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婴儿虽然并不成熟,却不像大人想象中的那般缺乏能力。相反地,他们也会利用自己不成熟的一切,透过各种方法来了解母亲和周围的世界,新生儿拥有与生俱来的能力。
婴儿听到震耳欲聋的巨响时会迅速地晃动手脚,好像要抱住某种物体一般,这就是所谓的摩洛反射,是新生儿所特有的反应之一。
研究表明,婴儿喜欢听柔和的声音。胎儿在母亲的腹中,就能听见较大的声音。而新生儿一旦听见关门声或激昂的音乐,便会吓得胡乱摇晃手脚(摩洛反应),甚至放声大哭。如果大人以柔和的声音对他说话,或是播放柔美抒情的音乐让他聆听,婴儿的反应将会变得非常活泼。
对婴儿而言,女性柔细悦耳的声音要比男性低沉的嗓音好听。授乳时,如果让婴儿听听玩具或母亲所发出来的柔和声,他将会停止吸奶的动作,面向着发出声音的地方凝神倾听。
当婴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将正在做的事情停下来,而把全副心神转移到发出声音的地方时,就表明婴儿的求知欲正在萌芽。
训练新生儿的听觉,可在孩子睡醒后或喂奶时和孩子多聊聊天。比如孩子睡醒后,妈妈温情地以柔和温馨的声音和孩子讲话。如“宝宝睡醒了”、“宝宝在哪儿呢?噢,在这儿哪。”、“妈妈给宝宝换尿布喽,真乖。”还可念些儿歌,如:“宝宝乖乖,把眼睁开,妈妈喂奶。”等儿歌。这样做可提早训练孩子的听觉能力及储存语言信息,进行感情交流,哄逗孩子的愉快情绪。
一般来说,到满月时,宝宝的听力发育里程基本是这样的:
听力从朦胧→完全发育成熟→能辨认一些不同的声音→会将头转向自己熟悉的声音和语言。
新生儿不只是对一定的刺激呈现反应,还能做出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当新生儿正聚精会神地吸奶时,如果大人拿着有趣而会发光的玩具接近他,婴儿就会停止吸奶的动作,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玩具,忘了应该继续吃。人类是依赖视觉得到外界讯息的生物,家长应抓住时机,给孩子适宜的训练。
1.注视烛光
以蒙红布的手电光代替烛光,以距婴儿眼睛30厘米处为半径绕方形或圆形缓缓转动,让婴儿注视,每次绕十几环,隔天一次,到3月龄止。
此项活动有助于婴儿的视力发展。由于提前发展了眼球的活动,对大脑的发育也有促进作用。但是,注意勿让手电光直射婴儿的眼睛。
2.明暗刺激
自制一块白色硬塑料板(或硬白纸片)涂上一半黑颜色,让孩子看,孩子的眼球会在黑白两面溜来溜去。每周2~4次,每次1分钟左右。
以强烈的明暗对比让孩子看,可活动眼球,提前刺激视觉。但要注意,刚开始孩子可能没什么反应,慢慢诱导、循序渐进,不可急躁。
1.给新生儿适当的刺激
大脑是支配新生儿日后知识能力的组织。刚出生的婴儿,在整个身体的比例上,以头部最大,重量约为成人的1/3,重达450克。但是,大脑的机能是靠神经细胞间的神经纤维互相交错而成的,新生儿神经纤维间的有效联系很微弱。这一点,使得出生未满3个月的婴儿,不得不靠中脑所产生的反射作用来维持生命。
丰富的生活经验,可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因此,父母应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孩子启发性的刺激。
喂奶时,母亲应该轻柔地对他说话;换尿布时,母亲也必须握住他的手或脚,温柔地说话给他听,这些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喂奶后,如果孩子没有睡意,母亲可以轻声唱歌给他听、逗他笑,或是让他欣赏可以发出声音的玩具。这个时期的孩子,常会不自觉地发出微笑,他非常喜欢凝视母亲的脸孔,也愿意认识崭新的世界。
2.应常与婴儿肌肤相接触
孩子都喜欢肌肤接触时的亲切感。当他啼哭时,只要大人将他抱起来,放在怀中轻轻地摇晃,他就会安静下来;而在洗澡的时候,如果被较大的声音吓哭,大人就必须以较厚的布块,将他的手脚包裹起来,这样即可让他感到安心。
有些父母为了避免孩子养成缠人的习惯,即使在他放声啼哭时,也仍然置之不理,这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一般而言,孩子的啼哭除了饥饿、不安之外,还有可能是患了某种病症。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这种讯号不加理会,孩子将会变得呆滞木讷,甚至对刺激毫无反应。
孩子放声大哭时,父母应该及时赶来照顾他,这样能培养孩子对于他人的基本信任感,同时,也能增加孩子对于周围人、事、物的兴趣。
3.为宝宝按摩
让孩子仰卧,双臂放于体侧,大人双手指掌面从肩开始向下徐徐捋顺,口中念“长……长……”。每日4次。
按摩能疏通孩子全身的脉络。父母轻柔地抚摸以及语言指示,能够给予孩子良好的心理安慰和语言刺激。但要注意,按摩时直接触摸小儿皮肤或以软布相隔,动作一定要轻缓,防止损伤皮肤。
孩子的幽默是最自然、最坦率的人类语言,需要父母用心去发现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