而达到身性相合的佳境。 N2baDwFIvaPoxjBPYmeJgH3nEY4ix1CxrcBdZ6Hhy5twzUf9uPSAu/1kfYGOTK0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