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

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开展2017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按照团省委和学校具体要求,云南大学团委精心组织、广泛动员,探索总结实践育人新机制,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更加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努力成长成才、创新创业、建功立业。我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工作思想,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努力做到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

为推进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打造一流团建,云南大学团委主动迎接挑战,不断推动改革创新,紧紧围绕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努力践行实践育人,动员403名师生组建重点团队24支深入偏远地区开展红色教育、扶贫济困、走访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

一、精心部署,全面策划

云南大学团委高度重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为进一步把“三下乡”工作做好、做实,云南大学团委成立了以团委书记为组长,社会实践部部长为副组长,各学院团委书记为组员的“三下乡”服务队筹备工作组,在学习和参照学校往年社会实践工作的基础上,拓展新形式,增加新内容,实施新方法,确定下乡内容。组织全校各学院团委书记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制订周密、详细、可行的计划,并在全校选拔一批优秀的师生作为本次活动成员,从队长到队员,做好分工规划,将工作明确到个人,层层落实,确保为本次“三下乡”活动深入顺利地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求真务实,稳步推进

云南大学团委积极完善考核机制,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院团委考核,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更多的学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同时将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情况纳入团学干部考核评优,以此来推进暑期“三下乡”工作的高效落实,激励师生共参与、出成效、做服务。2017年7月,云南大学团委依托云南大学暑期“三下乡”工作群,密切关注各集中组队的团队动态。从组队登记、行前教育、下乡行程到结束时的安全返校等一系列的出行情况都保持着良好的互动。每支队伍行前组织召开行前培训,制订应急预案,确保每个成员购买保险。校团委规范化制定各学院总结材料内容,做好成果整理,大大提高了活动成效。

三、特色鲜明,亮点突出

2017年,云南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为工作重点,组建“教育关爱服务团”“国情社情观察团”“美丽中国实践团”和“重走长征路 坚定跟党走 共筑中国梦——云南大学‘井冈情·中国梦’社会实践服务团”等24支团队,深入保山市施甸县、宣威市来宾镇虎头村、大理州洱源县三营镇土登村、腾冲市马站乡和睦村、曲靖市会泽县大海乡娜姑村等基层地区开展红色教育、走访调研、扶贫济困、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互联网+教育”进城镇、禁毒防艾宣传等实践活动。

(一)“喜迎十九大·触摸获得感”:云大师生在行动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深入实施《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学校以“喜迎十九大·触摸获得感”学习教育为总纲,以服务云南脱贫攻坚战略为抓手,积极创新项目,以实际行动加强学习教育,进一步汇聚全校师生力量,号召广大师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触摸人民获得感。学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真心、动真情,认真组织走访调研、分析致贫原因、研究制订帮扶计划、推动帮扶项目落实,加快定点脱贫地区脱贫步伐,真正做到切实了解基层现状。此次暑期“三下乡”把云南大学人才优势、科技优势等与服务地方的智力支持紧密结合;把创新性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让师生了解国情、民情,担当责任,与大学生创业就业紧密结合,亮点突出、措施有力,把精准脱贫工作落到了实处,开创了云南大学脱贫工作新局面。

(二)“重走长征路 坚定跟党走 共筑中国梦”:云大学子在路上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遵义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喜迎党的十九大、纪念井冈山根据地建立90周年为契机,2017年8月17日~25日,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东陆风华”社会实践团入选全国“井冈情 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转向行动,高举“红色基因代代传 长征精神永放光”“重走长征路 坚定跟党走 共筑中国梦”的旗帜赴井冈山接受红色革命教育培训。长征路漫漫,寻找红色记忆——实践队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井朱毛故居以及领袖峰烈士园、黄洋界、茅坪八角楼等现场教学点,并穿上红军军装,重走当年红军走过的小道,亲身体会井冈山革命时期的艰苦与不易。

为寻找历史的足迹,实践队重温了井冈山的斗争历史,深刻理解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本次活动使同学们懂得了革命先烈艰苦卓绝的奋斗与奉献和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对不怕牺牲、坚韧不拔,众志成城、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己作为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的责任与担当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四、凝心聚力,真抓实干

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校、院两级团学组织共组建重点团队24支,参与集中组队的社会实践队员人数达403人,全校形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0余篇。集中组队的重点小分队在社会实践主题上,涉及义务支教、爱心捐赠、社会问题调查、文艺服务及禁毒防艾等方面,分赴保山市施甸县、腾冲市马站乡和睦村、曲靖市会泽县大海乡娜姑村等地开展实践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在保山市施甸县,外国语学院首先到访善洲林场,学习杨善洲精神,以鞭策广大师生脚踏实地。随后行至木老元乡,以青春之力助力精准扶贫,通过实地考察、入户访谈、走访互动、发放问卷等实践形式,分析致贫原因、研究制订帮扶计划、推动帮扶项目落实,坚持推动大学生实践,帮扶贫困地区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团队最后开展了“天翼”“互联网+教育”进城镇活动,走访了施甸县电信局、施甸县幼儿园、施甸县一中、水长乡中心学校、水长乡中学、万兴乡中心小学等单位,了解了当地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同时对施甸县的“互联网+教育”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

在曲靖市会泽县大海乡娜姑村,由我校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15名师生组建的古村落保护社会实践服务团,充分了解当地古村落现状及当地居民生活状况,并为当地扶贫攻坚工作建言献策:基础设施建设带动、金融扶贫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带动、能力素质提升带动、养殖业带动等,以思想扶贫带动物质扶贫,一系列建议对当地的扶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在腾冲市马站乡和睦村,由我校经济学院(会计学院)26名师生组建的国情社情观察团,参观当地红花油茶种植基地,观察扶贫政策落实情况,了解当地社情民情,与当地村支书及大学生村官交流了扶贫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及该如何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召开。

同时,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体育学院、信息学院、农学院、国际学院、数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与环境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文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化工学院、软件学院、新闻学院、法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和资源环境学院等也精心组织社会实践团队参加“三下乡”相关活动。

近年来,在学校的全面统筹下,校团委精心组织,工作中注重社会实践与高校优势相结合、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相结合、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进一步凸显我校“三下乡”“层次高、形式多样、辐射面广”的鲜明特点。各学院团委合理安排,精心设计,积极做好有关策划动员和组织实施工作,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推陈出新。把握“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培训,有效指导;落实保障,确保安全;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目标,结合暑期实践前期的需求调查结果和学院专业特点,确定重点服务团队和服务项目。活动中注重为地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各项服务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校院两级团委与相关部门协调安排、统一部署,为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切实的保障。

“青春大学习·奋斗新时代”
——云南大学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

2018年暑假,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印发的《云南大学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方案》通知,云南大学围绕“青春大学习·奋斗新时代”主题,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工作思想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团中央下发文件的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力促进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积极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积极动员全校师生,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组织和引领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坚定“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理想信念,加深青年大学生对国情、社情和民情的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素质,引导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更加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努力成长成才、创新创造、建功立业。

云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团十八大精神,调研观察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和云南省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情况、脱贫攻坚情况、“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设情况、云南少数民族特别是直过民族地区发展情况等,结合云南省“一条路子、两个融入、三个定位、四个全面、五个着力”的发展要求,着力开展8项重点活动和4项专项活动。学校组建45支重点团队分赴全国各地和部分境外国家,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其中,云南大学赴红河州开展国情社情观察社会实践服务团,云南大学赴文山州丘北县开展国情社情观察社会实践服务团,云南大学赴昆明市未成年人司法分流相关单位开展依法治国宣讲社会实践服务团,云南大学赴西双版纳勐仑镇开展美丽中国社会实践服务团,云南大学赴昆明市及周边开展“时代新人”宣讲团专项社会实践服务团,云南大学赴老挝丰沙里、越南沙巴开展老挝、越南西南边境城市“中国形象”对比研究社会实践服务团,云南大学赴江西井冈山开展井冈山红色旅游助推“精准扶贫”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服务团7支团队被列为“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重点团队”。同时,各团支部以返乡就近就便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500多个团支部、110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团委精心组织,社会实践部积极主动做好组织动员、培训指导、立项申报、实时跟踪、宣传报道等工作。学校一再强调“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多次召开“三下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共青团云南大学委员会成立了以团委书记为组长,社会实践部部长为副组长,各学院团委书记为组员的“三下乡”服务队筹备工作组,进一步确立“三下乡”工作安排,为“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开展打好基础。校、院、班三级联合,学校统筹全局,学院精心组织,做到精心培训,有效指导,共同保障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扩大覆盖,完善机制

云南大学团委进一步扩大参与覆盖面,召开共青团云南大学第二十二届委员扩大会议讨论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下发红头文件,并在新媒体平台转载通知,多方位宣传动员。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将“三下乡”社会实践纳入第二课堂积分系统,除各学院、各校级学生组织跨学院、跨专业组队外,还以团支部为单位,让更多的同学返乡就近就便开展实践活动。此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覆盖了27所学院、研究院,包括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体育学院、信息学院、农学院、国际学院、数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与环境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文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化工学院、软件学院、新闻学院、法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昌新国际艺术学院等,做到“人人都了解、人人都参与”,力争让每名学生都尽量参与以“三下乡”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扩大人员覆盖面的同时,学校更加注重对暑期社会实践的建设,努力完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机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队伍选拔、专业培训、实时跟踪等方面工作,完善暑期社会实践的选拔、宣传、评奖评优等制度,推动社会实践的专业化、常态化、长效化。

(一)立项培训,准备充分

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校团委加强改革力度,旨在选拔有组织、有纪律、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踏入社会、增长才干、知行合一。6月29日校团委组织立项答辩会,答辩分为现场展示和自由答辩环节,由专业老师担任评委,来自各学院的非国家立项的31支团队围绕主题,通过PPT演示,从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内容、预期效果、创新举措、团队建设、安全预案等多方面进行阐述,经评委老师点评,选出15支校级立项团队。项目内容涉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国情社情观察、推普脱贫攻坚、大学生政务实习、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志愿服务、青少年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关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等方面。

为加强同学们对暑期社会实践的认知,更好地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前期云南大学团委举办暑期社会实践立项培训会,邀请专业老师对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代表进行培训。同时,各学院就本院的实情和申报项目的情况,组织同学参加专业辅导培训,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和类型、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环节以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撰写等方面进行讲解,指出各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课题选择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各团队成员要注意自身安全,提前做好安全预案,并给各个学院发放《青春实践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指南》《如何有效开展调研 方法与实践》等相关书籍。

(二)加大投入,突出成果

为推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建设好学生社会实践的骨干队伍,云南大学团委积极争取社会实践工作经费,加大社会实践经费投入。据统计,新增经费支持60余万元,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广大青年大学生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实践工作的高度落实。

为提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建立社会实践成果库,校团委将2018年寒、暑期社会实践的成果结集成册刊发,即《云大青年力行路——云南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结集》,使我校社会实践成果不再局限于本校园传播,做到“社会实践与社会高度衔接”,在社会中广泛宣传,扩大我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同时,为今后社会实践工作提供借鉴,打牢基础。

(三)广泛宣传,规模空前

云南大学团委拓展社会实践宣传途径,加大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的深度与广度,创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形成立体化的宣传形式。各大团队积极主动与校内外新闻媒体联系,校园网、团委微信公众号平台、各学院微信公众号平台宣传展示我校社会实践实时情况,实践队员积极向校外各大媒体投稿报道,中青网、人民网、新华网、云南日报、云南网等各大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刊载数达100余篇,广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喜爱。

三、求真务实,总结提升

校、院两级团组织共组建专项团队45支,其中国家级团队7支,校级重点团队38支。各团支部同学围绕项目以返乡就近就便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人数11000余人。各团队分赴西双版纳勐海县、临沧凤庆县、红河河口县、曲靖会泽县、文山富宁县等地开展十九大宣讲、推普脱贫攻坚、教育关爱、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实践活动,完成昆明市专项实践项目,走出云南省参加延安专项、井冈山专项实践活动,踏出国门赴越南开展社会调查,探访“国门”创新开展实践调研等。

云南大学学生会创新拓展社会实践内容,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开拓全国第一个“国门行”项目,并计划近年内将我省23个边境口岸走访调研完毕,形成翔实的调研报告。云南大学学生会立足国门,放眼云南发展,探访打洛口岸经济,与商户及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了解口岸经济发展以及进出口贸易的新变化、新成就,感受云南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变迁以及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云南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刻领悟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职责与使命。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的“一带一路”“中国形象”调研队抵达云南河口,踏出国门前往越南,在越南老街省、沙巴市了解“一带一路”倡议在越南实施情况,展示“中国形象”。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前往延安进行“追寻青春足迹·红色筑梦之旅”,他们重温革命岁月,学习延安精神;追寻青春足迹,锤炼理想信念;建功创新创业,助推老区发展;感受老区变化,助力经济发展;与梁家河第一党支部书记进行深入交流。

发展研究院前往河口瑶族自治县,走访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进出口加工特色工业园区内的小微企业。以综合问卷调查、专人专访、座谈会、周边访谈形式,全面了解当地小微企业在投融资方面存在的困难障碍、“一带一路”倡议对其带来的机遇和影响。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体育学院、信息学院、农学院、国际学院、数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与环境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文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化工学院、软件学院、新闻学院、法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等,也分赴多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200余篇优秀实践报告、论文,制作上百部优秀实践视频、摄影。

云南大学一直探索前进,不断创新、更新我校实践活动。在学校的大力支持,校团委精心组织、策划下,在原有的工作经验上追求新形势、新变革,将社会实践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社会实践与地域优势相结合、社会实践与学生学习相结合,立项答辩培训、成果集册成书、新增经费支持等,使暑期社会实践更加专业化。在未来,校团委将不断创新,加大社会实践宣传动员力度,完善社会实践的选拔、培训、奖励制度,使得社会实践的平台更加完善,为云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使得更多学生真正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内化素质、全面发展。 4OqBlb3EUuDDVLe5TPGZCVdVNUvlk5/KDBBbMAjbv+vuBChfvpZfzT/IRD1zc6p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