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生也有涯,网也无涯:互联网“无限选项”之害
——互联网与文化关系思考之二

互联网在许多中国人头脑中的错误印象

互联网最初进入中国时,它曾经是百分之百高科技的象征,只有在某些高级科研机构才能够接触到它。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作为“中央直属机关”的上海天文台,那时已经可以使用互联网。但那时“上网”可不是一件等闲之事,首先是只有在天文台的“机要部门”计算机房才可上网,进第一道门要脱鞋并换上专用的拖鞋,进入安静的、有专人管理的机房之后,我们只能在早期那种没有硬盘的终端上,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给远在美国或北京的同行发送一封“电子邮件”,还是一种陌生的、带有一点刺激性的体验。早期的电子邮件只能使用英文。

上面这幕场景,给许多人留下了一个深刻印象——只有科技精英才有可能成为网民。

但是,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今天你如果去问年轻网民,“瀛海威”是什么?许多人肯定茫然不知所云。但是,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瀛海威”这个名字曾经是何等的如日中天、如雷贯耳啊!1995年创建于北京的瀛海威(当时的名称是“北京瀛海威科技公司”),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当年瀛海威在中关村曾有一块名垂青史的广告牌,上面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而那两句宣传口号“坐地日行八万里,纵横时空瀛海威”则经常印在公司的简介手册和宣传品中。曾几何时,“出生太早”的瀛海威灰飞烟灭,而在它身后,互联网却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普及。

由于互联网发展实在太快,那种“互联网=高科技”、“网民=科技精英”的早期印象,仍然残留在许多人的脑海中。所以“网民”这个词汇,与“股民”、“彩民”、“烟民”、“市民”等词汇所唤起的联想是不同的,“网民”听起来更现代、更科技、更高级,更容易让人产生“IT行业”、“科技精英”之类的联想。有些官员在上述早期印象的影响下,也经常将“网民”意见看得比“市民”意见更重要。而作为“网民”似乎也就比作为“市民”更光荣些。

然而,实际情况却已经完全改变了。

CNNIC的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每年发布两次,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领域的权威报告之一。在2009年1月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一系列统计数据显示了目前中国网民的成分构成:

从收入上看,73.5%的网民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60%在1500元以下。从学历上看,互联网使用者正迅速向低学历人群扩散。大专及以上的网民比例,已经从1999年的86%迅速下降至2008年的27.1%,目前约73%的网民只有中等及以下文化程度。这些数据表明,规模已达世界第一的中国网民,其主体已经演变成低学历、低收入群体。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经常被忽略,即网民参与网上活动是匿名的。而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匿名情况下,通常会表现得更愤激、更极端、更不负责任。在匿名情况下,有些人在网上的表现可以突破人格底线。今天的互联网之所以被许多学者斥为“垃圾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已经成为许多网民发泄情绪的场所。

如果我们试图思考中国互联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那么纠正“互联网=高科技”、“网民=科技精英”的早期印象,正确认识今日网民的成分构成,就是必要的前提之一。

有限的生命如何消受“无限选项”?

有一个叫安德鲁·基恩的美国人,在第一波网络狂潮中赚了钱,成了富人,得以跻身于通常所说的“IT精英”圈子。但是他在这个圈子里混了一些年后,却渐渐开始反感这个圈子中普遍的“有知识没文化”——这些人拥有关于网络和计算机的知识,但是他们抛弃了(或者无视)传统的精英文化及其价值标准。为此基恩写了一本题为《业余狂欢:今日互联网如何扼杀我们的文化》(The Cult of the Amateur:How Today’s Internet Is Killing Our Culture)的书,专门谈他这方面的思考。

基恩的忧虑,主要是着眼于互联网上几乎无限的、同时又几乎没有任何过滤或选择门槛的发表和表现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作品。比如无数的博客(截至2008年底中国有博客网民1.62亿人)、微博、论坛、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维基百科”、YouTube网上无穷无尽的视频等。这种被基恩称为“业余狂欢”的场景,在中国被很多人盲目讴歌,众声喧哗消解了传统精英在文化上的权威,这被认为是“草根阶层”对昔日文化精英的伟大胜利。

基恩从“IT精英”的沾沾自喜中觉悟之后,他最感到忧虑的事情,就是互联网正在扼杀我们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是昔日的精英们为我们建设、选择、确立起来的。网上毫无门槛、人人可以自由参与的“业余狂欢”,正在使年轻一代误以为“文化不过如此”、“文化谁都能够搞”,他们已经渐渐分辨不出妍媸美丑高下文野了——这正是互联网所提供的“无限选项”所带来的祸害。

也许有人会辩解:“无限选项”有什么不好?高雅的精英文化也仍然存在着,谁都可以去亲近嘛——何况高雅文化难道没有借助互联网而获得更多的传播机会?这样提问的人,其实仍然停留在“信息越多越好”的幼稚思维中(选项就是信息)。在我们曾经长期生活于其中的信息短缺时代,“信息越多越好”当然可以成立,但是当信息多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是越多越好了。道理其实很简单: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一生不过百年,一天只有24小时,在同一段时间里,他上了网就不能读书(指阅读纸质书籍),看了电视就不能静心思考。面对网上的淹没了精英文化的“无限选项”,又没有足够的教育和训练来帮助他选择,他很容易就会在娱乐心态和感官刺激的引诱下去选择那些低俗的选项,这些选项就占去了他的时间。一日如此,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如此,他什么时候才会去亲近高雅文化?

阳春白雪在纸上,下里巴人在网上?

考察下面这个简单的表格,是相当有意思的:

现实中的规律是:成本越低越容易低俗化。

就受众方面而言,无成本获取(对应于上表中“下载成本”为0的项)导致无法实现受众分层,结果其内容只能迎合受众主体。由于购买传统纸质书籍需要成本(对应于上表中“下载成本”为1的项),书籍的出版就可以实现受众分层,从而让高雅文化继续生存。

这个规律是以商业化为前提的——网站、电视台、出版社都需要商业化生存,所以都逃不出这个规律的束缚。如果不需要商业化生存,比如政府或财团资助的博物馆,可以不要门票免费参观,高雅文化仍然可以在里面安然无恙。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它们没有收视率和点击率的压力,也就不需要去迎合受众。

就选项的提供者而言,虽然网站、电视台、出版社都需要商业化生存,但电视台和出版社有社会责任的约束,受到有关方面的监管,不能不对播出和出版内容有所选择;但互联网提供的平台使得上传无需选择,内容难以监管,而且匿名的个体在网上更可以不受社会责任的约束而为所欲为。

归根结底,互联网上的“业余狂欢”所提供的无成本无门槛的“无限选项”,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过滤、选择机制,其结果只能是传统精英文化的崩溃和大众文化的低俗化。 /lZb5FofBzbX70ceKahYcHxaB/NNLUVXEprLB5Wmm2vCzYOC16sWZEMhbEiwuqL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