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世界著名瘦肉型猪种

经人类的不断选育,全球形成了一批以满足人类瘦肉需求为目的的猪种。被世界不同国家广为公认的瘦肉型猪种主要是长白猪、大约克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皮特兰猪和巴克夏猪6个品种。

一、长白猪

长白猪(Landrace)又称兰德瑞斯猪,原产于丹麦,是由丹麦人用英国的大约克夏猪与丹麦本地猪杂交改良,选择向瘦肉型方向发展而育成的品种。已分布到世界各地,不少国家都结合本国的自然和经济条件,用它为基础,坚持长期不断的选育,育成了适于自己国家的品种。它们都统称长白猪,但冠了不同的国名,如日本长白猪、荷兰长白猪、美国长白猪等等。中国引入的就有丹麦、瑞典、英国、法国、荷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培育的长白猪。后来,不同国家培育的长白猪称为不同的系,并以国家名称的第一个字冠系,如英国培育的叫英系长白猪、美国培育的叫美系长白猪、法国培育的叫法系长白猪等。

长白猪被毛,皮肤为白色或淡粉红色,嘴筒细,头长,两耳较大且向前平伸。体躯长,背略微上弓,臀部比较丰满,皮薄而有弹性,腹部平直不下垂。母猪乳房发育良好,乳头排列对称、整齐,乳头多在7对以上。公猪睾丸发育良好、左右睾丸大小均匀对称、外突下吊明显。详见图2-1。

图2-1 长白猪公猪(左)、母猪(中)和群体(右)

长白猪繁殖性能好,母猪初情期一般在6月龄左右,初配月龄在7月龄以上、体重100kg左右,初产母猪平均产仔在8头以上,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1头以上。有性能测定研究表明,母猪常年产仔2.16窝,平均仔猪断奶日龄34天,仔猪头均断奶重8.2kg,经产母猪全年平均育成断奶仔猪19.9头,断奶前仔猪死亡率9.7%。母猪利用年限平均在4年左右。

中国杭州市种猪试验场饲养的瑞典长白猪、英国长白猪和法国长白猪,繁殖性能均较好。据该场对682窝产仔测定,窝均产仔10.35头,平均断奶窝重149.07kg。

长白猪后备公猪,20~90kg阶段,平均日增重可达750g。长白公猪与长白母猪配种,情期内一次配种的受胎率为79.9%。用于育肥的长白猪,20~90kg阶段,平均日增重达755g,每千克增重耗料3.16kg,屠宰胴体长98.6cm、背膘厚2.22cm、眼肌面积36.2cm 2 、瘦肉率为61.7%。

二、大约克猪

大约克猪,又称为大约克夏猪(Large Yorkshire)或称为大白猪(Large White)。原产于英国北部的约克郡及其近邻地区。原来当地的猪种体型大而粗糙,被毛白色,皮肤具有黑色或浅蓝色的斑点。其后,引入中国广东的猪种和莱赛斯特猪(也含我国猪的血统)杂交而育成优良的白猪。1952年正式确定为新猪种,称约克夏猪。

约克夏猪有大、中、小三型,后来,仅大约克夏猪较为普遍,在英国、荷兰、丹麦、加拿大、美国等国家饲养较多;小约克夏猪几乎绝迹;中约克夏猪过去日本饲养较多,后来也大为减少。

大约克夏猪是腌肉型的代表品种。体型大,毛色全白,头长,颜面弯而呈中等凹陷,耳薄而大,向上稍前竖立。体躯伸展良好,胸深广,肋开张,背腰平直稍呈弓形,腹部充实紧凑,后躯宽长,腿臀丰满。四肢粗壮结实、直立。肌肉发育良好,屠宰率高达76%,瘦肉率为63%,156日龄体重可达90kg,每增重1kg消耗饲料2.96kg。1岁时达160~190kg,成年体重可达350~380kg。据美国统计,大约克夏猪平均产仔数为10.75头。详见图2-2。

图2-2 大约克公猪(左)、母猪(中)和群体(右)

中约克夏猪也是全身被毛白色,体格中等,颜面蝶形,鼻端宽广,耳向前外方直立,胸宽,肋骨开张,体躯较宽,后躯充实,体格强健。繁殖力与哺育力均较强,屠宰率高,肉质良好,适于鲜肉用。体重7月龄达70kg,1岁达135~150kg,成年猪体重达200~250kg。

小约克夏猪的体型外貌与中约克夏猪基本相似,只是体格偏小。

大约克夏猪因选育地和选育方向的不同,又有不同的系别之分,如英系、美系、加系、丹系等,分别是英国、美国、加拿大和丹麦选育的大约克猪。大约克夏猪公猪用于人工授精改良的效果较好,性能测定表明,杂交的产仔数可提高3.57%,初生重可提高2.44%,断奶重可提高35%。杂交的商品猪,生长速度加快,日增重提高,对加快生猪产业发展的作用大、效果好,深受改良区养猪群众欢迎。规模化养猪场常用它作为培育LY母猪的生产母本,即以它为母本,用长白猪为父本,通过杂交,从杂交的后代母猪中选择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好的母猪,培育成LY母猪。一方面用作本场的生产母猪,再用杜洛克公猪与之进行杂交,生产DLY优质商品瘦肉型猪;另一方面向本场外提供培育的LY后备种母猪,供其他猪场或农户使用。种公猪站大多是饲养公猪,生产提供面上改良配种使用的精液。也有少量种公猪站饲养少量母猪,用于纯繁示范和生产更新用的种公猪。

三、杜洛克猪

杜洛克猪(Duroc),原产于美国东北部,是美国人用纽约州的杜洛克猪与新泽西州的泽西红猪杂交育成的品种。它育成于19世纪的60年代,原称杜洛克泽西猪(DurocJersey),后来简称杜洛克猪。此猪种是世界上分布较广、影响较大的四个瘦肉型猪种之一。

杜洛克猪全身被毛棕红色,也有从金黄棕到深棕色不等。随年龄的变化,毛色也有差异,如60日龄前后为黄棕色,3月龄后为棕红色,6月龄后毛色更深,成年后毛色变成棕黑色,但各个阶段的毛尖均呈金黄色,阳光照射下发金光,故有人称之为“金毛猪”。

杜洛克猪耳中等大小、略向前倾,嘴筒直而略短,颜面微凹,体躯深广,肌肉丰满、平滑,背宽呈弓形,腹部紧凑、不下垂,四肢粗壮结实,蹄黑色、质地坚实,臀部肌肉丰满、发达。详见图2-3。

图2-3 杜洛克猪公猪(左)、母猪(中)和群体(右)

杜洛克猪怕酷暑,喜水浴,好运动,体质强健,生长快,较早熟,饲料报酬高,胴体品质好,瘦肉率高。据美国资料,达到100kg体重日龄为149天,平均日增重957g,料重比2.51∶1,背膘厚2.1cm,屠宰率为74.75%,瘦肉率为65%以上。据我国国内资料,达到90kg体重日龄为153天,日增重708g,料重比2.84∶1,胴体瘦肉率59%以上。

杜洛克猪性情温和,母猪繁殖力较强,母性好,乳头多为6~7对,排列整齐对称;公猪睾丸较大、发育良好、左右对称、凸出明显。公、母猪8~9月龄、体重130~140kg开始配种。初产母猪发情周期平均为21.3天,经产母猪平均为23.3天;发情持续时间2~3天;平均妊娠期116.1天;窝均产仔数10头,仔猪平均初生重1.5kg左右。

杜洛克猪的繁殖力较强,初产母猪窝均产仔8.3头,经产母猪窝均产仔11.2头;瘦肉率较高,一般都在57%以上;生长速度快,尤其是后期生长速度较快;耐粗饲,抗病力较强,体质结实,喜好运动;性情温顺,相对憨厚,容易饲养和调教采精。

杜洛克猪是生产优质商品猪的最佳终端父本,尤其是在“洋三元”猪的生产模式中,全球都把杜洛克猪作为终端父本的首选品种,是最佳的终端父本。

四、汉普夏猪

汉普夏猪(Hampshire),原产于美国的玉米带和南部地区,它与英国南部的埃赛克斯白肩猪和威塞克斯白肩猪的颜色类型相似,可能是由McKay于1825~1835年间引入美国。主要的培育工作在美国肯塔基州的布恩县完成。其基础群猪皮薄且身体中间有白色环带。1893年组织成立薄皮猪协会,1904年更名为汉普夏猪协会。1939年又成立汉普夏种猪协会。早期的汉普夏猪也是一种脂肪型猪种,20世纪50年代才逐渐向瘦肉型方向发展,当时美国该品种猪的数量仅次于杜洛克猪,居第二位,为世界著名瘦肉型猪父系品种。

1936年,中国养殖界老专家、老前辈许振英先生在洛氏基金委员会支持下把汉普夏猪引入中国,与本地的淮猪杂交,后因战乱而中断。1983年春,中国种畜进出口公司第一次从匈牙利引入一批汉普夏猪,饲养在北京农业科学院原种猪场。后来,各地种猪场从美国又引入了一些汉普夏猪,该品种慢慢繁育扩散到全国各地。

汉普夏猪最突出的特征是肩部和前腿处有一条白色的带状环绕,其余被毛均为黑色,黑白交界处有3~5cm宽的由黑皮白毛构成的灰色带,黑色被毛上具有的白带构成了其与众不同的特征。头清秀,嘴筒较长而直,耳中等大而直立。肩部光滑结实,体躯较长,背腰微弓,肌肉发达,性情活泼。详见图2-4。

图2-4 汉普夏猪公猪(左)和母猪(右)

汉普夏猪成年体重:公猪300~400kg、母猪250~350kg。母猪初产仔8.3±0.76头,经产仔9.6±0.54头,仔猪初生个体重1.3kg左右。育肥猪在160日龄左右可达到100kg,育肥日增重为800g左右,料重比为2.5~2.8∶1。屠宰率为74%左右,胴体瘦肉率为65%左右。

汉普夏猪具有眼肌面积大、瘦肉多、背膘薄等特点,但最大的弱点是酸肉基因频率高,肉质不是很好,产仔数也较少。

五、皮特兰猪

皮特兰猪(Pietrain),原产于比利时的布拉特地区皮特兰村,1919~1920年用黑白斑本地猪与法国的贝衣猪(Beyeux)杂交改良,后又导入英国的泰姆沃斯猪(Tamworth)血液,1955年被欧洲各国所公认,是欧洲较为流行的父系猪种。中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皮特兰猪进行选育和利用,如北京顺鑫农业小店种猪选育场等引进了比利时的皮特兰猪,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和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法国皮特兰猪。

皮特兰猪毛色灰白,夹有黑白斑点,有的杂有褐毛。头部、颈部清秀,耳小、直立略前倾。体躯宽,背沟明显,尾根有一深窝,前后躯丰满,臀部特别发达,呈双肌臀。后躯和腹部血管清晰,露出皮肤表层。乳头排列整齐对称,有效乳头6对。详见图2-5。

图2-5 皮特兰猪公猪(左)和母猪(右)

皮特兰猪的成年体重250kg以上,体高85cm左右,体长150cm左右,胸围150cm左右。母猪初产仔9.32±0.26头、经产仔10.45±0.31头,仔猪初生个体重1.5kg左右。育肥猪160日龄达100kg体重,平均日增重830g左右,料重比可达2.5∶1。

皮特兰猪眼肌面积大,胴体瘦肉率高达70%以上。据北京养猪育种中心测定,100kg体重屠宰,屠宰率为74.47%,胴体瘦肉率为73.14%,眼肌面积49.74cm 2

皮特兰猪在杂交体系中是很好的终端父本,但该猪种在体重100kg以后生长速度减慢,耗料增多。该猪种的应激综合征发生频率较高。

六、巴克夏猪

巴克夏猪(Berkshire),原产于英国中南部的巴克夏(Berkshire)郡和威尔夏(Wiltshire)郡等。早在18世纪,这种英国本地猪种已开始成名。起初它是一种体型大长、骨骼粗壮、耳大下垂、成熟晚的猪种,成年猪体重可达450~500kg。18世纪初期到30年代间,英国引入骨细皮薄、肉质好、早熟、体型中等,毛色为黑色或黑白花的中国猪种等进行杂交。1830年以后杂交猪大量出现,毛色多为黑色,体躯上出现“六白”特征,1862年正式确定为一个品种,1884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巴克夏猪品种协会。中国早在清光绪末年,就由德国侨民将该品种引入山东的青岛一带,嗣后外侨陆续带入全国各地。1915~1934年,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各地农业院校及农事部门也相继从国外引入该品种猪,并与中国地方猪种进行杂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先后从澳大利亚、英国、日本引进巴克夏猪,当时引进的巴克夏猪属于偏肥的脂肉兼用型猪。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人们对猪肉产品要求的改变,巴克夏猪逐渐向肉脂兼用型方向发展。近年来,新引进的巴克夏猪体躯稍长,体型接近肉用型。

湖北省黄冈市种畜场从1963年开始陆续引进巴克夏猪,70年代时发展到400头母猪规模,种猪曾销往内蒙古、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18个省、市、自治区,1974年还调运120头支援越南。但此后数量不断减少,到2006年,该场只有母猪36头、公猪9头(3个血统)。

2008年7月,上海万谷猪育种有限公司从美国引进巴克夏猪原种公猪6个家系15头、母猪22头。后来扩群到公猪16头、母猪100头。该公司巴克夏种猪已销往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河南、福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陕西等省市。

巴克夏猪的特征是“六白”,即鼻端、尾帚及四肢下部为白色,或鼻端、腹部及四肢下部为白色,其余通身为黑色。随着选育世代数的推移,其毛色特征有的出现“五白”,即四肢下部及鼻端白色或四肢下部及腹部白色;有的出现“四白”,即四肢下部白色。断奶前后的猪,被毛稀疏细短,皮肤细腻红润。成年母猪被毛较长,成年公猪鬃毛粗刚。鼻短微凹,耳直立或稍前倾,颈短而宽。体躯稍长而宽,胸深,背平直或稍弓,腹线平直,臀部丰满。四肢较短而直、结实,肢间距离开阔。乳头7对左右。详见图2-6。

图2-6 巴克夏公猪(左)和母猪(右)

巴克夏猪性成熟较早,5~6月龄性成熟,8月龄、体重80kg适宜初配。母猪发情周期18~22天,发情持续期3~4天。青年母猪3个情期方可配种,多数母猪在仔猪断奶后5~7天发情。发情后,初产母猪2~3天配种,经产母猪1~2天配种,受胎率在90%以上。据西北农学院和江苏省东海县种猪场过去统计,初产母猪产仔数7.44±0.19头,经产母猪产仔8.97头,仔猪平均初生个体重为1.33kg。母猪的发情不太明显,要注意观察。成年体重:公猪200kg以上、母猪180kg以上。据黄冈市种畜场测定,110kg体重屠宰,屠宰率为72.2%,胴体瘦肉率为55.62%。

巴克夏猪生长速度快、瘦肉率较高,肌内脂肪含量较高,肉质优良,可用于改良我国地方猪种,在提高生长速度和瘦肉率的同时,能有效保持地方猪种优良的肉质特性,是培育瘦肉率高、肉质好的新品种(配套系)的优秀遗传资源。在中国当今发展黑毛优质猪的新形势下,巴克夏猪是不可多得的黑毛终端父本。缺点是产仔数偏低,发情不太明显。 e+k+Ifkqwrmk5IHs82aEXPLAmjqQICL2niYEdb083ccvPBByjTBOzDEhnorp4Tr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