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学习和工作时,在钱学森、贝时璋、杨嘉墀、疏松桂先生的影响和指导下开展了控制论、仿生学、人机系统的研究工作。其后,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了“控制论”研究组。

20世纪70年代,在北京市科技局、卫生局领导和组织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控制论组与北京市中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中医学院、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动物研究所等协作,开展了“从控制论观点探讨针刺麻醉原理与经络系统实质”的研究工作,我们提出了“经络-人体控制系统”、“针麻-多级协调控制过程”的观点,研制了“经络电子测试仪”、“经络知热感测试仪”、“噪声电子针麻仪”,进行了“中医经络信息诊疗方法”的研究与实验。

1980年,在总结上述研究、开发、应用工作的基础上,我和黄秉宪、郭荣江、潘华合作,撰写了国内首本《生物控制论》专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其中,论述了“经络——人体控制系统”、“针麻——多级协调控制过程”,我们认为:中医的“经络学说”是古典的“生物控制论”,“经络系统”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是以“元神之府”(脑)为“控制中心”的“生物控制系统”,所谓“气血”意味着:信息及其载体,“经脉、络脉”是“气血”的运行通路,意味着:“信息通道”,经络在体表的“穴位”意味着:人体控制系统的输入端(控制器)、输出端(显示器)。上述观点已为我国许多现代中医大夫认可,并已流传到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欧美等海外华侨地区。

中医根据“经络学说”,通过“经络系统”,协调阴阳、平衡虚实、疏通表里、五行生克、子午流注,意味着:通过“人体控制系统”、进行“多级协调控制”,可以“处百病、决生死”。这既是我国中医几千年治病救人的医疗实践,也是海外华侨地区的许多中医治病救人的生动实例。

任公越、汪湘、谢新才在总结多年从事中医“经络信息诊疗法与广义针灸诊疗法”诊疗实践工作的基础上,撰写了《经络信息诊疗法》的专著,即将问世。这是他们坚持不懈、艰苦努力的成果,也是感到高兴、值得庆贺的事情。

为了表示祝贺,特献贺诗一首:

杏林瑰宝露奇葩,

经络开出锦上花;

探索信疗除百病,

协调控制惠千家。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荣誉理事长
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教授
涂序彦
2010年9月1日 yKNk5j6BCY41nuI4zwGkdLarmEfQPzf3JG+hfT9FsEqYtsj2eZ6/6TQsd8fC31P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