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可回避的悲伤
——不开心的真相

快乐是由需要的满足引起的,那么悲伤呢?一般认为,悲伤由分离、丧失和失败引起。在人类的基本情绪中,悲伤是最早出现,也是最早被认识的一种。

在整体文化氛围趋向于营造快乐和幸福的时代背景下,悲伤这种情绪常常被看作不好的、负面的情绪体验,在生活中时常遭到忽视和贬低。不论是短暂的悲伤,还是持久的悲伤,都会被看作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失调。媒体、广告和商家也乐于放大这种错误的认知,将悲伤贴上这样或那样的标签。可是,在正常的情绪中,暂时和持久的悲伤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悲伤是一种高级的情绪,是人类精神领域里具有净化能力的情绪体验。

追溯人类建立文明以来的艺术成就,永远绕不过古希腊悲剧。古希腊悲剧用不可逆转的命运悲剧实现了对观众的心灵净化。在古希腊悲剧中,占据优势的是关于命运、宿命和人生界限的讨论。悲剧的本质,是人生苦难与命运无常的真相。人存活于世,无常和苦难是不可逃避的命运,是俗世之人无法掌握、无法预测和不可抗拒的。古希腊神话中,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悲剧性的、令人悲伤的。

弥达斯国王抓住了酒神的养育者和老师精灵西勒诺斯,他逼问西勒诺斯道:“对人来说,什么东西是最好的?”

西勒诺斯沉默以对。

弥达斯国王抓着西勒诺斯的脖子,不停逼问,西勒诺斯回答道:“那最好的东西是你根本得不到的,这就是不要降生、不要存在,成为虚无。不过,对于你还有次好的东西——立刻就死!”

听起来,这不是悲伤,而是绝望了。如果人类照西勒诺斯说的那样做,也就不会有几千年的人类文明了。人类不肯屈服于无法逃避的命运,凭借意志和勇气对抗命运,不断尝试摆脱命运对自身的支配和掌控,于是,有了一出又一出的古希腊悲剧,一次又一次可歌可泣的命运抗争。而在其他领域,如贝多芬的交响曲、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也都是从悲剧性中寻找艺术的最高造诣。

在艺术世界之外,当我们遇到不幸的事情时,在经历了正常的反应过程之后会度过悲伤的不同阶段。人们应对悲伤处境需要经历的阶段,有的观点认为需要五个,有的观点认为需要七个,我们且看看这漫长的七个阶段都有哪些。

人们在经历痛苦或突发负面事件时,会经历震惊和否认,痛苦和内疚,愤怒和许愿,消沉、回忆、孤独,好转,重建和恢复,接受和希望这七个重要的阶段。由于悲伤情境不同,以及存在个体差异,每个人在各个阶段停留的时间也不一致。下面,我们结合一个具体案例分析悲伤的不同阶段的情绪和行为表现。

1.震惊和否认

听到不幸的消息,我们首先会感到震惊,继而在某种程度上否认事实,以逃避内心的痛苦。否认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当我们的心理受到强烈的感情冲撞时,否认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使人不至于瞬间被悲伤情绪淹没。

接到三哥的电话时,宝娜在第二教学楼上课。虽然她有预感,一定是关于她爸爸的消息,没想到事实比她想象中更糟糕。电话那头的三哥说:“你赶紧买票,咱爸快不行了。”放下电话,宝娜立刻收拾东西前往火车站。一路上,她都在安慰自己说:“没事的,没事的,三年来,这种电话我接了不下五次,每次都是虚惊一场,估计这次也会没事!”坐了四个小时的长途车,宝娜终于回到老家。走进医院大门,她还在自言自语道:“我爸一向命大,说不定这次还能抢救过来。”当她抵达病房时,见所有亲戚都站在门口,眼前的景象告诉她,没有奇迹了,这一次,爸爸真的离开了。

2.痛苦和内疚

接受现实之后,取而代之的便是无尽的痛苦和内疚。这是最难承受的精神折磨,而且世界上没有人能帮我们承担。除了面对和承受,不能逃避,不能隐藏。

在爸爸的灵位前,宝娜哭晕了好几次。醒过来,她如行尸走肉般跟着妈妈、姐姐处理葬礼的事情。她知道,这些事情除了她自己,没有人能替她做。每次提起爸爸的病,宝娜总是忍不住掉眼泪,连着几天,她都怪自己整天忙着工作,没有多抽些时间陪爸爸。每次她请假回家,都是行色匆匆,见爸爸病情稳定就回去上班。她一直想着“以后有的是机会”,正是这心存侥幸的念头,让她错过了和爸爸说最后一句话的机会。

3.愤怒和许愿

渐渐地,痛苦、懊恼被愤怒取代,压抑心头的情绪也将发泄出来。愤怒可能指向身边的人,也可能是指向世事无常,指向命运。总之,这个阶段承受痛苦的人非常容易随意发泄愤怒。

葬礼之后,姐姐很快回到她的城市,她家里有一摊生意等着照料。宝娜留在家里陪伴妈妈。渐渐地,两人从互相安慰变成了互相埋怨,宝娜怨妈妈没有早点通知她,妈妈则怨她整日就知道工作,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两人终于大吵了一架,吵得天翻地覆,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几天后,她们在互相道歉中和好。这一次争吵中的互相了解让宝娜彻底下定决心,她一定要把妈妈接到身边,和她一起生活。

4.消沉、回忆、孤独

悲伤未去,生活却要回到正轨。可是,内心的翻江倒海并不会因为表面的正常而真正恢复平静。在承受巨大的悲痛情绪,尤其是面对亲人去世、失恋等情感痛苦时,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悲伤的回忆会像空气一样包围自己。即使身边有朋友、亲人的鼓励和安慰,个中滋味还是得自己承受。

回到学校,宝娜如常上班、下班、加班。起初,她老公每天小心翼翼地招呼她,处处让着她,生怕哪句话说错又惹她伤心。同事们也轮番安慰她。慢慢地,大家都开始忙自己的事情,不再下意识地把她的情绪放在第一位。别人可以过去,她自己却过不去。宝娜每天都忍不住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想起她曾经和爸爸一起旅行,想起一家人出去旅行,爸爸背她过河……每每想到这些,她就会忍不住哭起来。

5.好转

一段时间后,真正适应了巨变后的生活,人们在情绪上逐渐恢复冷静,身体上的痛苦慢慢减轻,生活也开始有条不紊起来。

自从爸爸去世后,宝娜的偏头痛越来越严重。不管工作忙不忙,她只要一回到课堂上,头痛就开始发作。有几次,她实在坚持不下去,只好找同事帮她代课。这种情况持续了半年。入秋之后,新学期开始,宝娜的偏头痛仍然持续,但不至于需要靠打针坚持上班了。

6.重建和恢复

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人们能够冷静地看待曾经经历的一切。对于遗留下来的现实问题,如财务、人际关系等,也能够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爸爸一周年忌日后,宝娜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她问自己,究竟如何才能过开心幸福的生活,即使不可能回到她原本“嘻嘻哈哈”的状态,至少可以让她不再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后来,她把妈妈接到了身边,时常陪她晨练、买菜、逛街、看戏,看着妈妈渐渐开心起来,宝娜的心情也好了很多。她相信,如果爸爸在天有灵,一定希望看到她们母女开开心心地生活下去,她要把对爸爸的歉疚都补偿在妈妈的身上。

7.接受和希望

到了这个阶段,当事人学会了面对和接受。当然,接受现实和对未来抱有希望并不意味着悲伤情绪彻底消失,也不是说强迫自己马上快乐起来。人不可能在经历痛苦之后重新回到过去,继续做从前的自己,但是至少可以开始寻找前进的方向,为未来的生活做计划,并且心怀憧憬。

妈妈在宝娜身边生活的一年,宝娜的生活节奏彻底变了模样。有老公、女儿和妈妈,一家四口,宝娜渐渐把生活重点放在了家里。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没有她,她的学生也不会怎样;没有她卖命地加班,学校也不会就此运转不下去。想通之后,宝娜把心思都放在家庭生活上。休息日里,她不是陪女儿上舞蹈班,就是陪妈妈看戏,偶尔和老公悄悄地过一个二人世界。她重新找到了家庭的温暖,她相信这是她无论当选多少次优秀教师都换不来的平淡幸福。 pokD6cZc0WG2IXarzAMQyOWI1uF2bRIRU5EfHT2qxl1wfAv4T+Ga/MWeOvY+3z4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