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记载,纳兰有妻子卢氏,妾颜氏,后来卢氏病故,便续弦官氏,还有著名的江南才女沈宛,这些算是时人笔记上明确记载了的,不过在野史中,不少人言之凿凿地说,其实纳兰还有个心爱的表妹,后来被选进了宫里,劳燕分飞,纳兰一直念念不忘。
纳兰和他这位传闻中的“表妹”,后人研究说,也许这便是《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原型。
当初乾隆在看过《红楼梦》之后,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此乃明珠家事作也。”明珠家与曹家有着相似的荣衰经历,难免会有人认为,明珠是“贾政”的原型,那么纳兰容若,自然就是“贾宝玉”的原型了。
至于那位传说中的表妹,大概也就因此而“诞生”了吧?
又说,这位表妹才貌双全,与纳兰容若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倒是公认的男才女貌,一双璧人。
那时年少的纳兰容若,还有那位美丽的少女,若是就这么一直青梅竹马下去,大概成亲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
如果这位“表妹”当真是存在的,那么按照当时的规矩,凡到选秀女之年,一般是三年一次,家里有十三岁到十五岁的少女,而且是嫡亲女孩儿的旗人家庭,都必须先参加选秀,只有落选后,才能自行婚配,这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所有的旗人家庭都不能拒绝。
所以,纳兰容若的表妹就这样被选进了皇宫之中。
以她的家世、相貌、才华,大概落选的可能性也蛮小,而结果一点也没有意外,她果真被选中了,宫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纳兰容若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大概能猜得到,总之是念念不忘。据说是为她愁思郁结,无论如何都想再见一面,后来伪装后混进了宫里,终于与自己的表妹见了最后一面。
当然,这只是传说,并没有任何的史料依据,但纳兰的这桩似是而非、真假莫辨的感情,或者说是初恋,在后人的猜想中,逐渐变得朦胧而美丽起来,带着“此事古难全”的遗憾,演绎出无数的版本。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落花时》)
在纳兰容若大概四五岁的时候,他除了读书之外,还多了一样功课,那就是骑射。
满族人入关之后,面对着辽阔的中原,面对着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他们自豪却又自卑,羡慕的同时却又恐惧。
自豪的,是这一望无垠的江山社稷终究被他们所统治。
自卑的,是因为很清楚自己可以用刀剑打下江山,却不可能继续用刀剑统治一个高贵的文明。
羡慕的,是绵延几千年包罗万象的中原文化,给他们带来一个全新的视野。
恐惧的,却是害怕自己最终和历史上无数的少数民族政权一样,被中原文明湮没。
所以,统治者一再强调“祖宗家训”。
祖祖辈辈都是以骑射讨生活,打下了这片江山,所以八旗子孙们必须保持骑射的传统,不可有丝毫的懈怠。
居安思危。
他们羡慕着却又恐惧着几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原文化。
纳兰容若那时候不过是个几岁的孩子,对于“骑射”背后的含义,他未必明白。只不过觉得是在自己喜欢的读书之外,又多了一样功课而已。
他也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同。
当时旗人刚入关没多久,尚且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所以八旗的子弟们也都是个个舞刀弄棒、弓马娴熟。所以小纳兰也和其他人一样,在读书之余,还要挤出时间来习武。
或者说,是在习武的空暇,挤出时间来读书。
也许因为父亲明珠是朝廷里难得的几位支持汉文化的人之一,更因为父亲精通汉语,纳兰从小耳濡目染,也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习武之余,他像海绵一样吸收着一切能够接触到的文化。
在这方面,明珠的开通与赞成,也让纳兰年复一年,中逐渐地文武双全起来,而不是和其他的八旗子弟一样,弓马娴熟,却对汉文化一无所知,甚至连汉语都不大会说。
所以说,纳兰容若后来以词扬名,也并非没有道理的。
如今说起他,很多人条件反射地都会想到纳兰的文,但事实上,当时的纳兰,是名副其实的文武双全的。
与其他的旗人子弟相比,纳兰容若便显得太优秀了。
文,他享有赞誉;武,他是皇帝身前的御前侍卫,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危,谁能说他武艺不好呢?只是在漫长的学习岁月之中,纳兰渐渐地发现,骑射变成了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而读书,才让他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快乐。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骑射与读书之间,纳兰究竟比较喜欢哪一个,谁也说不清,只是,旗人的武,与汉人的文,就这样奇妙地在纳兰身上,达到了一个最好的融合。
纳兰容若一直都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自己正和以往一样,在武术师傅的教导下,学习武术的基础。
蹲马步对一位四五岁的孩子来说,未免太枯燥了,而且是那么的辛苦,换作别家娇贵的小公子,只怕早就受不了号啕大哭起来。
但小小的容若却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因为他记得父亲曾经严肃地对自己说过,骑射乃是旗人之本,祖辈们靠骑射打下了江山,你身为旗人,怎么可以不习骑射?
马步不知蹲了多久,小纳兰也不禁觉得膝盖开始酸起来,有点支撑不住了,又不敢撒娇不练,正在咬牙苦撑的时候,长长的走廊上,母亲婀娜地走了过来,唤他今天就到此为止,家里来客人了。
纳兰容若连忙去沐浴更衣,跟随母亲去前厅迎接客人,这时候,他才看到,原来是自己那位久已闻名却一直不曾见过的小表妹,来家做客了。
那时候,年幼的小表妹并不知道,自己进京的目的,是为了等她长到花季妙龄的时候,被父母送进宫里去。
在纳兰容若之后,明珠夫妇很久都不曾再有过孩子,所以在当时,小小的纳兰容若是没有弟弟或者妹妹的。也许是因为自己长期都被人当成弟弟一样的照顾,所以对这位小表妹,纳兰容若表现出很大的好奇心来。
而更让他感到惊喜的,是这位年纪比自己小的妹妹,居然也对汉人的文化颇感兴趣,两个孩子兴趣相投,很快就熟络了。
与纳兰容若不一样,小表妹身为女孩儿,堂而皇之地可以不用去学习骑射,所以她能够安安心心地坐在书房内,听着授课先生的讲解,专心地聆听,只不过偶尔,一双黑漆漆、亮晶晶的大眼睛,也会悄悄地从窗缝间偷看正在专心习武的表哥。
她也是旗人子孙,自然知道习武骑射是男孩子必须学习的功课,在授课师傅重重地一声咳嗽下,她又忙不迭地把目光收了回来,专心在自己眼前的白纸黑字上。
孩子总是在一天天长大。
不知不觉间,幼童变成了少年,容若变得英俊洒脱、器宇不凡,而原本雪娃儿似的小表妹,也出落得亭亭玉立,俨然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
大人们瞧在眼里,都暗自欣慰。
小表妹才貌双全,一旦选秀进了宫,再加上娘家的支持,还愁不能在皇宫之中找到立足之地吗?
他们暗地里打着如意算盘,却全然忽略掉了,或者说是刻意忽略掉了少年容若与小表妹之间那淡淡的萌动,只是以为,那不过是两个孩子一起长大的兄妹之情而已。
当时的少年纳兰与小表妹,又哪里会料到,未来,竟然是如此的残酷。
年少的他们,大概根本就不曾想过以后的事情。
纳兰容若年长了一些,就和其他人一样,列席在八旗战士们的阵营里,和周围无数年纪相仿的年轻人一样,是一位年轻的战士。
这天,少年纳兰从军营里回来,沐浴更衣过后,拜见了父母、姑姑等人,却未见到表妹的身影,有些困惑,又不好明问,只得悻悻然往内堂走去。
走着走着,他突然发现,自己的脚步,竟是在不知不觉中走向表妹居所的方向。
夕阳西下,精致的绣楼掩映在繁花绿树之中,仿佛也带着少女的娇羞,在昏黄的阳光中,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也许是心有灵犀,当纳兰容若刚走到楼下,表妹惠儿也正从楼梯上款款地走了下来。
四目相对,皆是一怔,旋即都笑起来。
纳兰容若想问表妹为何之前没在前厅,但怎么想都不知该从何问起。向来机智灵变的他,不禁有些讷讷起来,看着表妹那双明亮的眼睛,更是说不出话来了。
少年纳兰再聪明,也猜不透女孩子的心思。
甚至连小表妹自己,也未必说得明白。
她不知道为什么当快到表哥回家时辰的时候,自己会突然开始在意起仪容来,见镜子里的人儿左不顺眼右不顺眼,一会儿觉得头发散乱了,一会儿又觉得早上插的那支簪子与身上的衣裳不搭配,所以,一反常态,并未和往常一样去前厅迎接归家的表哥,而是在自己的闺房内细细地重新梳妆,直到自己满意了,才走出闺房,哪知刚要下楼,却见表哥正在自己的绣楼前踌躇不前。
小表妹本是有些忐忑,可见到表哥迟疑的模样,竟忍不住笑了起来。
见到小表妹忍笑的神情娇憨可爱,纳兰容若越发讷讷起来,想分辩些什么,但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竟谁都无话可说,于是便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
一笑,两位年轻人顿时不复之前的羞涩与尴尬。
纳兰容若后来写了一首《落花时》,也许是这段无忧无虑的美妙时光在他的记忆里实在印象太深,所以在词中这样写道:“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写的,分明就是年少时与表妹两小无猜的画面。
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当时的少年纳兰与表妹,是如何的情投意合,在他们这一双年轻人的眼中,这世间任何事物都是美好的,当然,还有两位年轻人之间那纯真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