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8天
宝宝喂养方案

身体发育及营养需求

宝宝身体发育指标

宝宝身体发育特点

1 外观特点

头大,躯干长,头部与全身的比例为1:4。胸部多呈圆柱形,腹部呈筒状。四肢短,常呈屈曲状。通常新生儿初生后采取的姿势,反映了他在宫内的位置。

2 皮肤特点

胎脂:新生儿出生后,皮肤覆盖着一层灰白色的胎脂,有保护皮肤的作用。胎脂的多少有个体差异,出生后数小时会渐渐被吸收,但皱褶处胎脂宜用温开水轻轻揩去。

黄疸: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一般持续1周后消失。

水肿:新生儿出生后3~5天,在手、足、小腿、耻骨区及眼窝等处易出现水肿,2~3天后消失,与新生儿水代谢不稳定有关。

青记:许多胎儿出生后身上都留有“记”。颜色一般为青色、深青色、紫蓝色,也有的是浅绿色,还有红色的。“记”的位置大都在背部、臀部、腰部,少数可长在四肢,偶见于面部。“记”的大小不等,形状大都有椭圆形或其他不整齐的圆形。数量也有别,可以是1块,也可以是2块或更多。从医学观点看,“记”与“痣”属于同一类型,“青记”叫做色素斑,“青记”一般比痣要大,也比较平,主要是由于真皮内色素细胞发育异常和色素积聚所致。青记和红记通常都不会影响健康。随着孩子成长会逐渐消失,无需治疗。

红斑:大约有一半的新生儿皮肤因受阳光、空气的刺激,在四肢、面部及身上都会有许多红斑块,成为“红斑”。真正的引起原因不明,但已知道不是细菌感染,约在出生后第二天发生率最高。不需要任何的治疗,大约在1周后会自行消失,切勿自行乱涂抹任何药膏,否则会伤害到宝宝脆弱的皮肤。

3 颅骨

宝宝出生后,头颅骨较软,颅骨不是一整块,而是由几块骨组成,而且它们彼此间是不相连的。前面的两块叫额骨,头顶上的两块叫顶骨,后脑勺的那块叫枕骨。相邻的骨之间的间隙叫骨缝,枕骨和顶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叫前囟。

孩子头颅上的这些间隙各自有一定的闭合时间,过早和过晚都是异常,你要注意观察。后囟闭合最早,宝宝出生后6~8周闭合,有的宝宝出生时已经闭合也是正常的。骨缝一般在出生后3~4个月闭合。前囟关闭得最迟,一般在1~1.5岁时闭合。这段时间内,你除了要观察孩子前囟的大小和闭合时间外,还要观察孩子前囟是否平坦。前囟凹陷和紧张隆起都是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

4 眼

宝宝出生后第一天,眼睛经常闭合着,有时一睁一闭,这与眼运动功能尚未协调有关,难产的宝宝有时可见眼球结膜下出血或虹膜边缘呈红紫色,多因毛细血管淤血或破裂所致,数天后吸收。

5 鼻

鼻梁低,因鼻骨软而易弯、歪斜,但以后不会畸形,新生儿用鼻呼吸。

6 口腔

新生儿口腔黏膜柔嫩,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后4~6周时,在口腔上颚中线两旁及齿龈边缘常可见到黄白色小点,很像是长出来的牙齿,俗称“马牙”或“板牙”,医学上叫做上皮珠。上皮珠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马牙”不影响新生儿吃奶和乳牙的发育,它在新生儿出生后的1~2个月内会逐渐自行脱落,无需处理。有的新生儿因营养不良,“马牙”不能及时脱落,千万不要用针挑或用布擦,以免擦破感染。

7 耳、颈部

新生儿的耳、颈部外形、大小、结构、坚硬度与遗传及成熟度有关,越成熟耳软骨越硬。新生儿的颈部甚短,且颈部的皱褶深而潮湿。

8 胸部

新生儿的胸部多呈圆柱形,剑突尖有时上翘,在肋软骨交接处可触及串珠。新生儿呈膈肌型呼吸,有时可见潮式呼吸。出生后4~7天常见有乳腺增大,如蚕豆或核桃大小,或见黑色乳晕区及泌乳,2~3周消退。这是由于母体内分泌影响所致,切不可挤压,以防感染。

9 脐部

脐带一般会在新生儿出生后3~7天自行脱落,脐带脱落后脐窝有渗出物时应以酒精棉签拭除,然后涂上2%的甲紫溶液,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10 生殖器

新生儿出生后阴囊或阴阜常有轻重不等的水肿,数日后消退。两侧睾丸多下降,也有在腹股沟中,或异位于会阴,股内侧筋膜或耻骨上筋膜等处。有时可见一侧或双侧鞘膜积液,常于出生后2个月内吸收。一些女婴在生后5~7天可有灰白色黏液分泌物从阴道流出,可持续两周,有时为血性,俗称“假月经”。这是由于分娩后母体雌激素对胎儿影响中断所致。

11 肛门

新生儿的肛门有时可见畸形,要仔细观察胎粪排出情况,必要时可以做肛指检查。新生儿臀炎是很容易发生的,应特别注意护理。

12 四肢

双手握拳,四肢短小,并向体内弯曲。有些婴儿出生后会有双足内翻,两臂轻度外转等现象,这是正常的,大多满月后缓解,双足内翻大约3个月后就会缓解。

13 排泄

新生儿一般在生后12小时开始排胎便。胎便呈深、黑绿色或黑色黏稠糊状,这是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吞入羊水中胎毛、胎脂、肠道分泌物而形成的大便。3~4天胎便可排尽。吃母乳之后,大便逐渐转成黄色。吃牛奶的孩子每天1~2次大便,吃母乳的孩子大便次数稍多些,每天4~5次。若孩子出生后24小时尚未见排胎便,则应立即请医生检查,看是否存在肛门等器官畸形。

14 尿量

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天的尿量很少,一般10~30毫升。在生后36小时之内排尿都属于正常。随着哺乳摄入水分,孩子的尿量逐渐增加,每天可以达到10次以上,日总量可以达到100~300毫升,满月前后可以达到250~450毫升。孩子尿的次数多,这是正常现象,不要因为孩子频繁排尿,就减少给水量。尤其是夏季,如果喂水少,室温又高,孩子会出现脱水热。

15 体温

新生儿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但新生儿的体温中枢功能尚不完善,体温不易稳定,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体温变化较大。新生儿的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因此,对新生儿要注意保暖,尤其在冬季,室内温度要保持在18℃~22℃,如果室温过低容易引起硬肿症。

16 感知觉

味觉:新生儿出生后,即有吸吮、吞咽的本能,别看人小,味觉也很灵敏。新生儿由于味觉神经发育较完善,因此对酸、咸、苦、甜都有反应,如果吃到甜味,可引起孩子的吸吮动作;对于苦、咸、酸等味,则可引起新生儿不快的感觉,甚至停止吸吮。

视觉:新生儿的视觉发育较弱,视物不清楚,但对光是有反应的,眼球的转动没有目的。半个月以后,孩子对距离50厘米的光亮可以看到,眼球会追随转动。

听觉:刚出生的孩子耳鼓内充满液状物质,会妨碍声音的传导。慢慢地,耳内液体逐渐被吸收,听觉也会逐渐增强。

触觉:对于冷热,新生儿是知道的,这是由于新生儿皮肤的调节功能在起作用。给新生儿包裹得太多或太少,这些都可以引起新生儿哭闹。这样的哭闹,实际上是新生儿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大人不能一听孩子哭就烦。应该找一找原因,是冷了还是热了或是尿了。找到原因,使孩子舒适了,实际上也是一种类似语言的交流。

嗅觉:对母乳的香气感受灵敏,并显示出喜爱。

17 睡眠

新生儿除吃奶或尿布潮湿时会觉醒外,一整天几乎都在睡觉,有18~22个小时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多,一方面是生长发育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脑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健全,大脑容易疲劳的缘故。正常新生儿每天睡眠的时间也有差异,有的新生儿睡眠时间稍短些,但只要精神状态很好,也不要担心。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睡眠时间就会渐渐缩短。

18 运动机能

新生儿出生后就会大声啼哭,以后会一阵阵地哭。出生后半小时内可俯卧于妈妈胸前吮吸和吞咽母乳。当有物体碰触口唇时会引起吮吸动作。

19 反射能力

新生儿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会有很多的本能反射活动,它是大脑皮层未发育成熟的暂时表现,这些本能反射活动有的在几周内就会消失,有的在数月后仍然存在,并会继续下去。

惊吓反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前几周会有一种惊吓反射的本能,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反射。如果他的头部突然向后仰或者因为声响较大以及一些突然的动作吃惊时,新生儿的反应是手脚张开、颈部伸直,然后快速将手臂抱在一起,开始大声哭泣。一般来说,这种惊吓反射会在第1个月内达到高峰,到第2个月以后会逐渐消失。

踏步反射:新生儿是个踏步天才,虽然这时他还不能支撑自己的体重,但如果你用手臂托着他,扶好他的头部,让他的足底接触一个平面,你会发现新生儿会将一只脚放在另一只前面,其姿势好像在迈步。出生2个月以后,这种反射将消失,而到他近1周岁学会自主走路时,又会重新恢复。

觅食反射:新生儿的觅食反射活动,主要是吸吮,一有什么东西碰到他的小嘴,就会立即做出吸吮的状态,还往往会将自己的小手放入口中吸吮,并且运用这些行为来安慰自己。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新生儿蜷缩在小毯子中,试图咬自己的手,这时可以给他一个人工乳头或者帮助他寻找大拇指,通过这种安慰行为,可以让他安静下来。此反射会在4个月左右消失。

强直性颈部反射:又名不对称颈紧张反射。这种反射在新生儿出生后的数周内出现,能阻止新生儿由仰卧滚向俯卧或由俯卧滚向仰卧。当婴儿仰躺着的时候,他的头会转向一侧,摆出击剑者的姿势,伸出他喜欢的那一边的手臂和腿,弯曲另一边的手臂和腿。此反射在婴儿出生后3个月左右消失,若继续存在,则为脑性病变。

小贴士 实行纯母乳喂养的建议

为了使妈妈们能够实行和坚持在最初6个月进行纯母乳喂养,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

1.在分娩后最初6小时内就开始母乳喂养。

2.6个月内宝宝用纯母乳喂养,不需添加任何其他食物。

3.母乳喂养最好按需进行,不分昼夜。

4.最好不要使用奶瓶、人造奶头喂奶或使用安慰奶嘴。

掌握与足握反射:在叩击新生儿的手掌时,他会立即握住你的手指,叩击新生儿的足底时,会看到他的足底屈曲、脚趾收紧。这种本能出现在宝宝出生后的最初几天,新生儿手的握持力非常强,似乎可以支撑他全身的重量。但是不可以好奇去尝试,因为他不能控制这种反应,可能会突然松开。新生儿的这种反射在3个月后就会消失。

0~28天宝宝的营养需求

足月新生儿每日所需营养有下面7大类。

热能:热能是满足基础代谢、生长、排泄等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基础。足月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周,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60~80千卡/千克;出生后第二周以后,每日每千克约需80~100千卡/千克。

蛋白质:足月新生儿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2~3克。

氨基酸:足月新生儿每天必须足量地摄取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脂肪:足月新生儿每天总的需要量为9~17克/100卡热。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占51%,其中的75%可被吸收,而牛乳中不饱和脂肪酸仅占34%。

糖类:足月新生儿每天需糖17~34克/100卡热。母乳中的糖全为乳糖,牛乳中的糖、乳糖各约占一半。

矿物质:钠、钾、氯、钙、磷、镁、铁、锌。

①钠:妈妈在喂奶期间不宜吃过多的盐,但并不是一点都不吃,只是要尽量少吃,因为新生儿也需要钠。

②钾:乳品中的钾能满足宝宝的需要。

③氯:氯随钠和钾吸收。

④钙、磷:母乳中的钙有50%~70%在新生儿肠道中被吸收;牛乳钙的吸收率仅为20%。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不易缺钙,磷的吸收也比较好,不易缺乏。

⑤铁:母乳和牛乳中铁的含量都不高,牛乳中的铁不易吸收,因此牛乳喂养更容易缺乏铁。足月新生儿铁的储存量够4~6个月的使用。但如果孕妈妈缺铁,容易导致新生儿铁储备不足,要及时补充。

⑥锌:足月新生儿很少出现缺锌,一般不需额外补充。

维生素:包括维生素K、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A。健康孕妈妈分娩的新生儿,很少缺乏维生素,不需要额外补充。如果准妈妈在孕期维生素摄入不足,胎盘功能低下并早产,新生儿可能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E和叶酸。

喂养禁忌:不宜母乳喂养的情况

宝宝如果患有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等疾病,就不宜食用母乳。

哺乳妈妈如果有严重的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精神病、癫痫病等都不宜喂哺。此外,哺乳妈妈如果有艾滋病、乙型肝炎等病毒性感染疾病,也不能哺乳,避免引起宝宝的感染。

新妈妈哺乳要点

宝宝出生后的0~28天称为“新生儿期”,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这个时期的宝宝消化、吸收、代谢调节功能都尚未完善,胃的容量很小,所以需要多次、少量进行哺乳。

好妈妈须知

哺乳时,宝宝常常会吃着吃着就睡着了。此时,妈妈可以轻轻将他弄醒,继续哺乳,不能让宝宝养成含着乳头睡觉的不良习惯,妈妈也不能在哺乳时睡觉,以免乳房堵住宝宝的口、鼻,导致宝宝呼吸困难或窒息。

营养小窍门

分娩后,妈妈的乳房最开始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初乳味道清淡,量少,而且呈现出淡黄色,以前人们都认为初乳不能给宝宝吃,要挤掉。其实初乳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以及许多增强免疫的物质,新生儿若能全部吃到可增强其机体免疫力且可预防感染,所以初乳是不能浪费的。

贴心提示

研究发现宝宝出生后半小时内吸吮反射最强,所以即使当时妈妈没有乳汁,也要与新生儿进行肌肤的接触,还可以让宝宝吸吮一下乳房。如果宝宝觉得饥饿或妈妈觉得奶胀时,就要给宝宝喂奶。这样不但可以尽早建立催乳反射和排乳反射,促进乳汁分泌,还有利于妈妈子宫收缩,帮助身体恢复,还对宝宝的心理发育有好处。

专家答疑

为什么不能仰卧哺乳?

婴儿的咽鼓管比成人的短、宽,几乎处于水平位,因此当婴儿在侧卧位或平卧位吸奶时,随着吞咽的动作,奶汁容易误入开放的咽鼓管,并直达中耳腔,将口腔中的细菌也一起带入,引起中耳炎。因此,妈妈喂奶时应将宝宝抱起呈斜位,头部竖直吸吮乳汁。

一日食谱推荐

以母乳喂养为主。当母乳确实不足时,可以采用混合喂养的方式。

应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喂哺,即“按需哺乳”,每天哺乳10~12次。 TRmOZFrhbkblwXkpznqmTUaQ149iEJ1xHCYJ9IktVqFIgVf7tHm263+RHpAumut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