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提出五声、六律、八音的说法,说明他们对于客观的音乐现象有了规律性的认识。是什么理论促使古人把纷繁复杂的音乐现象,统一到五声六律的整体结构中去的呢?古人认为,阴阳二气的作用产生和形成了世界万物,音乐也不例外。这个指导性的理论就是“阴阳五行”学说。阴阳的性质作用、音乐的审美标准,以及五音、六律、八音的音乐现象都应当用阴阳五行学说来加以阐释。
天之六气作用于地之五行,是产生音乐的根本原因。从数字上看,“五行”和“六气”与五声六律这种说法是一致的。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云:“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
《史记·乐书》云:“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这就是五行化了的乐典。
音归五的物质基础是按照阴阳五行的观点,世界万物都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在阴阳二气的作用下产生形成的。因此五声六律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源于自然界物质的五行属性。
古人用五行的物质属性,根据其发音的清浊特点,由宫到羽进行了分析。《类经附翼》中将五声的发音特点与五行结合起来,说明发音特点也具有五行属性(图4)。
此外,人们欣赏音乐的审美感情,如喜、恶、怒、哀、乐,也都是由于阴阳之气的作用,这种情志上的变化也同样归属于五行相属的五脏。
将五声归于五行,还在于五行理论将不同的物质归纳到统一的体系中,在矛盾中产生新的结果。五音配同五行能产生和的境界。《晋书·律历志》上云,“和声,宫商角徵羽”与“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说明五声之和即已达到最美的境界。
图4 五声与五行的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