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非诉律师能赚多少钱

律师行业在物质回报方面有个特点:中产容易,暴富很难。相较于诉讼,非诉更是长期被流传收入可观、前景广阔的说法。在非诉领域,年入千万的合伙人律师确实有,不能说多,但也不会稀缺到要引起围观、合影留念的程度。尤其从事证券业务的合伙人律师,伴随着客户喜气洋洋地敲钟,不菲的律师费也收入所中。但此处说的年入千万,首先,这是创收,是律所的业务收入,并非直接归于这名合伙人的个人收入;其次,还有人员工资、律所管理费等成本费用未作扣除;最后,这是合伙人律师带领整个律师团队完成的创收,并非合伙人一人之功,故而也非其一人之利。

不难看出,很多一句话式的标签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国人想象思维发达,分析思维匮乏。面对一个新的职业领域,不能仅凭想象,仅凭流传去认识。你需要了解一些客观的数据和现状,才会有一个现实的预期,不至于在初入行报酬到手后,或欣喜若狂,或哭晕墙角。

一、非诉业务的收费方式和标准

创收是分配的前提,在谈做非诉律师能赚多少钱之前,我们先看非诉业务如何收费。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放开部分服务价格意见的通知》,将之前实行定价管理的律师服务价格放开,除某些性质特殊的律师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外,其他律师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同时,由各省司法厅制定收费管理办法,对律师服务业进行规范;各地行业自律组织制定区域内的收费指引,供各律所制定收费标准时参考。各律所虽然具体标准有所不同,但在整体收费方式上差别不大。

一般而言,律师服务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可以采取计件收费、 按标的额比例收费、计时收费和风险代理收费等方式。计件收费主要适用于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大多适用于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计时收费则可适用于全部法律事务。至于风险代理,适用于较为复杂、难度较高的案件;达成约定条件的,律师从委托人获得的利益中按约定数额或比例收取费用;不能实现约定的,不再支付任何费用。 实务中,律所采用比较多的是按项目打包和按工作小时两种收费方式。

图1-1 非诉业务的四种收费方式

各种收费方式只是框架,在市场调节的基调下,律师费具体要看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和客户协商的情况。通常,律师评估费用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耗费的工作时间

●●项目的难易程度

●●所需的律师人数和承办律师的专业能力

●●律师和律所可能承担的风险

●●对方的承受能力

●●项目所需的其他成本( 异地差旅)

在上述方式中,按工作小时收费是很多律师的努力目标。通常,外资客户比较容易接受计时收费。但并不是完成事项的所有时间都可以写进账单中,计入收费的工作时间。部分路途的、基础的或研究性的时间是不能让客户付费的,账单中所确认的工作小时应当是必需的、合理的,客户才会为此买单。

计时收费的时间一般以6分钟作为一个计时单位,1小时分为10个计时单位。在计时费率上,通常依照合伙人律师、主办律师、律师助理划分不同的费率区间。以广州市为例,按照广州市律协的收费指引,律师个人费率可以在1000元/小时至5000元/小时的范围内,同时还可以上下浮动30%。换言之,同为律师,小时费率可以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其间巨大的差距,背后隐含的是业务能力、从业时间、资历、客户源、可调配资源的巨大差异。

二、非诉律师的收入起步和构成

非诉律师主要有两种薪酬模式,一种是提成制,律师底薪很低,根据承办的业务量按一定比例提成,工资构成为底薪+提成奖金;另一种是固定薪酬制,律师每月领取固定薪酬,该等薪酬与律师承办业务多少不关联,年底依据个人表现发放奖金,奖金标准通常为1—12个月不等的薪酬,工资构成为固定薪酬+年终奖金。合伙制管理的律所多采用提成制,公司化管理的律所多采用固定薪酬制。鉴于年轻律师入行不深,业务水平也还在学习积累阶段,故而相较于提成制,固定薪酬制对新人的物质保障程度更高一些。同时,固定薪酬也是内资所中红圈所和精品所普遍采用的薪酬模式。

就固定薪酬而言,国内几家优秀的律所提供给新人的起薪确实是很高的。以汉坤律师事务所为例,这是数年前,业内大所还在给新人开出八千块月薪时,率先将一年级律师起薪调整到两万元的精品律所。不仅涨薪数额雄踞榜首,涨薪理由也颇得人心——不愿让年轻律师在最需要钱的阶段为钱发愁。此后业内谈论内资所薪资时,习惯用的“两万元俱乐部”分水岭,便始于此。汉坤之后,方达、海问、君合、通力、达辉也纷纷迈入“两万元俱乐部”。这些律所的加薪,从整体上提高了律所对新人的起薪待遇。比如,金杜和中伦,虽然没有一步到位加入俱乐部,但也象征性地进行涨薪,尽可能使一年级律师的起薪与自身红圈大哥的地位相匹配。

以上是业内最好的情形,不是常态,更不是平均。事实上,即使是上述优秀律所,在各地不同办公室之间,因为地域差异,起薪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别。以华南地域为例,前述俱乐部水准,深圳地区的律所还可以达到,但广州离此奋斗目标还很远。以我熟悉的广州为例,三五年前,业内付给一年级律师的起薪,第一梯队在月薪八千元到一万元,第二梯队在月薪六千元到八千元。近些年稍有涨幅,加之部分薪酬较高的律所在广州开设了分所,新人薪酬较好的可以达到月薪一万五千元以上。

除了起薪,在年终奖上,主要依据团队或律所过去一年的创收和个人表现发放。少的一两个月月薪,多的十二个月月薪。同时,每年会有相应的调薪,一般涨薪幅度在10%—50%之间。有的律所是整齐划一的,同一年级律师对应同等标准的薪酬和加薪比例,有的律所则看不同团队或部门,同一年级之间可能存在较大差别,不可一概而论。

总的来说,如果你进入前述任何一家律所或本地区综合实力较强的律所,在起薪上,都差不到哪去,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和扩大再生产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在于,我们往往不会满足于此。那对自己的欲望,就要区别对待了。比如,才刚入行,你的诉求就是买车买房,那日子自然过得紧巴巴,离目标也不见得越走越近。但如果对自己的物质要求有一个合理评估,不急于追求超出自己年龄阶段、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事物,那么你的收入不仅能保障基本生活,满足精神享受和学习提升都足矣。当然,追求无所谓对错,看你希望过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对我个人来说,后两者,是相比安稳对我更重要的东西。

三、律师为何难以暴富

如果你稍有留心,会发现律所绝大多数都采用合伙制,即使是公司化管理的律所,在法律性质上仍然属于合伙企业。并且,律所不会去为自己融资。按照企业的成长路径,一家企业从初创迈向成长、成熟期,必然伴随与资本的结合。律所同样是商业实体,且基于专业所长深谙资本运作之道,但在自己的发展路径上,却没有融资事件。

知乎上一位匿名的朋友对律师工作性质作了富有洞察力的解释,整理如下:

律师是按billable hours(计费工时)从客户那里收费的,是非常典型的unscalable profession(收入不可规模化提升的职业),也就是说,你的利润率基本不随收入的上涨而提升,你只能通过投入大量的工作时间、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来提高你的收入。

从经济生产角度来说,如果你今天投入10小时赚了1000块钱,那么短期内在你的法律知识、职业技能、工作资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为了赚到2000块钱,你必须投入20个小时左右的工作。在这个投入产出模型中,你的成本就是时间,收入就是工资,你没办法用2倍的成本撬动超过2倍的收入。

从财务角度来说,你的全部成本基本都是可变成本,1个案子花300个小时, 2个案子就要投入600个小时,没有更多的固定成本支出允许你摊薄平均成本,经营杠杆率基本保持不变;在保证法律咨询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你的工作量难以压缩,资产周转率难以提升;同时由于律师业务无法外包,你也无法运用财务杠杆——借助他人的劳动投入提高你的业务量。因此根据杜邦分析法,权益回报率(ROE)=销售利润率(经营杠杆)×资产周转率×财务杠杆比率,最终你个人的ROE将在职业生涯中保持相对稳定。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类出卖时间的工作在中短期内无法赚大钱,在长期来看不存在暴富的机会。这种行业的职业理念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在这份职业上所付出的心血,在市场不出现大的变动情况下,都会使你获得同等级别的回报。

类似的unscalable工种还包括理发师、健身房私教、煎饼摊小贩等。理发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无法缩短每个顾客的剪发时间,也不能同时给2个人剪;私教每天上8个小时课,每小时都要一对一和学员待在一起,要是同一时间给多人上课,就会降低每个顾客的满意度;煎饼小贩想要多赚100块钱,就要多摊50张煎饼、多进100个鸡蛋、每天早起2个小时。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律师每天出入超甲级写字楼,身上穿的都是高定西装,张口闭口几十亿、几百亿的并购案,好像在职业发展和生活层次方面远高于刚才提到的三种职业,但就在收入分配链条中所处的位置而言,并没有本质区别,所面临的困境也大同小异——长期保持每天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休息日极少,计算着工作小时数、课时数、产出件数来判断职业收入和晋升。

对于这类工作,时间意味着经验,经验意味着认可;辛苦意味着业务,业务意味着收入。如果你笃信最为朴素的付出回报法则,且愿意牺牲身体、付出精力来换取更好的生活水平,那么你会很适合律师工作;如果你还在抱怨为什么加班加那么久、为什么工作看不到头、没法become rich overnight,那么趁早想清楚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干这一行。

这是关于律师为何难以一夜暴富最头脑清醒的解释。 关联着如上原因,律所极少融资也根本无须融资。对于收入不可规模化提升的行业,重点不在于抱上资本的大腿,而在于寻觅合适的人才。 mOGmT8nzC2rYESbx1ASR/bCAfbHDMDAhxejzYvxgi44lDDhUSsdk4Bdzkx3kQ7R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