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猪的生物学特性

猪在长时期的生存繁衍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诸多特性,这就是猪的生物学特性。主要表现为:性成熟早,世代间隔短,繁殖力强;食谱广泛,杂食耐粗饲,饲料转化率高;生长期短,沉积脂肪能力强;嗅觉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适应性强,分布地域广等。

一、性成熟早,世代间隔短,繁殖力强

猪是常年发情的多胎高产动物,其繁殖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四季均可发情配种。性成熟早,世代间隔短。母猪一般4~5月龄就达到性成熟,6~8月龄即可初次配种,12月龄左右可生产出下一代仔猪。繁殖周期较短,平均妊娠期114天,仔猪哺乳期28~35天,仔猪断奶后的母猪一般7~10天就发情,因此母猪的整个繁殖周期约为150天。以此计算,一头母猪每年至少可以繁殖2胎仔猪。若实施早期断奶技术,缩短仔猪哺乳期,则可实现两年产5胎的繁殖效果。母猪的繁殖力很强,一次发情可排卵20~30枚,可受胎产仔10~15头,一般都在12头左右。但不同品种的母猪,其繁殖性能也各有差异,如被世界公认的高繁殖力猪种——中国太湖猪,具有高产仔基因,初产母猪的平均产仔数一般不低于12头,经产母猪的平均产仔数可达15~16头;云南选育的地方猪种撒坝猪,平均初产仔10头左右、经产仔12头左右;在曲靖富源培育的大河乌猪,平均初产仔8.5头左右、经产仔11头左右;在曲靖陆良培育的滇陆猪,平均初产仔9.5头左右、经产仔11.5头左右;在宣威培育的宣和猪,平均初产仔10.15±1.36头、经产仔11.18±1.75头。

二、食谱广泛,饲料转化率高

猪是杂食动物,可食饲料的范围非常广。猪的牙齿很发达,可以咀嚼多种食物,因而能很好地利用各种动、植物饲料和矿物质饲料。但它对食物也有一定的选择性,能辨别口味,特别喜爱甜、香食物。利用这一特性,人们在进行仔猪的开食和补料时,常在饲料中配上一些甜、香的饲料原料或添加一些甜味剂和香味剂,以吸引仔猪采食。

猪是单胃动物,利用粗纤维的能力不强,所以猪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不宜太高。有实验研究证明,猪日料中粗纤维含量超过适宜比例时,会使饲料的消化率降低。如猪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在15%~21%时,饲料的消化率达65.8%,而当粗纤维含量在30%以上时,饲料的消化率只有37.3%。

猪的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等均能分泌大量的消化液,不仅能很好地消化精饲料,而且还能很好地消化青饲料。与国外引进的猪种相比,中国地方猪种较耐粗饲,对青粗饲料的利用率比国外引进猪种和培育猪种高,在营养水平不高、饲养管理较为粗放的条件下仍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并保持不错的生产性能。因此,在饲养管理条件不高、精料来源不足,而青粗饲料比较丰富的地区,可考虑选用中国地方良种猪或含有地方良种猪血统的品种进行饲养。

猪胃的容积在7~8升,小肠平均长度达18米左右,大肠平均长度达4.6~5.8米,胃容积大,消化道长,一次采食食物的量较大,且能在短时间内加以消化,故猪对饲料的转化率较高。相关性能测定表明,采用优良猪种,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体重从30kg生长到100kg,平均每增重1kg只需要消耗饲料2.5~3kg,仅次于鸡,而大大超过牛和羊。

三、生长期短,沉积脂肪能力强

猪的胚胎生长期短,同一胎的仔猪数又多,故仔猪出生时发育不充分。初生仔猪,头的比例大,四肢不健壮,初生体重小(平均只有1kg左右,小型猪种则更小),还不到成猪体重的1%。各组织器官的发育也不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抵抗能力较弱。所以必须加强对初生仔猪的护理。但仔猪出生后的生长发育很快,尤其是出生后2个月的生长发育特别快,1月龄仔猪的体重是初生时体重的5~6倍,2月龄体重又是1月龄时的2~3倍。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优良品种或杂交育肥猪,5~6月龄时的体重可达90~100kg。

与其他动物相比,猪体的脂肪沉积能力较强。有研究报道,猪每食入1kg淀粉,可沉积脂肪356g;每食入1kg蛋白质,可沉积脂肪363g;每食入1kg粗纤维,可沉积脂肪248g;每食入1kg脂肪,可沉积脂肪880g;每食入1kg糖,可沉积脂肪281g。根据猪脂肪沉积能力强的特点,可在猪的饲养中合理调节利用饲料,正确控制营养物质的供给,避免猪体脂肪的过快沉积,以提高胴体的瘦肉率。

四、嗅觉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

猪有一个特殊的鼻子,嗅区广阔,嗅黏膜的绒毛面积很大,分布在嗅区的嗅神经非常密集。所以猪的嗅觉非常灵敏,对任何气味都能嗅到和辨别。据有关测定,猪对气味的识别能力比狗高出1倍,比人高出7~8倍。仔猪在生后几小时就能辨别气味,并依靠嗅觉寻找乳头。母猪能用嗅觉识别自己生下的仔猪。有人(Jensen,1988)研究了自由环境中家猪的母性行为后发现,母猪与其新生仔猪间的联系是通过嗅闻和哼叫来维持的。嗅觉在公、母猪性联系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发情母猪闻到公猪的气味,即使公猪不在,也会表现出“发呆”反应。猪能凭借嗅觉准确地辨别出群内的个体、圈舍和卧位,能保持群内个体间的密切关系。猪甚至可以依靠嗅觉有效地寻找埋藏于地下的食物。

猪的这些嗅觉特点,在仔猪寄养、并窝、母猪试情及诱情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在仔猪寄养时,用煤油、酒精或母猪的尿液等涂抹在寄养仔猪的身上,以混淆母猪的嗅觉,可以提高仔猪寄养的成功率;利用公猪的特殊气味,可以诱发母猪发情。

猪的外耳形很大,耳腔深而广,听觉相当发达,即使是很微弱的声音也能敏锐地觉察到。在生产中应注意避免突然、强烈的噪声,以免猪只受到惊吓而产生应激。此外,猪的头转动也比较灵活,可以迅速判断出声源的方向,能细致辨别声音的强度、音调和音律,容易对呼名、口令和声音等刺激建立条件反射。利用这一特点,饲养人员可以对猪只进行各种调教。

猪的视觉很弱,缺乏精确的辨别能力,视野的距离和范围很小,不靠近物体就看不清东西;对光的强弱、物体的形态和颜色的分辨能力也很差。

五、适应性强,分布地域广

猪对各种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均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世界上分布地域最广、数量最多的家畜之一。

猪对环境条件的广泛适应性与其丰富多样的品种资源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对于不同的气候条件、饲料条件和饲养管理条件,几乎都能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品种和类型。如东北民猪可以耐受零下8℃的低温;滇南小耳猪长期在高温高湿的热带气候条件下仍能很好地生长发育;藏猪对高原低氧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中国大多数地方猪品种都比较耐粗放的饲养等。

六、大猪怕热,小猪怕冷

成年猪由于有较厚的皮下脂肪层,且没有活动汗腺,体内容易集聚大量热量,不容易散发,使得大猪极不耐热。而初生仔猪由于皮薄毛稀,没有皮下脂肪层,体重小,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且体热调节机制尚未发育完善,因而对低温极为敏感。一般成年猪的适宜温度在20℃左右,若环境温度上升到30℃~32℃,其直肠温度就会开始升高;当气温升高到35℃以上时,若无水浴或“打溺”(指在泥浆里打滚降暑)机会,猪就无法忍受。初生仔猪的临界温度为34℃,随着日龄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其临界温度也逐渐降低,更能忍受相对较低的环境温度。

因此,对于初生仔猪,应重点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对于成年猪则应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对不同年龄阶段和用途的猪,应在猪舍设计上实行适当分区,单独设置,以便针对不同猪群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满足不同猪只对热代谢的不同要求,保证猪群健康,发挥良好生产性能。 sxux8fgAmM/7mIfCVL6BpzFBD0F3D/UCstlxnWaqO2Uq8Rq+3qH/itgjZzoVIQX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