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中国传统音乐疗法概况

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洪荒时代,在人类刚刚走出丛林,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呐喊呼叫,这便是最原始的声乐形式;当获取渔猎耒耜成果之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最原始的乐器雏形。“伏羲氏教民佃渔,有网罟之歌;神农氏教民食谷,有丰收之咏”,形象地展现了音乐的起源。

中国是音乐治疗最早的发祥地,2200多年前的《吕氏春秋》(公元前239年前后)中就已经指出:“音乐之所由来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和而成章。”这应该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音乐”一词的文献,不仅如此,《吕氏春秋》还精辟地指明了音乐的核心要素——“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和而成章”,诸如节奏的“疾徐”、情绪的“哀乐”、风格的“刚柔”、音色的“清浊”,无不体现出“阴阳变化”的相辅相成、互根互用、消长起伏要素。

用音乐来养生养性,古已有之。“礼者,天下之中经;乐者,天下之中和;礼乐者,先王所以养人之神,正人气而归正性也”(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礼乐论》),古人把“乐”看得和“礼”同等重要。音乐能促进疾病的康复,能延年益寿,其医疗保健作用已被无数的事例所证实。

音乐治疗的历史可见于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以下称《内经》)。该书记录了我国传统乐学理论,将古代五音和十二律与五行学说相互配属,通过五行学说将音律与五脏六腑、五志七情紧密联系在一起,《内经》王冰注:“角谓木音,调而直也;徵谓火音,和而美也;宫为土音,大而和也;商谓金音,轻而劲也;羽谓水音,沉而深也。”明代张景岳阐释《内经》时用“律吕相生卦气图”来显示律吕变化的规律,进而用于人体心身的养生康复和疾病治疗(《类经附翼》)。

唐宋以后,音乐已被用来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好听琴》诗:“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此诗逼真地记述了诗人喜好音乐,并且以之来陶冶性情和预防疾病的事实。

金元明清时期,有一些医家善用音乐疗法治病,如金元时期名医张子和,明代名医张景岳、龚居中,清代名医吴师机等,但多是吉光片羽,难成体系。

中国古代认为音乐能对人体发生作用,是因为音乐能调节平衡机体的阴阳,“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调和以致和谐,是音乐治疗的关键理念。《史记》:“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正如和心也。”即通过调和来平衡人体气机的升降有序、脏腑的运转正常。

音乐和药物不同,它无法通过对人的脏腑组织直接发挥作用,只能通过“声能”的传递、转换来间接对人体产生作用,因此,它的作用机制只能是“调和”。“龢”是“和”的古字,其义符“龠”,即是类似于笙的编管乐器;而“和”的义符“口”,更是以发音发声的协调来表达和谐的意义。《礼记》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即是表述音乐对情志的调节作用。

中国传统音乐将“乐与人和”“天人合一”作为理想境界,这与中医强调阴阳平衡、五脏相因、情志相胜、三因制宜的诉求是一致的,理论的互通互用成为两者结合的内在契机,中医通常将音乐与诗词歌舞游戏等文体活动相结合,形成方式多样又切合个体化需求的综合疗法。 6J7DKUBf79StilbRhsmkRi4muvyqLfRsqbs+yfiw4llZMqnRxZpJr1hF6b00sNZ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