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异常与疾病

◎打嗝

打嗝是婴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不停地打嗝是因膈肌痉挛,横膈膜连续收缩而引起,而此时的小宝宝由于调节横膈膜的植物神经发育尚未完善,一旦受到轻微刺激,如吸入冷空气、喝奶太快,膈肌就会突然收缩,引起快速吸气,发出“嗝嗝”的声音。不过打嗝本身对孩子的健康并无任何不良影响,父母不必担心。待孩子3个月后,调节横膈膜的神经发育趋于完好后,打嗝现象会自然好转。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宝宝停止打嗝呢?解除宝宝打嗝的巧妙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宝宝打嗝时,先把他抱起来,轻轻拍下他的后背,再喂点温开水。

(2)抱起宝宝,用一只手的食指尖在他的嘴边或耳边轻轻挠痒,挠痒可以使其神经放松,打嗝现象自然会消失。

(3)抱起宝宝,刺激他的足底,让他啼哭,能终止膈肌的突然收缩,打嗝消失。

◎厌食牛奶

有些婴儿在3个月左右会忽然不爱吃奶了(牛奶或配方奶),妈妈往往找不出原因。如果孩子只是不爱喝奶粉,但喝水、吃母乳正常(许多孩子此时为混合喂养或仍有少量母乳),而且孩子的脸上经常挂着笑(这一点很重要,有疾病或不舒服的孩子是不会面带微笑的),此时就不要太着急。这也许是给孩子一个自我调整的好机会。研究表明,此种情况可能与孩子的肝肾功能发育相对不成熟有关。3个月左右的婴儿,对奶中蛋白质的吸收会较以前增加,但肝肾功能相对不足。长期超量工作,会使肝肾“疲劳”,需要适当地“休息”与“调整”。因而,就出现了进食牛奶减少的情况。

实际上,厌食牛奶不是一种病,而是小儿自身为了防止肥胖而采取的自卫措施,也可算是对父母发出的警告。所以,即使小儿厌食牛奶,父母也不要太着急,不要担心孩子不吃牛奶会饿坏,更不能硬灌。应该谅解孩子,使孩子体内的脏器得以充分的休息。父母要调整一下喂养方法,把牛奶冲稀些或换用一下奶粉的品种,多喂些糖水和果汁,只要婴儿平均一次能吃下100~200毫升的牛奶,父母就不用担心会饿坏了孩子,因为孩子体内有充分的贮备,经过8~10天的调整,孩子就有可能慢慢恢复到从前喝牛奶的量了,等孩子恢复了,父母千万不要让孩子过食。

◎痉挛性动作

有时宝宝在试图抓玩具等东西会失败,甚至动作似乎有点痉挛。出现这种情况请不要着急,因为这并不能说明宝宝的神经系统有问题,而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第三个月的宝宝虽然有了一定的抓握能力,但由于这时的宝宝还太小,太缺乏经验,在努力尝试去抓住某个玩具时,却无法瞄准或抓牢目标。这种状况不会维持多久,宝宝很快就会学会所有拿东西的技巧的。当然,如果你实在不放心,或许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肯定,也可以到妇幼保健医院向大夫请教。

◎沟纹舌

所谓沟纹舌,就是在宝宝的舌部出现深浅、长短不一的纵、横沟纹,一般无任何不适,但可出现刺痛感。目前,沟纹舌的成因虽然不明,但人们常认为是先天性的,而且可能与地理条件、维生素缺乏或摄入的食物种类等有关。沟纹舌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逐渐加重,但不需要任何治疗。为防止宝宝出现沟纹舌,妈妈应经常注意保持宝宝的口腔清洁,比如吃完奶或果汁后给宝宝饮点水,冲刷一下口腔;还可用棉签蘸温开水轻轻擦拭宝宝的口唇。

◎地图舌

所谓地图舌,就是有的宝宝舌面上出现不规则的,红白相间的,类似地图形状的东西。地图舌的成因一般与疲劳、营养缺乏、消化功能不良、肠寄生虫、维生素B族缺乏有关,所以出现地图舌的宝宝一般体质都比较虚弱。患了地图舌的宝宝多无明显的不舒服症状,有的可能出现轻度瘙痒或对有刺激性食物稍有敏感,这种症状可长达数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自然消退。发生地图舌后,应注意口腔卫生,适当地给予口腔清洗。症状明显时可用1%的金霉素甘油等涂布。服用B族维生素及锌剂有一定疗效。

◎颌骨异常

所谓颌骨异常,主要指上颌骨前突或下颌骨前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盖地”或“地包天”。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人工喂养的宝宝身上,主要原因就是使用奶瓶的姿势不当。使用奶瓶喂宝宝时,如果经常将奶瓶压着宝宝的下颌骨,或让宝宝的下颌骨拼命往前伸去够奶瓶,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宝宝下颌骨的发育,形成上颌骨前突或下颌骨前突。正确的喂奶姿势应当是将宝宝自然地斜抱在怀里,奶瓶方向尽可能与宝宝的面部成90°角。

◎便秘

这个阶段的宝宝,极易发生便秘。这时,宝宝的大便次数减少了,大便异常干硬甚至拉不下来,以致引起宝宝排便时哭闹不止。宝宝便秘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缺水。特别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因为牛奶中钙的含量较高,容易导致宝宝“上火”,如果水分补充不足,就会引起便秘。

所以,为了防止宝宝发生便秘,爸爸妈妈应注意多给宝宝喂些水,特别是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更要不时地给宝宝喂水。也可在牛奶中加些白糖(100毫升牛奶中可加5~8克),白糖可软化大便。还可以给宝宝适当喂些菜水、果汁等。如果宝宝便秘比较厉害,粪便积聚时间过长,不能自行排出时,爸爸妈妈可试着用小肥皂条蘸些水轻轻插入宝宝肛门刺激排便;或用小儿开塞露注入肛门,一般就能使宝宝顺利通便。但以上两种方法对宝宝均有一定的刺激,而且容易让宝宝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最好不要常用。便秘严重时要请儿科医生诊治。

育儿须知:帮宝宝按摩缓解便秘

让宝宝仰躺在床上,妈妈用右手掌根部紧贴腹肌,自右上腹→左上腹→右下腹方向边揉边推。按此方向反复进行,手法不宜太重,每次持续约十分钟,每日2~3次,直至便秘好转。再持续1~2周,以巩固疗效。揉腹能促进腹部胃肠血液循环,增加肠蠕动,不但能使大便通畅,还能增进婴幼儿食欲。

◎腹泻

宝宝到了第3个月,可能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粪便中混有硬块或多少带有黏液等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妈妈也不必过于担心,要仔细分析病因对症处理。

一般吃母乳的宝宝不会出现腹泻,如果出现腹泻,首先应考虑引起腹泻的其他原因,是否宝宝吃奶量增多造成的。要先测一下宝宝的体重,如果体重增长太快,就说明确实是母乳增加引起的。这时可在宝宝吃奶前先喝一些白开水以减少喝奶量,这样宝宝的大便次数也会随之减少,腹泻状况也会得到改善。

对于用牛奶喂养的宝宝,只要奶瓶及奶嘴消毒严格,一般不会出现腹泻。如果宝宝有腹泻现象,但不发热、精神好,而且也爱喝牛奶,只要将牛奶的浓度调稀一些腹泻就会消除。

还有一种就是因妈妈患了感染性腹泻。如果妈妈不慎患了痢疾,在1~2天后宝宝也可能出现腹泻现象。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即使宝宝的大便中没发现血或脓,也应带宝宝去医院检查治疗。

◎佝偻病

此时的宝宝,由于生长发育很快,以致造成某些营养素缺乏的现象,如果宝宝缺了维生素D和钙就会得佝偻病,这也是第三个月宝宝比较容易患的常见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宝宝从母体里带来的钙,在近三个月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已经差不多消耗完了。另一方面,母乳中虽然有钙,但已经满足不了宝宝的需求。特别是冬季出生的宝宝、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人工喂养儿或经常患腹泻的宝宝更容易患佝偻病。

佝偻病的早期表现主要是:宝宝好哭、睡眠不安、夜惊,即使屋内并不热,宝宝也会常常出汗。由于多汗刺激,宝宝的头经常在枕头上摇来擦去,造成枕后秃发(枕秃)。若不及时治疗,发展严重者就会出现骨骼及肌肉病变,如3个月后的宝宝仍出现颅骨软化,有乒乓感头;1岁以后的宝宝出现鸡胸或漏斗胸;7~8个月后的宝宝出现方颅、囟门闭合延迟,出牙晚、出现“O”型、“X”型腿;重度佝偻病患儿还可出现全身肌肉松弛、记忆力和理解力差、说话迟等现象。

所以,爸爸妈妈要随时注意观察宝宝,如果发现宝宝有缺钙现象,马上给补维生素D和钙,不要等到缺失严重了才补。为防止宝宝得佝偻病,爸爸妈妈最好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应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吸收一下太阳紫外线,一般活动一个半小时为宜。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让宝宝服用鱼肝油,补充钙剂。

◎先天性股关节脱臼

先天性股关节脱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影响宝宝健康的疾病。治疗先天性股关节脱臼的最佳时间,是在宝宝出生后3个月以内。先天性股关节脱臼的症状是,宝宝的两腿不能向两侧自然展开,左右两腿的长度不一,而且大腿也不一般粗细。作为爸爸妈妈,要格外留心宝宝的双腿,发现宝宝有上述症状,就要抓紧时间到医院检查,争取早日治疗。

◎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一般在婴幼儿期发生的比较多,这是因为,男宝宝的睾丸最初是在腹部,在即将出生前降入阴囊。辜丸经过的从腹部到阴囊的这个通道,一般在出生后就关闭了,但也有闭锁不好的情况。这样的宝宝到了2~3个月,由于剧烈哭闹或便秘等原因,当腹腔压力增高时,腹腔内的肠管就会顺着这个闭锁不全的通道,穿过腹股沟(大腿根部)降入阴囊中,这就是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一般见于男婴,但女婴也有类似的病,肠管及卵巢从腹股沟降至大阴唇。如果是卵巢降下,就会肿得像枇杷树种子一样大的硬块。肠管从通道降下是不会感觉到痛的,也不会有任何障碍。即使阴囊肿起或卵巢下降,只要治疗及时也不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

但是,宝宝患腹股沟疝也是有危险的,因为有时肠管在通道中会出现拧绞在一起的情况,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嵌顿性腹股沟疝。出现嵌顿性腹股沟疝时肠腔会梗阻,此时宝宝虽然不发烧,但常因疼痛而突然大哭起来,怎么哄也不停止。所以,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妈妈或爸爸应立即打开尿布看一看,如果与平时不同,患病部位肿得非常厉害,而且不能复位,应立即去看医生。如果嵌顿发生时间短,可以用手慢慢推着复位。但如果持续2~3个小时以上,且出现呕吐,就只有进行手术了。

◎婴儿湿疹

湿疹是宝宝在婴儿期比较容易得的一种常见病,如果在以前患病而没有照料好,到了这个月时,宝宝的头顶上就会生出一层脂肪性的疮痂,有时宝宝的脸上也可能长出同样的疮痂。有的疮痂由于外皮脱落而糜烂变红,渗出露珠状的透明分泌物,甚至裂纹处还会渗出血。由于发痒,宝宝不管白天黑夜,只要一睁开眼就闹,还会难受得不停地用手抓自己的头或脸。

如果宝宝的湿疹不太严重,而且也没有明显的体征,就暂时不要急着去看医生,因为这么小的宝宝到了医院,有可能接触到其他传染性皮肤病的患者而更不安全,更何况这些疮痂可以自然脱落,而且愈后也不会留下瘢痕。所以,如果宝宝湿疹不愈,应以自我调理为主。

由于妈妈最了解宝宝的湿疹病情反复情况,所以要时时注意湿疹的发作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般有湿疹不能洗澡,也不能让日光照射,否则就要恶化。这时应适当控制洗澡的次数,尽量使用不刺激皮肤的香皂,如果觉得不用香皂对湿疹更好,最好不要再用。

外用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最好选不含氟、且浓度低的。每天使用1次,洗澡后少量涂于患处。脸上不能随便用含氟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否则会留下瘢痕。

人工喂养的情况下,在奶粉中加一定比例的脱脂奶粉,或许会使症状减轻。但如果长时间把奶粉全部换成脱脂奶粉,可能造成宝宝营养失调,所以在全部改成脱脂奶粉时,必须在奶粉中加复合维生素。如果服用多种维生素会使症状加重,最好停用多种维生素,而只给果汁。

还应注意的是,要每天换枕巾,不要让湿疹沾染上化脓菌,接触面部的被子部分可缝上棉布被头并要每天勤换。而且枕巾或被头要和宝宝的衣物及尿布分开来洗,洗前先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放在阳光下晾晒消毒。如果冬天宝宝因棉被盖得过厚,也会使搔痒加剧,这时就应该适当调整室温或被褥。

此外,在变红糜烂处也可敷上沾有清洁凉开水的消毒纱布,每天3~4次,每次20分钟。

育儿箴言

生命的初期,一定要从环境中吸收大量的讯息,这是心智活动最频繁的时期,孩子需要从环境中吸收一切的事物。 TQDcWhOKw3vQ0V6YApx/PfMBmGe4LcE88GHcJUmF6Je/2Pd6MaGOMjMT3dIRdzQ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