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记忆术的基础

好了,我们开始吧。

大家也不用起立了,我们直接开始吧。

哦,对了,还有一件事。

我可不像老师讲课,我不喜欢老师们那么一本正经地讲课。

大家就当听故事吧,一边听一边学,希望我讲的方法能够帮助更多小朋友。

别笑,咱现在好歹也是马上要成为学霸的人。

给点尊重好吗?!

大脑的分工

从上小学开始,我们学习的知识基本上分为三类。

当然这是我分的,没有得到国家的批准。你听听就是了,别较真儿。

一类是练习推理和计算的。比如数学。

一类是需要记忆的。比如语文的生字词、古诗文,英文单词,历史地理等。

还有一类是需要设计创造的。比如写作文。

但是这三类知识又不是完全独立的,所以没有一门课可以仅仅靠一种方法学好。

好吧,我来换个通俗的说法。

任何一门课都需要理解、记忆、创新三种能力。

学数学,先要听懂,这就是理解。然后记住一些公式、定理,甚至解题的思路,这就是记忆。然后还要能够根据已经学会的知识来推理和分析更难的题怎么做,这就是创新。

英语也是一样。单词虽然是死记硬背,但是也要掌握发音的规律,常用的单词的词根词缀的特点。英语的语法是先要听明白是什么意思,然后再去记住一些规律,日积月累。你也别跟我扯什么那些外国人学英语根本不学语法,我们不是老外,咱中国人学英文都是这么个套路。

说了这么多,我到底想表达什么?

其实我想说的只是一个能让你接受的很难理解的观点,大脑的分工问题。

为什么要啰唆这些东西?因为你理解了这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知道对付什么样的知识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了。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两部分。

左脑负责的是和数学有关的内容,包括:语言、逻辑、推理、计算、分析、概括等。

右脑负责的是和艺术有关的内容,包括:图像、音乐、韵律、感情、想象、创意等。

你肯定会问:为什么要学这么枯燥无聊的知识呢?

因为你了解这些,才能对后面我将讲的东西信服,否则你肯定会觉得我在吹牛不上税。

旁白:这是什么意思?咱当初说好的不死板,不枯燥呢?让你造了?

好吧,我们来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比如我们要记忆最简单的“勾股定理”。

在任何一个平面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是一句很拗口的话,好像数学和物理上的定理、定律都这味儿。如果仅仅是靠读背来记忆这东西是要命的,真的要命,因为往往会越背越烦,越烦越记不住。

那怎么办?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图。

其实上面叨叨叨的那句话的意思就是那两个小正形的面积加起来,正好和那个大正方形一样大。

至于为什么,管他呢?那是学霸们研究的事,我们这些学渣就不要管他为什么了,只需要记住就好了。

只要记住了这个,就知道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了。

那就是:

如果还记不住,就想:

一个老大带着两个小弟,两个小弟合伙正好和老大打个平手。

好吧,我们折腾了这么久,现在来看看我们记住这条定理的过程大脑是怎么干活的。

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属于推理,是左脑在工作。

记住上面这个示意图的样子,基本上是右脑在工作。但是因为涉及“小加中等于大”的逻辑关系,左脑也会参与一部分,但是这个图留给我们的印象会更加深刻一些。这是右脑对图像的敏感造成的。

而最后的那个老大和小弟PK的故事,就完全是右脑的想象了。

我真的不想成为那个叨叨魏(Doctor魏),估计我这辈子也成不了叨叨魏。但是如果我不叨叨,估计大家就无法理解我以后的很多做法。

所以我还得叨叨一会儿。

大脑的记忆模式

明白了大脑左右脑的分工以后,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学习知识的时候大脑的几种记忆模式。

我知道你可能已经很烦了,本以为很有趣的一本书让我写成这个熊样。再坚持一下,精彩内容马上开始。

我们对任何知识的学习可以简单地分为这样的几种模式。

一、机械记忆

这个专业的叫法是声音记忆。就是没有规律,没有意义,完全靠死记硬背。比如刚开始学记单词的时候,脸face、手hand等,我们就是不停地叨叨。Face—f-a-c-e, face—f-a-c-e, face—f-a-c-e……,叨叨一段时间后就记住了。这就叫死记硬背。

这种方法效率是很低的,而且最主要的是,这种方法在叨叨的时候很容易走神。不仅仅背英文单词是这样,背其他的知识也是如此。虽然嘴里在叨叨着应该记的东西,但是大脑早不知道神游到哪里去了。

这也是本“学霸”之前学习时间长但是学习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但是这种能力必须要有,而且越是小的时候锻炼,锻炼出来的记忆能力就会越强。希望那些比我还年轻的弟弟妹妹们一定不要小看这种记忆方法。这种死记硬背的能力如果从很小就开始锻炼,到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可能达到一个顶峰,而且这种超人的记忆力能够保持10~15年的时间。但是如果过了15岁再去训练这种能力,基本上效果就不好了。因为这种记忆方法随着年龄的增加会越来越退化,要是到了我们父母这个年龄,那简直了。

不说了,我现在有些明白我妈之所以成为我妈,而没有成为我小姨那样的天才的原因了。

原因就是小时候我妈没努力,长大了就——没脑子。

所以,在看我的书的弟弟妹妹们,如果你们还年轻,一定要努力啊。

我已经“老”了,哈哈哈哈,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和爹娘比我还是孩子,但是和小学生比我已经失去了很多的机会。不过没关系,年龄的增长只是让我们机械记忆的能力不再有太大的提升空间了。但是我们还有其他的法宝。

我们的法宝就是:

二、逻辑记忆

逻辑记忆又是什么?

其实很简单,就是老师们天天在我们耳边叨叨的那句:“要学会先理解再记忆。”比如《三字经》就比《道德经》好记得多,为什么?因为《三字经》都是三个字一句,而且平仄押韵,朗朗上口。

这和理解有什么关系?朗朗上口了应该是更适合机械记忆啊?

我知道很多人会这么问,你们只答对了一半。像《三字经》包括各种诗词,它们的这种韵律本身就是一种规律,就是一种逻辑,也就是我们理解的一种。

我们来看一个极端的例子。

比如记一串数字:

3.1415926535897932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圆周率。这个记起来很不容易,可能需要重复很多遍才能记住。

但是如果记下面这串数字就容易得多。

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

虽然这串数字比刚才那串要长得多,但是只需要看一遍就记下来了,根本不需要去重复,甚至连我们后面要讲到的图像记忆法都不需要。因为它太有规律了。

没有发现规律的同学们,建议去买块豆腐撞一下吧,你的智商我只能说醉了。

其实逻辑记忆不仅仅是用于记数学的东西,对古诗、历史、地理等各门功课的知识甚至连英文单词的记忆都会用到逻辑记忆。

比如:

blackboard黑板:black是黑色,board是木板,加起来就是黑板。

basketball篮球:basket是篮子,ball是球,加起来就是篮球。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如果一样东西既没有规律可循,读起来又不能朗朗上口,而且还不想死记硬背的话,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呢?

有!

那就是:

三、图像记忆

说到图像记忆,我先和大家聊聊小时候的一些事。

如果你搬过几次家,那你还记得小时候的那个家的样子吗?不管是已经过去五年还是十年,家里每件家具摆放的位置都历历在目。甚至当时哪张桌子上经常摆放着什么东西,墙上有什么画,你曾经在哪面墙上涂鸦过什么字你也都会记得清清楚楚。

其实并没有人让你刻意去记过这些东西,这就是图像记忆的效果。

如果我想要记忆的东西能够达到这个效果,那就厉害了。

其实这是可以做到的,我们先来看一下比较特殊的例子。

比如某一天,我们俩约定好时间和地点,在游乐场见面。这个游乐场你以前去过,但是我从来没有去过,我到哪里去找你呢?

第一种方法,你告诉我说:

你从游乐场的西门进,一直向前走,注意路的右边有个椭圆形顶的小亭子。看到小亭子后左转,进入这个区域后,里面有个由五个圆环组成一个隧道。我就在隧道前面的空地上等你。

不知道你们是什么感觉?如果我从来没有去过这个地方,我是感觉有些晕,即使到时候费半天劲能顺利到达约定地方,在脑子里也感觉不踏实。

总之,听着头晕。

那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让我轻松地找到约定的地方呢?

有,比如你手里有一张游乐场的照片,你只需要告诉我就在下页图中箭头指示的位置等我,我看一眼照片三秒就可以记住了。

这就是图像记忆的神奇之处。

你肯定会问,如果手头上没有照片呢?

很简单!画一张。

对,就是画一张草图,也比语言描述的效果好很多倍。

旁白:老大,我能手绘到这种效果我就当画家去了!

画不到这种效果也没关系,你画一张示意图总可以吧。

如果说这个你也画不出来,我只能说你去找块豆腐撞墙去吧。

我们回到刚才的主题,就是图像记忆模式。

通过上面的例子,应该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图像记忆的效果了。其实图像记忆不仅仅能用于指示地图和路线,还可以应用于更多的领域。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我们还不认字的时候,是怎么看书的。

很多的书,我们能记清哪一本上面有什么,或者说哪本书放在什么地方,让哪个小朋友拿走了。有时候我们在给大人表达的时候可能说半天大人也不能明确知道我们所说的到底是哪一本,但是我们自己的头脑中是有清晰的印象的。

大人是靠书名来区分不同的书的。比如这本书是某某出版社哪一年出版的《西游记》,那一本是谁谁谁写的《×××》。而大字不识一个的小孩子靠什么记忆那么多的书呢?

就是靠图像。

小时候我们肯定看过很多的套装书,比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一套有20本或者更多。这几十本书封面的风格是非常相近的,甚至有些书的封面会印刷成完全一样的,只是书名不一样。这也阻挡不了小孩子用图像记忆来区分它们,并精准地记住它们每一本的特点。

这一点成人是做不到的,只有不识字的孩子天生具有把文字当成图像来记忆的能力。

比如《小红帽》和《灰姑娘》这两本书。对于成人来说,就完全靠文字,也就是逻辑记忆模式来记忆。而孩子根本不认识字,在他们眼里,“小红帽”“灰姑娘”这六个字和画在纸上的星星、月亮、圆圈、三角没有什么区别。

孩子们的大脑会自然地根据字的形状联想出很多奇怪的联系,把文字和内容联结起来。当然,前提是有成人告诉他们“小红帽”是小红帽,“灰姑娘”是灰姑娘,他们就会根据所听到的描述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小红帽的形象,然后和“小红帽”这三个字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但是,孩子们具体是怎么联想的,怎么做到的,已经无从考证了,具有这种能力的孩子还没有把这个问题抽象出来讲给你听的能力。

我讲这个只是想让大家明白,我们的大脑对图像的处理能力是非常强悍的。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唤醒大脑的这个功能。

图像记忆初体验

什么是图像记忆?

记得N年前看一个挑战类的节目,有个来自欧洲的小伙子挑战一分钟记忆一副洗乱的扑克牌的顺序。(当然现在看来,这其实是菜得不能再菜的水平了,国内快速扑克记忆能够冲进30秒的没有1000个也有几百个了。但是那个时候各大媒体还没有接触过这个圈子,所以就认为这是个很牛掰的成绩了。)尽管这名挑战者失败了,但他也算是一位“先驱者”。

言归正传,当时主持人问:“用什么办法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么多张扑克牌呢?”

答:“我把每一张扑克都转换成一幅画,最后在脑子里留下的不是扑克,而是52幅图画。”

当时听了这话只想钻进电视里把那小子抽一通。这怎么转换?难道像拍照片一样吗?听了这答案只觉得一头雾水。

直到后来张海洋老师在电视上表演现场听记100位数字,然后现场倒背。当主持人问及记忆方法的时候,张海洋老师说是把数字转换成图像。(当时也有砸电视的冲动,好在张海洋老师举了几个例子,才得以保全电视。)比如67转换成“楼梯”、56转换成“蜗牛”等。

我终于恍然大悟,知道了这种技巧叫“数字编码”。

(虽然未曾与张海洋老师谋面,也未曾得到张海洋老师的真传,但我一直把张海洋老师当成我的启蒙老师。因为是他在电视上的这段表演让我对记忆法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后来我自己通过网络搜索到张海洋老师的一篇文章叫《三分钟记忆一副扑克牌》。此文只有短短的几百字,但是从此开启了我的记忆术训练之旅。)

嘚瑟了这么多了,我们就来真正体验一下什么是图像记忆吧。

先来个简单的。

按顺序记住下面这些词语。

先别激动,仅仅是12个,这是图像训练的入门水平,即便记住了也还达不到及格线。

及格的水平是多少?至少50个。

别被吓着了,只要你按照我说的方法来训练,保证一小时之后你也能一口气记住50个词语。

我想大家还记得何灵同学给我的五张测试卡吧。这个难度连第三级都到不了。

现在就来说说方法,简单、易学,学不会者可免费再学(就是说你要很笨的话,就老老实实地认真多看几遍),包教包会。

这种天下无故、高手必学的方法就是:图像串联记忆法。

接下来就让我赵小帅带大家感受一下第一招武林功夫的威力。

大家不用怕,虽然威力强大,但绝对不是打你。大家抓紧时间找个小板凳坐下来,等着看电影就好了。

好戏马上就要上演了。

银幕渐渐亮了起来,一栋精致的小房子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镜头慢慢接近,房门打开了,屋子中间摆放着一架高档的三角钢琴,不知道什么牌子(确实不知道,因为我赵小帅从小是乐盲,上面有牌子我也不认识),只是看上去非常典雅。黑白相间的琴键上放着一个漂亮的水杯。

对,没错,不知道是谁居然在琴键上放了一个水杯,就是那种陶瓷的、敞口的、带把儿的水杯,水杯里插着好几支长短不一的铅笔。谁这么LOW,居然把这么漂亮的水杯当笔筒来用?我除了无语,没有其他的什么想法了。不,我还是说点啥吧,正所谓“洋得出奇,土得掉渣”啊!

这时,铅笔居然从水杯中慢慢地飘了出来。靠!这是科幻片还是神话故事?!只见镜头跟随着这支飞翔的铅笔缓缓地移动,铅笔尖向前,就像是一支射出的箭一样,飞啊飞啊飞,然后突然就扎在了一件雪白的衬衣上,然后慢慢滑落,掉出了镜头之外。镜头慢慢拉远,居然是一件包装完好还没开封的衬衣,就这样被莫名其妙地扎了个洞。

等等,似乎有些东西从洞里钻了出来,然后慢慢飞起来,离镜头越来越近——居然是一群麻雀。伴随着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一群麻雀呼啦啦地向右飞去,然后就听到“嘭”的一声,紧接着又是“嘭嘭嘭”的几声,原来几只不长眼的麻雀撞到了一台大冰箱上。

冰箱被撞得摇晃了几下,然后冰箱的门就慢慢地打开了,紧跟着一阵轰鸣,一架波音飞机从冰箱里冲了出来,飞向天空。可没飞多远,机头开始向下沉,而且越来越快。完了,要坠机了,“噗”。

机头先着地,可是没有爆炸,怪不得这么个动静,飞机头扎进了一只巨大的西瓜。这究竟是玩具飞机呢?还是超级大西瓜呢?(好吧,导演,I服了you。)

西瓜被扎了个口,然后慢慢裂开。一枚枚的硬币从里面掉了出来,好多还沾着鲜红的西瓜汁。硬币稀里哗啦地掉了下来,这时候镜头拉远,西瓜居然不是长在地上的,而是飘在空中的。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太空西瓜吗?

镜头随着下落的硬币向下移动,然后就听见了硬币碰撞硬物后被反弹的清脆响声。终于进入镜头了,是一弯皎洁的月亮,就像好多电影片头中出现的那一弯月亮,像一艘小船挂在天空。

真是一艘月亮船,上面还坐着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

一袭长裙,一头长发,一手扶着月亮的上半部分,另一只手向着银幕前的我缓缓地伸了过来。

关键时刻,屏幕慢慢变暗,变暗……

导演,你故意的吧?!

好了。电影演完了,我的黄粱美梦(荒唐美梦)也该醒了。

接下来,我们该干正事了。

什么正事?

现在你试着回忆一下,看能不能回忆出刚才的“好来舞”大片中的每个情节呢?

不懂啥意思?好吧,我来帮你回忆一下。

房子里有架钢琴,钢琴上放着一个水杯,里面放着铅笔。铅笔飞起来,在衬衣上扎了个洞,从洞里飞出来好多的麻雀。麻雀飞行过程中撞到了冰箱,冰箱门开了,一架飞机从里面飞了出来。飞机撞到了西瓜,西瓜里面掉出来好多的硬币,硬币落下的过程中撞到了月亮,月亮上坐着一位美丽的姑娘……

轮到你了,闭上眼睛,如果能完整地回忆出刚才的细节,你就算过关了:如果不能,就享受一下我刚才说的待遇:免费再学(老实地认真多看几遍)。

闭上眼睛,现在就开始回忆,不许偷懒。

认真点!

我知道这时候已经有很多人的脑子里已经蹦出来三个大字:“然并卵”。(网络黑话,不懂的自己去搜索一下吧,讲出来多没劲。)

好吧,我现在就告诉大家这段电影是用来做什么的?我们再来复习一下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

这次该明白电影的用途了吧?

什么?早就明白了。

早就明白了怎么不早说呢?你为什么不早说?你为什么不早说呢?!

(某部电影里经典搞笑台词,如果你没笑去补张电影票重新看一遍!)

接下来我们该思考一下如何当好自己的编剧和导演了。

必须掌握的密码

怎么还有密码?这是要搞什么秘密工作吗?

错!这么叫是因为这东西对外行来说太神秘了,而如果你掌握了它,它就不再神秘,会变成一种非常好用的工具。就像是你掌握了一种语言一样——

你在用一种别人完全看不懂的语言记忆别人能看懂的东西。

说了这么多,到底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密码呢?

算了,我觉得还是称之为“编码语言”更好一些。

因为我们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要做的一件事就是:

把别人虽然能够看懂但是总是记不住或者记起来相当费劲的东西翻译成一种只有我们自己能看懂而别人完全看不懂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的语言然后再轻松加愉快地记住并且记牢。

旁白:我说,下次说话时能不能加个标点啊,你一口气说这么长的句子不怕被憋死啊。

别介,听不懂就承认自己智商低,别找借口。

旁白:拽什么?不就是编个故事来帮助记忆嘛?!

打住,错了!大错特错。如果编个故事就能解决记忆的问题,那我们就没必要费这个熊劲来一点点地给你们说这个图像记忆的方法了。

不用解释,我知道你们心里不服,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不打击你一下,你就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到底有多LOW。

需要记忆的内容,还是12个词,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刚才是谁在一个劲儿地嘚瑟来着?

来啊,编个故事来听听。

……

没有头绪?!那就坐正了,认真听着。

这是第一种图像转换方法,可以把抽象的词语翻译成图像。

什么叫抽象词?

就是闲得无聊拿个鞭子抽打大象时造出来的词。

旁白:什么狗屁解释啊?!

别急,因为“抽象”本身就是一个抽象词。我把它变成了“拿着鞭子抽打大象”,其实就是帮你在脑海中创建了一幅非常形象的场景(图像)。这其实就是第一种抽象词语翻译成图像的方法,谐音法。

好了,到你们了。看看刚才那些词中哪些能够通过谐音法翻译成图像。

我找到这么几个:

始终——石钟

好吧,我只找到一个。

因为这是直接谐音成一个形象名词的方法,确实很难,和水平无关。

除了这个,还可以谐音成一个动词名词组合或者类似的组合。

好吧,继续找。

前后——钱厚(就是钱多啊,厚厚的一摞)

落伍——落舞(从空中落到舞台上开始跳舞)

开始——开屎(好恶心啊!)

节省——结绳(拿绳子打结的过程)

自由——字游(一个字在水里流动)

极限——鸡线(一只鸡嘴里叨着一根线)

然后呢,剩下没法谐音的词语,我们就可以用一些场景来代替。

强壮——用施瓦辛格(美国知名肌肉男演员)来代替

祖国——用国旗、天安门或者中国地图来代替

细节——用一根又细又长还有很多分节的竹竿来代替

乐观——用一个笑脸、周星驰或者某个喜欢哈哈大笑的人物来代替

大方——用某人请人吃饭或者送礼物的场景来代替

现在我们得到了12个图像(场景),可以用刚才串联的方法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扯淡的电影了。

编剧、导演 :赵小帅

主要演员表 :(前面是演员真实姓名,后面是在本部电影中的角色)

前后:钱厚

强壮:施瓦辛格

祖国:天安门

落伍:落舞

开始:开屎

节省:结绳

始终:石钟

自由:字游(字条在游泳)

极限:鸡线

细节:竹竿

乐观:星爷

大方:土豪

剧情简介:

厚厚的一摞美元上跳下来肌肉男施瓦辛格,他来到天安门,观看神奇的落舞表演,结果演员下场的时候不小心踩到屎把屎给开了,于是大家从屎里面抽出绳子打成结(给我个盆,我要吐),去水里打捞一个石钟,石钟周围全是字条在游泳,一只鸡从字条中窜出来,嘴里叼着一根细线,细线上绑着一根细细的竹竿,竹竿不小心打了下星爷的脑袋,气得星爷哈哈大笑,并用手指着一个准备请人吃饭的土豪。

这次回忆一下,是不是开始感觉有些难度了。

因为这部电影中的演员是经过了我赵小帅和造型师进行化妆改造以后才开始表演的,其中一些角色已经看不到演员原本的面目了,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演员们的角色形象来回忆起演员原本的名字。

当然,我们得先记住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串联起来的每个图像元素),然后再根据每个情节去回忆演员原本的名字。

试一下吧,光看是没用的,必须自己闭上眼睛去试一下,才能知道自己的水平。

先回忆一遍电影的主线。

再来回忆电影中的主要元素。(12个元素)

(一摞钱)→  ()→  ()→

(   )→  ()→  ()→

(   )→  ()→  ()→

(   )→  ()→  ()→

再根据每个情节,回忆出每个演员的真实姓名。

(一摞钱)←  前后       ()←

(   )←           ()←

(   )←           ()←

(   )←           ()←

(   )←           ()←

希望你们不要辜负我赵大导演的辛苦付出,能够记住每个演员的名字啊。

好了,这就是我要教给大家的第一种密码语言,就是把抽象的词翻译成一种别人完全看不懂的图像。

不知道学到这里,你是烦了,还是累了?

调整一下,因为还有更多的东西等着我们去体验呢!

怎么调整?

去放松一下吧!

去听首歌,上个厕所,喝杯水,或者走到窗前去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再不行去逗逗你家的小狗,喂喂你家的鱼,浇浇你家的花。

不要走开得太久啊!那些事情会上瘾的啊!

三到五分钟,赶紧回来接着“看电影”!

这第三部电影就有点像真正的进口大片了!

什么意思?如果说刚才的电影是英文对白加中文字幕,那接下来这部就是连字幕也没有了,如果不懂得这种语言,就完全不知道电影在讲什么了。

看看即将出场的这些演员,你们就明白了。

旁白:老大,你是让我们记这个吗?

是的,有这打算。

旁白:然……并……卵?

别急,想做武林盟主,就要了解和学习各大门派的功法,才能做到见鬼杀鬼、见佛杀佛!

旁白:先杀了我吧!

对于这种像密蚂(密密麻麻的、像蚂蚁一样)一样的数字,凭借我们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法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不是时间的问题。给你一年时间,可能你能够记下上面的这100位数字,但是如果我给你1000位位数字,10000位数字呢,你觉得你需要几年?几十年?还是一辈子……

所以,这项绝技你必须学会,那就是把数字翻译成图像。

好吧,我们还是先来看一部没有中文字幕的超级大片。

故事是从一只不幸去世的死鱼开始的。

镜头里的那条死鱼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没有人知道是谁杀了它。这时似乎有一股仙气飘来,鱼的身体微微抽搐了一下,突然一跃而起,一头扎进一个大大的西红柿里。像鲜血一样的西红柿汁染红了死鱼的身体,流啊,流啊……妈呀,连整个西红柿也在流动,bia ji(这两个字不会写,形容一种声音)一下子就掉到了医生的白大褂上,瞬间变成了一团血红。医生正拿着手术刀给一只蜗牛做手术呢,结果被这一砸,一不小心就把蜗牛给捅死了。(这到底是恐怖片还是喜剧?!)这时候屏幕上只看到这只可怜的蜗牛慢慢飘到一个和尚的面前,准备让和尚给蜗牛超度。和尚接过蜗牛,去取了一个鸡蛋,用鸡蛋不断地敲打吊在空中的一串菱角。每敲打一下,就会有五个不同颜色的圆环从里面掉出来……

旁白:大哥我困了,好无聊的情节啊!

好吧,那我们暂停。

旁白:完全听不懂你的鸟语啊!能给翻译一下吗?

先来看看强大的演员阵容。

好吧,我们先把上面这段影片中的主要角色给提取出来。

一条死鱼一跃而起,一头扎进西红柿,西红柿汁染红了医生的白大褂,医生正在给蜗牛做手术,结果蜗牛不幸身亡,飘到了和尚面前,和尚拿了枚鸡蛋去敲打一串菱角,每敲打一下,菱角上就会有一串五色的圆环掉下来……

上面这几个角色的扮演者分别是:

41——死鱼

42——西红柿

13——医生

56——蜗牛

23——和尚

73——鸡蛋

09——菱角

50——五环(五色的圆环)

好了,现在聪明的你们应该明白了吧。

这就是第二种神秘的翻译语言——把数字转换成图像的数字编码。

为什么非要研究这些无聊的数字?在大部分的考试过程中,很多数字要求是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数字的,比如圆周率按3.14来计算就能满足大部分题目的要求了,那为什么要记这么一堆无聊的数字呢?

旁边:肯定是为了像那些大咖们一样表演让人羡慕的绝技呗!

太对了!

可惜只对了一半!

如果仅仅是为了作秀,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那估计全国人民没几个人有耐心把这项技能坚持训练下去,更多的人还是看中了它的实际应用价值。

那些用在职场的技能我们就不说了,因为三五年内我们不管学习多好或者多差,都还得带着学生的身份“玩”几年,所以我们就只说说这些数字和我们学生考试的关系。

不论是历史知识还是地理知识,会有很多和数字有关的知识点。像历史中的年代呀,地理中的人口数啊、面积啊,等等。所以,数字编码是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怎么才能快速掌握这些数字和编码之间的关系呢?

问得好!(这话是不是特别熟悉)

我们先来看看前面已经学会的谐音法能不能解决一部分数字的编码问题。

41——司仪

42——柿儿

13——医生

56——蜗牛

23——和尚

73——鸡蛋

09——菱角

50——武林

好像有几个和刚才电影中的角色不一样啊?

没错,这个没有固定的角色,只是一种谐音转换的方法。

国内很多类似的书籍中提供的编码很多也是利用谐音法来完成的。

比如:23——和尚、42——银耳、43——雪山。

这些至少在我看来完全和谐音搭不上边儿,实际上发音是非常相似的,只不过不是北方人或者普通话的发音,而是粤语也就是广东话的发音。

这主要是因为最早把这项技术带入中国的两位记忆大师张杰和王茂华老师设置的第一套数字编码就是按广东话的发音特点设计出来的。

鉴于本人生在渤海湾长在黄河口,就不给大家翻译广东话的发音了。大家知道这一点仅作参考就好。

除了谐音法以外,还有两种方法来编制数字编码。

一种是“长得像”。

00——眼镜(两个圈圈)

10——棒球(一个棒加一个球)

11——筷子(两根棍棍)

这些都属于直接长得像的类型。

还有一种是意会型长得像,如:

20——耳环(2个圈)

30——三轮车(3个圈)

40——汽车(4个圈嘛,特别是奥迪汽车,标志就是4个圈)

50——五环(5个圈嘛,可以是五环旗或者奥运火炬等)

35——555牌香烟

39——999感冒

一种是“想得起”。

这个就比较没有原则了。什么是没有原则?就是这个数字能让你想起一件东西,不需要其他理由,只要能让你想起一样能代表这个数字的东西就行。

比如:51——扳手(五一劳动节,工人的节日,扳手代表工人阶级)

61——红领巾(六一儿童节,红领巾代表儿童)

81——解放军(建军节嘛)

怎么全是节?那当然,还有“54”青年节,“38”妇女节,“45”清明节,“99”重阳节,等等。但是一定要找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比如“38”妇女节,一定要找一个有具体特点的妇女,比如那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某某姐姐。

当然也可以用一些对你自己来说有意义的数字。比如87就是我赵小帅五门加一块儿的总分,而光荣摘取全年级倒数第一的“桂冠”,那么87的图像就可以是一叠试卷。93是某一年我赵小帅参加学校运动会男子组百米冠军时所戴的运动员号牌,那么93的图像就可以是一件运动衫或者一双跑鞋。

好了,我想大家现在都知道数字编码是怎么产生的了,接下来就是要生成自己的数字编码了。怎么生成?

就是从00到99把这一百个两位数每一个固定一个图像来作为编码。

为什么是两位数?一位数设计10个编码不就够了,多省事儿?!

是省事,但是大错特错。

比如我让你记圆周率前20位(我就不说前100位、1000位了)如下:

3.14159265358979323846

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我都标成这样了还没发现?!

仅仅是前面的20位,里面就有三个5,三个3,三个9,还有两个1,两个4,两个2,两个8,两个6。

这意味着什么?重复!大量的重复!

当你的脑子里有大量重复的图像的时候,你还能分清到底谁在哪里吗?

就像是如果我们的生活圈里有那么三五对双胞胎,我们还能接受。如果我们的朋友圈中一多半全是双胞胎,是不是有要疯掉的感觉?

而两位数就好很多。

有兴趣可以翻开圆周率前1000位观察一下,每个100位中重复出现的元素一般不会超过三次。

还有一点,这100个的图像除了用来记这些“然并卵”的数字,后面还会有更重要的用途啊!

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既然为了不造成重复,为什么不把数字编码设为三位数字呢?

有道理!(怎么又是这句,是不是你说这话的时候还要学着星爷先打一个响指啊!)

据说有些国家的记忆高手为了在数字记忆比赛的时候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就自己设计三位数字的编码。

(当然还有一个高人,就是六届世界脑力锦标赛的冠军多米尼克·奥布莱恩先生,他提出了一套新的编码系统并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叫多米尼克编码系统。这套编码系统牛就牛在轻松解决了四位数字的编码问题,也就是10000位数字编码。)

虽然三位数字的编码会有更多的好处,但是要熟练地记住这1000个数字本身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不是一般人有耐心来完成的一项工作。

别不服气,不信我们可以打赌。(我说的是打赌,不是赌钱。你要输了你就去裸奔。)

一般情况下,三天时间就能完全熟翻100位数字编码对应的图像。现在我再给你加三天,再给你加三天,从现在开始算,九天以后,随便拿出100位数字做测试,如果你10分钟能够轻松记下100位数字,算你赢。如果记不住你就裸奔去吧!不过记得通知我一声,我好找几个记者帮你拍视频发网上,让你一夜之间成为网红。

先别急着试,我决定最后再帮你一把,免得你真成了网红,不屑于看我的故事了。

现在国内有很多现成的编码表,这些编码表都是国内很多大师常用的编码表。但是大师们总结出来用的,并不一定是适合你用的。每个大师都会有适合自己的编码表,我们也要像大师一样有自己的编码表。

因为编码这玩意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比如48对于别人来说是自己老婆的生日4月8日,所以48的编码图像就是某大师的老婆,这个图像关你什么事?你直接拿过来用肯定不合适。所以一定要逐个去筛选和优化这100个数字编码,直到每个编码都适合自己,达到记起来图像清晰、用起来得心应手的程度才好。

不过呢,参考一下别人现成的编码表,如果适合自己的就可以直接拿来用了。因为这样可以为我们节省出很多的时间和脑力,不用每个编码都亲自去谐音、去研究它们长得像谁、去琢磨某一天曾经发生过什么。

好了,把国内各位大师们常用的数字编码表无偿友情加正式地赠送给大家。

国内记忆大师常用数字编码参考表

00:眼镜、玲玲、元旦、零蛋、手镯、胸罩、望远镜

01:灵异、冬衣、灵药、羚羊

02:玲儿、冻耳、令爱、栋梁、冬粮、铃儿

03:零散、东山、灵山、灵珊

04:零食、领事、董事、淋湿、旗子

05:领舞、动物、动武、东屋、灵物、勾子

06:领路、东流、冻肉、灵鹿、哨子

07:令旗、拎起、动气、镰刀

08:篱笆、淋巴、邻邦、麻花、葫芦

09:菱角、灵柩、勺子、领教

10:棒球、衣领、要领、妖洞、窑洞、110

11:筷子、一亿、哟哟、石椅

12:婴儿、英儿、一两、要粮

13:医生、衣衫、移山、一扇

14:钥匙、要死、咬死、仪式、一寺、遗失

15:鹦鹉、衣物、妖物、义务、医务、遗物、药物

16:石榴、一流、遗留、遗漏、一路

17:仪器、一起、义气、一汽

18:泥巴、一霸、一把、摇把、哑巴

19:药酒、石臼、依旧、要酒

20:耳环、耳洞、自行车、鸭蛋、两洞、两幢

21:鳄鱼、二姨、恶意、安逸、耳语

22:双胞胎、暗暗、爱爱、量量、晾晾

23:和尚、暗杀、扼杀、爱上

24:盒子、饿死、碍事、暗室、儿时

25:二胡、耳闻、安慰、安稳、额外

26:二柳、二流子、二楼、耳肉

27:耳机、暗器、爱妻、儿媳

28:恶霸、俺爸、荷花、饿吧

29:二舅、阿胶、鹅脚、二酒

30:三凌、山洞、三轮车、三十岁

31:鲨鱼、三姨、山芋、上衣、善意

32:扇儿、仙鹤、山梁、伞儿

33:伞伞、珊珊、扇扇、散散、山山

34:山石、绅士、膳食、善事、山势

35:珊瑚、555烟、散雾、山谷

36:山路、山鹿、山麓、上流、上楼

37:三七、山鸡、生气、疝气、山区

38:妇女、沙发、伤疤、三把

39:三舅、999感冒灵、山脚、散酒

40:司令、四轮、小汽车、奥迪

41:司仪、四姨、死鱼、丝衣

42:柿儿、撕耳、银耳、思儿

43:雪山、死山、四扇、四伞

44:狮子、石狮、死尸、石室

45:水壶、水母、食物、丝物、饰物

46:饲料、石榴、撕肉、四柳

47:司机、死棋、湿气、石器

48:雪花、驷马、石坝、石马

49:石臼、四舅、雪球、四酒

50:五环、武林、武士、巫师、舞狮

51:五一、舞艺、武艺、五姨、我要

52:吾儿、木耳、捂耳、五儿

53:乌纱、乌山、牡丹、钨砂

54:武士、巫师、钨丝、舞狮

55:呜呜、木屋、屋屋、捂捂

56:蜗牛、物流、涡流、我牛

57:武器、雾气、母鸡、木器

58:苦瓜、舞伴、无霸、我爸

59:五角星、五舅、捂脚、木角

60:榴莲、六连环、留恋、流量

61:六一、蝼蚁、牢狱、摇椅

62:驴儿、驴耳、留海、六两

63:流沙、流散、硫酸、六扇

64:流食、律师、螺丝、历史、理事

65:露骨、颅骨、锣鼓、流亡

66:露露、姥姥、绿豆、溜溜

67:楼梯、漏气、陆战棋、掳起

68:喇叭、腊八、萝卜、刘邦、留疤

69:猎狗、烈酒、辣椒、拉脚、漏酒

70:麒麟、欺凌、骑士、启事、奇石

71:奇异果、七一、奇鱼、骑鱼

72:妻儿、企鹅、弃儿、旗儿

73:鸡蛋、奇山、奇伞、鸡散

74:骑士、气势、奇石、气死

75:起舞、器物、奇物、奇屋

76:气流、骑驴、奇柳、奇楼

77:漆器、机器、棋棋、奇器

78:西瓜、旗袍、气泡、奇葩

79:气球、祈求、妻舅、奇酒

80:巴黎、百灵、白磷、柏林、花环、巴士、宝石

81:白蚁、白药、白衣、81建军节、布衣

82:把儿、八两、白脸、白垩、白鸽

83:花生、宝山、宝扇、白鲨、爬山

84:巴士、84消毒液、宝石、白蛇

85:宝物、蝙蝠、巴乌、宝屋

86:白露、白鹭、八路、白柳

87:白旗、宝鸡、巴西、把戏、八旗

88:爸爸、拜把、宝宝、粑粑

89:白酒、芭蕉、八角、把酒

90:酒瓶、酒令、丘陵、酒食、旧诗

91:球衣、酒意、就医、旧衣、旧椅

92:球儿、旧案、救儿

93:旧伞、巨鲨、九三学社、救伞、救生圈

94:狗食、教师、礁石、狗屎

95:救火、救我、旧货、旧物、九五

96:酒肉、酒楼、酒篓、旧楼

97:酒器、酒气、酒启、九七香港

98:酒吧、酒保、旧报、酒包

99:舅舅、酒酒、旧酒、九九朵玫瑰、啾啾

除了这100个数字编码,有时候我们还要再定义10个“个位数”编码。

1:树、烟囱、笔、牙签、火柴棍、扁担

2:鸭子、二傻子、龙舟

3:耳朵、弹簧、鼻子、屁股

4:红旗、三角旗、寺

5:勾子、秤勾、哭、屋

6:哨子、豆芽、蝌蚪

7:旗、镰刀、手枪、拐杖

8:麻花、葫芦、爸

9:勺子、蝌蚪、舅

0:鸡蛋、光盘、圆环、气泡、小球

定义这10个单独的个位数编码,是方便以后处理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我们在记忆数字618和0618的时候,怎么去区别呢?

0618直接用两位数字编码06+18来处理,而618就要借用一下刚才的这10个编码了。我们把618拆分成6+18或者61+8。具体怎么拆分,完全看个人的使用习惯。

虽然个位数的编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得很少,但是因为只需要记10个,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和集力,所以建议大家还是设计一下,把它们记下来。

在设计的时候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要和前面的100个编码的图像有冲突。对于非常相似的图像,一定要想办法去区分或者替换,保证留在大脑中的图像都能轻松地区分开来。

对了,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后面我附了一张空白的表格,这是让你们把参考筛选加优化后形成的自己的数字编码填在表格里。

那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致命武器。

好了,有了这张神秘的表格,那就开始我们三天加三天加三天的裸奔的约定吧。

100位随机数字如下:

是不是看着有点眼晕啊?没关系,我帮大家把数字分开,这样看着就舒服多了。

剩下的工作就是你们的了。

什么?怎么记?

靠,前面的电影剧本的事已经忘了吧?!

图像串联法啊!我的神哪!

I再次服了YOU!

神奇的房间

是不是串联得有些头大了?这就对了。

接下来我就教给你比串联更加轻松愉快的记忆方法,那就是房间法。

我绝对没有故意耍你的意思,串联是为了锻炼你的图像感的。当你的图像感越来越好的时候,再教给你更好的方法,你才能够轻松地驾驭。

这和学开车是一个道理。在你初学的时候,我给的车最高时速也只能跑30公里,你想跑快都没有可能,因为你没有能力来驾驭高速行驶的汽车。等你慢慢熟悉,有了几千公里的驾驶经验了,再给你辆时速可达180公里的高档跑车,你才有可能开得得心应手。

旁白:在中国哪个地方可以把车速开到180公里啊?!

领会精神!不要抬杠!

现在就来介绍可以把大脑运行速度开到180公里每小时的房间记忆法。

我们同样来记12个词语:

这次我们不用串联的方法,而是用下面这张图来记。

下面这张图和上面的这12个词语有什么关系?

好吧。我们先把这张图想象成自己的家,自己的卧室。你就想象自己已经站在这间卧室里,你现在就是拍这张照片的这个人。

然后你环视一下这个房间,把每件物品的摆放位置记下来。

这怎么记?

不需要用什么策略,就是拿眼睛随便在这张图上呼噜几下,然后闭上眼睛回忆就好。只要你能回忆出房间里大部分物品都摆放在什么位置就可以了。

然后我们从这个房间里找出几个有标志性的东西出来。何为有标志性的东西?就是能够明显区别于房间里其他物品,并在我们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东西。

似乎越说越迷糊,还是直接举例子吧。

1.那株只露了一半绿色叶子的植物(简称叶子)

2.地上红色球组成的奇怪造型(球)

3.书架

4.墙上带壁灯的那两块黄色木板(简称板)

5.书桌

6.转椅

7.绿色的电脑桌(简称电脑桌)

8.窗户

9.墙上的张贴画(简称画)

10.沙发

11.脚垫

12.顶灯

我们需要的12件物品找好了,现在还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按固定的顺序把这12件物品记下来。

这怎么记?不是靠死记硬背,也不需要什么很深奥的方法。

有个非常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沿着我们找到的物品在图上画一条线。更重要的是要把这条线画到我们的脑海中。

好了,现在闭上眼睛在脑海中过上几遍这条曲线吧。

不要觉得图上为什么非要有个交叉。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我们要把这张图想象成是一个立体的空间,我们正置身于这个房间之中,然后你按刚才的顺序过一遍这12个点,是不是根本感觉不到交叉啊。

如果你还是找不到感觉的话,我再教你一个绝招儿:站到自己家的客厅或者卧室的正中间,在真实的环境中找到12个点,然后按顺序记下这12个点。

叨叨了这么多,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我们的任务是干什么?

我们的任务不是来记这些无聊的房间图,我们的任务是如何用这些房间图来记忆刚才的那12个词语。

旁边:什么词语?

晕!还真忘了,好吧,我再给你看一次!

到了最重要的时刻了,这次你可要认真听好了。因为接下来我就要向你传授江湖上已经遗失多年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打败江湖无敌手的练好了可以称霸武林雄霸天下的超级高效记忆方法,俗称:罗马房间法。

说得这么高大上,难不难?

其实,越是高大上、越深奥的东西越简单。

王阳明的心学难不难?其实就是四个字:知行合一。

语文课本上古文中提到的那个卖油翁的技术难不难?其实也是四个字:熟能生巧。

因为从小记忆力不好而参加训练最后成为世界记忆大师难不难?还是四个字:勤能补拙。

世界记忆大师都在用的罗马房间法难不难?其实也只是四个字:图像定桩。

我们把从图片或者自己家的真实环境中找到的这些点叫“桩”,然后把我们需要记忆的词语转成图像,挂接到这些“桩”上。

就这么简单。

不忽悠了,还是来看例子。

第一个词语是铁路,这个形成图像太简单了,就是铁路。

第一个作为桩的点是那盆绿色大叶子的植物。

怎么挂接呢?

其实就是图像串联联想。唯一的区别在于,原来是把词语与词语之间进行图像的串联联想,现在是把桩的图像和词语的图像进行串联联想。

在绿色的叶子之间架了一条悬空的铁路。

这样就可以了,一个非常简单但是非常清晰的图像。

然后我们把后面的11组图像都串联完成。

为了让你们看得更清楚,我在代表桩的文字下方加了下划线,给代表需要记忆的词语的文字加了着重号。

发现和串联联想的区别了吗?

这种方法只需要两两串联,不需要一直串联下去。

我们记忆的图像中,有一半元素是辅助我们记忆用的。

这就是高效记忆法的原则,就是:

用自己熟悉的东西,来记忆自己不熟悉的东西。

(后面的一章专门有针对房间的练习,一定要去认真地训练哦!)

是不是很牛啊?!

因为此招儿的记忆速度要明显比纯粹的串联联想快得多。更重要的是房间记忆法还有以下特点:

没有数量的限制。串联联想是有一定的数量限制的。不信你试试,当串联联想的数量达到几百个上千个的时候,估计脑子里就乱成一团糨糊了。但是房间法没有,只要我们能够提前记住足够多的房间,就可以记住足够多的元素。

可以快速地查找。比如我们在设置房间的时候,每个房间就找10个点,然后找上10个房间,就是100个点。如果我们要回忆第××号是什么图像,可以在脑海中直接跳过第××号房间去找。而串联必须从零开始。

房间是可以重复利用的。

好了,你们只要先了解房间的这些好处就行。如果你们还没有切身体会到也没有关系,你们还没体会的东西多了去了。

慢慢来,后面的训练会让你很爽的。

说完了房间法的好处,我们再来看一个升级版的房间法。

如果我们把串联联想和房间法结合起来,是什么效果呢?

太聪明了,我说的就是这种方法。

我们再来找一个房间,还是从房间里找出12个可用的点。

但是这次我们要记忆的词语是24个。

旁白:老大!你刚才不是说房间可以重复使用吗?为什么还要重新找个房间呢?直接用刚才那个不就得了?!

问得好!(又是这句经典电影台词,能不能来点有新意的梗儿!)

房间是可以重复利用,但是在短时间内如果重复使用,就会发生图像混乱的情况。比如我们刚刚在沙发上堆放了几堆雪山,然后接着又把雪山从脑海中清出去,改为种上一棵结满果实的苹果树。

那么问题来了,等我们闭上眼睛回忆的时候,沙发上是什么?是雪山还是果树?

答案并不受你记忆时间的影响,不是说你后来放上去的图像就比先放上的图像清楚。这和当初在脑海中构建图像时的清晰度还有你对这两件物品的敏感度有关系。但是这两个度是我们自己无法去觉察的,只能听天由命。

所以吧,最终在回忆图像的时候,就不好说从你脑海深处会窜出一个什么东西来。

重新启动一个新的房间才是保险的做法。

旁白:那你说的可以重复利用是忽悠人的?!

绝对不是,我如此忠厚老实,从来不做忽悠人的事。

房间可以重复利用的前提是:当我们把房间上挂接的图像忘记的时候,就可以重复利用了。

什么时候能忘了?一般情况下,建议是24小时以后或者第二天就可以了,而且中间不能有过复习。(好复杂啊!没关系,后面专门有关于遗忘的训练,到时候就明白了。)总之呢,当天用过的房间最好就不要再用了。

如果你还不明白,就不需要明白了,只要记住这么用不影响你练习房间记忆法。

好,先来从房间里找出12个点。

为什么房间的左下角都有这种绿色叶子的植物?是不是有点抓狂?

没关系,我们在房间里找可用的点的时候,经常会碰上类似的情况,比如都有窗户,都有床,都有桌子、椅子、灯、柜子,等等。如果发现有风格颜色完全相同的物品,就适当先避开这种物品,以免和其他房间的图像混淆。

我说的混淆是指的你的脑海中混淆。不管你是在图片上找,还是身临其境地站在你家的房间里找都一样。比如你家有三间卧室,每个卧室的窗户都是类似的风格、相近的尺寸,这时候最好不要每个房间都用窗户了。因为你经常会分不清自己当时在脑海中放在窗户上的那只老虎是趴在你的卧室的窗户上呢还是趴在你弟弟的卧室的窗户上。

所以吧,干脆,就当你家三个卧室只有一个窗户好了。让你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们委屈一下,住一间没有窗户的卧室好了。

好了,叨叨了这么多,我想你也明白了在房间里找地点的一些技巧了吧。

那么干脆点,直接找出12个点来。

闭上眼睛回忆一遍吧。回忆时候如果在脑海中能自己画出来的这条曲线,那每件物品的摆放位置和顺序就会清晰很多。

好了,轮到在这12个点放置我们需要记忆的内容了。

对了,要不这次我们来点有难度的,我们来记忆一部分带有抽象内容的词语,看看自己的脑子还能不能跟得上节奏。

就这么定了。

有没有想把书撕了的冲动,别急,慢慢来,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至于上面的这一堆抽象词怎么转成图像我就不一一叨叨了,前面已经讲过方法了。我只说明一下如何把串联联想和房间法结合起来用,这个描述起来简单省事。

所谓结合起来用,就是在一个点上放置两个图像,然后用串联的方法把两个图像串联起来。

就这么简单?

是的,就这么简单!

那你整得这么神秘兮兮的,做啥?

不是故作神秘,而是为了让你认识到这种方法的重要性。

好了,开始吧。

第一个点:电视机。

需要挂接的图像是:扑克、整治(用穿制服的城管来代表)

最后在脑海中形成的图像是:电视机的屏幕上飞出来好多的扑克,扑克都飞到城管的身上。

注意:在脑海中构建这个图像的时候,不要让城管大哥离电视机太远了,如果让城管大哥坐到了房间的床上或者远处的地板上,那么就和后面构建的图像发生混淆了。

那城管大哥应该站在哪里呢?

傻啊?!那么死心眼做啥?干吗非要让他站着,你让他在空中飘着就行。你在脑海中把城管大哥的身体缩小缩小再缩小,一直缩小到和电视机的尺寸差不多。好了,城管大哥现在就悬空在电视机的屏幕前面,这时候可以从屏幕里向外飞扑克了。

现在脑海中的城管大哥是不是在忙着整治这一堆乱飞的扑克了?

后面的我们就加快速度吧。

电视机:飞出来扑克、打到城管的身上。

花瓶:上面结了一个相机(就像结的果实),相机里吐出来报纸(就像一次成像)。

抱枕:上面趴着一只河蟹(和谐),用两只大钳子夹着一个地球仪。

小顶灯:向下伸出一根竹竿,在不停地抽打一匹奔跑的马(加快)。

灯带:灯带上有个小人想搬动一块大石头(困难),石头上的字变得越来越清楚。

亮条:亮条上挂着一只超级大的拖鞋,拖鞋上装了一个空调。

相框:相框里面伸出一个大扳手(修理),扳手中间卡着一个路灯。

床头吊灯:吊灯上插着一支军号(响亮),军号的头上挂着一只袜子。

床:床上长着那个蓝色的香菇(蓝瘦),香菇举着一本杂志(发表)。

枕头:枕头上凸起好多的线条,线条上被抹了好多屎(模式),有点恶心。

床头柜:床头柜里钻出来一只猴子,然后站到床头柜上跳了一支独创的舞蹈。

木地板:地板上扔了好多的拼音卡片,其中有一张“END”(结束)卡片特别大还插进了地板。

现在先来快速地回忆一遍刚才构建的图像吧。

电视机:扑克打到城管。

花瓶:相机吐出报纸。

抱枕:河蟹夹着地球仪。

小顶灯:竹竿抽打马,马加快。

灯带:小人搬石头,字变清楚。

亮条:拖鞋上装空调。

相框:扳手卡着路灯。

床头吊灯:军号上挂着袜子。

床:蓝香菇举着杂志。

枕头:线条上抹了屎。

床头柜:猴子跳舞。

木地板:拼音卡片上印着“END”,插进地板。

现在把所有提示都去掉,只对着这张图片回忆一下试试。

最后一步,啥也别看了,闭上眼睛,回忆!

首先做到第一步:能够顺利地回忆出每一个地点的图像。

然后再做第二步:能够根据图像还原出原词。

如果第二步做不到或者不是特别准确也没有关系,这时候需要借助一下声音记忆来刺激一下,经过三至五次的重复,就能准确地回忆出每一个词语了。

具体的原理和方法大家可以不用太追究,先这样去用,用了以后先去体会这种效果的神奇。在下一章中我们会专门给大家解释“同时”原则。

怎么样?现在能闭上眼晴,按顺序说出刚才记下的24个词语了吗?

()、()、()、()、()、()

()、()、()、()、()、()

()、()、()、()、()、()

()、()、()、()、()、()

不是房间胜似房间

所谓的“罗马房间法”就是指用地点桩来辅助记忆,并不一定就只是房间,因为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记忆的点。这些点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变形了的房间。

比如人体桩就是一种最常用的地点桩。

我们可以轻松地找到十几个可用的地点桩。

1.头发

2.眼睛

3.鼻子

4.嘴巴

5.耳朵

6.脖子(或者肩膀)

7.胳膊

8.双手

9.前胸

10.后背

11.屁股

12.大腿

13.膝盖

14.小腿

15.双脚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临时记忆一些零散的信息,比如去超市购物的清单,比如出门要随身携带的东西,甚至是我们学习过程中比较简单却数量稍多的知识点。

如:唐宋八大家,金属的活跃顺序,世界八大这个、十大那个,等等。只要是数量不超过15个的词我们都可以用身体桩来记忆。

但数量少时,我们可以把身体桩上容易混淆的几个部分进行精简。比如屁股、大腿、膝盖、小腿这四个地点可以只选其中的两个,肩膀和胳膊可以只选其中的一个。

总之,要学会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几种可用的地点桩。

如果你是车迷就可以用车辆的不同部位来作为地点桩。

比如,从车外面找:

发动机盖、车头(LOGO)、牌照、底盘、轮胎、后保险杠、后备箱、天窗、侧门、前雨刷、

从车里面找:

方向盘、仪表盘、车载导航、空调音响控制区、档位区、座椅、门内侧把手附近、前排座背后杂物袋、后排座椅、后窗杂物区

当然,至于哪个位置可选,哪个位置不可选,没有什么标准,能让你清晰地记住每个区域的位置顺序,并让你在后期使用的时候不产生混淆,就是合理的。如果在后期使用时总是把顺序搞错或者把内容混淆,就必须做适当的调整。

我们还可以从自己喜欢的玩具上找地点桩。

比如变形金刚、哈利·波特、熊大、熊二、机器猫、奥特曼等。如果你是女生,就可以从像白雪公主、芭芘娃娃、小狗、小猫、小刺猬等各种玩偶上去找。

甚至我们上学背的书包、文具盒、喝水的杯子、骑的自行车、穿的鞋子等,都可以进行细分而找到一些可用的点。

在划分地点桩的时候,需要把有些东西在自己的脑海中进行放大、放大、再放大,一直放大到就像一个房间那么大或者更大。这样,在使用这些地点桩的时候会更加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直接用数字编码(数字桩)来当地点桩用,也可以用古诗、一句话,甚至一个字进行拆分后当作地点桩来用。(其详细的使用方法请参考《超级记忆:打造自己的记忆宫殿》一书。)

做自己头脑的主人

其实关于图像记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这么多。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吧?但确实就是这么多,然后就是训练和应用练习了。

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好,那就是想象力,也有些人管它叫图像感。

图像感是什么?说得神秘一点就是一种感觉,说得实用一点就是怎么构建出来的图像才能长时间不忘。

没错,感觉再好,如果记不住,还是等于零。

想要做到让脑海中的图像清晰,印象深刻,而且不容易丢失,就必须遵循一些另类的法则。

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比喻一样,在脑海中构建图像,就像是拍一部电影。如何才能让我们拍出来的电影生动、形象,让别人看过之后记忆犹新,不管什么时候闭上眼睛,甚至睁着眼睛一想,电影中的场景都能历历在目。

非著名动画片导演赵小帅今天就传授大家拍出一部世界级著名动画片的几条神秘经验。

一、夸张法

什么是夸张?比如我们可以想象一只蚂蚁比汽车还大,我们还可以想象飞机比鸡蛋还小。

为什么要这样?这是便于我们在构建图像的时候,能够构建出让人印象更加深刻的图像组合。比如我们可以想象一只蚂蚁头上顶着一辆汽车,可以想象飞机从鸡蛋中破壳而出。如果我们按照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尺寸去构建图像,可能就很难形成鲜明的场景了。

所谓夸张,除了尺寸的夸张,还可以是形状的夸张、颜色的夸张、数量的夸张、动作的夸张、感觉的夸张,等等。我们可以迅速在脑海中产生洪水、闪电、狂风暴雨、天崩地裂等场景;我们可以让花骨朵马上盛开,让小孩子瞬间长大;我们可以让物品悬浮在空中,也可以让没有生命的物品像卡通一样有手有脚。

二、颠倒法

这是指可以任意颠倒现实中的事实和逻辑。鸡蛋可以砸碎石头,羽毛可以削断宝剑,鱼不一定要生活在水里,鸟儿可以在火中自由地飞翔。只要你敢去想象,一切都可以在你的脑海中真实地存在。

三、感官法

这一点是说我们在想像图像的时候,最好能把感觉加进去。比如刺耳的声音、水的冰凉、火的炙热、风的凛冽、刀割时的疼痛、血流出的血腥、转动时的眩晕、电击时的抽搐等,包括各种花香、音乐、美食以及喜怒哀乐、恐惧、恶心、饥饿、寒冷等感受都可以加进图像中。这些感觉都能帮助我们加深所构建图像的印象。

四、镜头法

这就是说在构建图像的时候,想象所构建的图像被投影到一个屏幕上,我们可以任意地拉近镜头对某些部位来个特写,也可以随意推远镜头来观看一个场景的全貌。我们可以上下左右平移镜头,来跟踪物品的动作变化以及之前、之后的联结。这种方法在串联记忆多个元素时非常有效果。(镜头法的具体使用详见《超级记忆:打造自己的记忆宫殿》。)

总之,概括为一个原则:在我们的脑海中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不要去关注想象出来的事情有没有道理,能帮助我们记忆的想象就是最正确的想象。

有了这四种技法,我相信你再去“拍电影”的时候,一定能够拍出更加生动、精彩的电影片段。它们将为你的快速记忆之路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 VsTzbZuis/KLsWj21vqY8qCBvpjO9aobvYJj2ua8NQDNSB93xmmb+DgZGv3CBEX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