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火、土、金、水五者不仅代表了世间万事万物,而且还代表了世间万事万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关系就是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实现的。
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是五行学说发展到一定阶段而提出来的。古代最早记载五行的《尚书》中说:“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者仅代表五种物质。到西周末年,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史伯在回答郑桓公询问周朝将衰落的原因时,曾提出过“和”的思想,他说:“世界上物质诞生的道理是‘和’生万物,同则不继。”其间的道理很深刻:“同”是指把相同的原料单纯地相加,不会产生新的物质种类,最终被抛弃,而“和”则是指把不同的物质杂合在一起,可以产生新的物质种类,万物就能成长壮大。在此基础上,《管子》提出了“五行相生”论,此后战国时的邹衍又提出了“五行相胜(克)”说。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五行的特性。
古人对五行特性的把握早已超出五行所代表的物质本身,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具有了更加广泛的含义。
1.木的特性 古人称“木曰曲直”,意思是说木之性可曲可直,故可用来制成桥梁和车舆。“曲直”本是一个矛盾的概念,这里实际上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和可曲可直、向外舒展的自然属性。正因为具有曲直的特性,故可用来打制成各种器具。木的这种“曲直”性还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譬如春天、东方太阳升起、植物生长发芽、春风吹拂、枝叶青绿,一派条达舒畅之象,皆可谓之“木”象。
2.火的特性 古人称“火曰炎上”,意思是说火之性盛而升上,故可用来炊煲;“炎上”指温度和趋向,火具有温热和上升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
3.土的特性 古人称“土爰稼穑”,意思是说利用土可以种庄稼,收粮食,“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人的生活,衣食住行,都依赖于土,古人认为土是五行的根基,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天”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
4.金的特性 古人称“金曰从革”,意思是说金之性坚硬而可溶,故可用来铸成钟鼎和武器。“从革”即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
5.水的特性 古人称“水曰润下”,意思是说水之性向下而润泽,故可用来灌溉。“润下”指的是水本身所具有的滋润和向下的特征,引申为具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
相生,是指五行中每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滋助、促进作用。例如:“木能生火”,是说木的燃烧生成火;“火能生土”,是说无论什么东西,燃烧后都会变成灰土;“土能生金”,是说矿物由土挖出,经过冶炼能变成金属;“金能生水”,是说金属加温后能变成液体状;“水能生木”,是说水的滋润能使植物生长。五行的相生关系又分为“生我”与“我生”两种,如木的“生我”者为水,“我生”者为火;火的“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五行这种相生的关系至少可以说明两点:
第一,表明在五行所构成的体系中,各个部分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密切联系的,具有生生变化。
第二,五行相生说形成了一个自我完善,首尾相接的圆圈,中国自古重视圆,认为圆是完满无缺的,这与传统的中庸、和谐的思维模式是一致的,五行相生所体现出的圆恰恰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五行相克”是与五行相生并列的一种关系。相克(胜)是指这一事物的性质对另一事物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五行相克(胜)体现着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
木克土,指木可以掘土,上古的农具多以木头制作;
土克水,指土可以堵水,俗话说的“水来土掩”就是这个意思;
水克火,指水可以灭火;
火克金,指火可以熔化金属;
金克木,指金属器械可以砍伐植物。
相克(胜)又可分为“克(胜)我”和“我克(胜)”两个方面,如“木克我”者为金,“我克”者为土;余可类推。
以上说明,事物不仅有相互滋生的一面,而且还具有相互制约的一面,这样就使得五行之间的关系更加接近自然界本身的辩证过程。
在五行相胜(克)过程中,由于条件或其他因素的作用,使相生相克制化平衡遭到破坏,便会出现相乘、相侮的反常现象。例如: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在克制另一行时由于克制过分,造成被克的对方虚弱不足,或五行中某一行本身过于虚弱,被克时使克我的一方相对增强,而导致本身更加虚弱,这种现象称为“相乘”。例如,木过强,则克土太过,造成土不足;又如,土如不足,由于土本身虚弱,造成木更强,而土自身更加不足。
“相侮”则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作用,所以相侮又称“反侮”或“反克”。例如,按五行相克的顺序,金本应克木,但在木特别强盛的时候,木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对金发生反作用(即反侮)。
相乘、相侮是五行相克中反常的现象,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同的是,它们都是在相克前提下出现的不同现象,而且在相克中两者会同时出现,不同的是,前者是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的过强克制,后者则是与五行相克顺序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五行相乘、相侮关系说明,五行的克与被克不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