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不同的人格体质各有千秋,但每一种人格体质既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正是这种偏差,往往成为各种疾病的根由所在。
人格体质对每个人来说,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也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在人生的生、长、壮、老、死过程中,人格体质变化确实时刻都在进行着。我们可以看到,本来属于阳盛质的人,可以因病变成阴虚质;又可发展为阴阳两虚质,有的人原来肥胖,却会因为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变而变成瘦人。总之,各种可以影响体质的因素都可以改变人,进而改变人格状态。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可变性,采用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种手段促进、改善人体的身心健康。
美国音乐治疗最早的文献是1789年发表在美国《哥伦比亚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标题是《音乐的生理思考》。这篇文章总结出一个有趣的结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可以影响身体健康,由于音乐可以影响情绪,所以它是一个有力的治疗媒介。
中医最具特色的理论,是将体质与人格气质结合研究,将人格气质作为体质的一个方面,将体质看成是人格的基础,并认为两者会互相影响。这也为音乐调整人格体质的偏差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行性。
古代中医与现代生理学家都明确地肯定了情绪对人体生理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人格体质是对情绪类型进行分类的最好方式,因此,人格体质学说其实就直接指导着音乐对人类情绪的调整与纠正。
西医比较重视“病”与人格的关系。例如,发现冠心病患者有一种特殊的人格特征,行为表现以急躁、激怒、情绪不稳定为主,称之为“A型行为模式”。实验研究证明,具有A型行为模式的人,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都有较正常人不同的变化。认为这种类型的人患癌症、高血压、冠心病、精神失常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行为模式者。
中医则是以“证”来归纳人格体质与疾病关系的。“证”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疾病在某一时候所有病理的综合反映,因此,许多不同的疾病在某一病理阶段可以出现同一个“证”,而同一疾病却因机体状况的不同而出现许多不同的“证”。例如:“肝郁”作为一个“证”,可以出现在内科的恶心呕吐、晕眩、便秘,外科的乳腺疾病、外阴疾病。现代研究发现,肝郁证患者,无论男女,体内雌激素的水平明显增高,证实了肝郁所致的所有疾病,都有共同的人格特征和心身反应机制。无论哪一种疾病,患者只要属于中医所说的肝郁,都毫无例外地会出现心情压抑、不善排解、情绪波动、心理冲突频繁、多疑、易怒、焦虑、孤僻等“肝气郁结”的人格特征。由此可见,以“证”为基础的中医人格体质学说,所包括的范围较西医广,因此,适应范围也更加广泛。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的五行音乐系列,正与中医按证分类的人格体质学说相对应,不仅可以影响和纠正人格体质的偏差,而且还能增强体质,改变不良性格、情绪倾向,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这在众多的医学实践中均已得到证实。
根据上文的人格体质分类,进行针对性的音乐康复、治疗、养生,在其他治疗的配合下,必将会取得单一疗法所不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