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八节 |

谎言导致的心理应激微反应

司法实践中所说的心理应激微反应, 通常就是指谎言导致的心理应激微反应, 这种心理应激微反应在人的个体上表现出的就是微表情、微反应, 也就是说微表情、微反应研究只属于心理应激反应研究的一部分。微表情、微反应研究主要是围绕被研究者语言之外一系列表情和肢体语言的外在行为, 通过这些外在行为来探究出被研究者的心理动态。微表情是指人的个体在受到外界所传导的一系列刺激因素后, 其个体心理动态会不由自主地带动面部肌肉、皮肤等生理组织做出微弱、细小的外在表现。微反应是指人的个体在受到外界所传导的一系列刺激因素后, 其个体心理动态会不由自主地带动人的身体、部分肢体等生理组织做出的微弱、细小反应的外在表现。司法实践中, 将微表情、微反应研究引入侦查讯问、询问工作中, 极大地提高了侦查人员的敏锐性, 快速、准确地洞察出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 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准确的方向。笔者在实践中将微表情、微反应研究与生理心理测试技术及审讯融合为一体, 既增加了生理心理测试技术检测结果的指标, 又极大地提升了审讯犯罪嫌疑人的成功率。笔者通过三者融合一体化的运用在实践中给出的测试结论率在95%以上, 专业生理心理测试技术人员应知道在实践中单一地采用生理心理测试技术进行测试能给出这么高结论率几乎是不可能的。例如, 2016年4月份, 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发生了一起蓄意纵火烧车案件, 通过大量的工作,最后锁定嫌疑对象为受害车主同一车间的同事李某, 但缺少必要的证据,办案人员找到嫌疑人李某讯问时其矢口否认, 案件陷入僵局。笔者带着徒弟小韩在“审测”过程中发现李某心理测试反应极其微弱, 根本无法得出有效结论, 笔者于是综合运用非对抗的审讯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刺激李某心理, 通过李某的微反应、微表情发现“异样”, 适时问了一句“你来时吃药了吗?” , 李某一愣不由自主地回答到“吃了” (测试前否认吃药和饮酒), 经进一步确认, 李某承认了年前其媳妇带他去精神病医院看过病,确诊为抑郁症并被要求住院治疗, 其本人不承认自己有病, 只是配合吃药。通过进一步“审测”, 李某默认了其纵火烧车的事实, 但其感觉是在梦中发生, 笔者让办案人员立即将其带到精神病医院做鉴定, 鉴定结果是李某不具备完全行为责任能力。最终案件告破, 受害人得到了应有的赔偿。 gGtbLuOTyVxbyKV2Jel3fK63dKlpqhpcgqCeHuNDdaVvjSLUdN5YJtqwy2IDvKw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