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 [1]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2] ;豫兮,若冬涉川 [3] ;犹兮,若畏四邻 [4] ;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5]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6]

【注释】

[1]道者:懂得“道”,行为符合道之法则的人。[2]容:形容,描述之意。[3]豫:兽名,性多疑,每有行动,踟蹰不敢行,这里用以形容行为之瞻前顾后。[4]犹:兽名,其特点与“豫”相似。[5]蔽:通“敝”。[6]此两句原在第二十章内,疑为本章错简,移于此处。

【译文】

古时那些善于行“道”的人,见解微妙而且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正因为他深藏不露无法了解,所以只好勉强用下面一些比喻来将他描述:他的小心谨慎啊,就像冬天赤脚涉水过河时那样逡巡不前;他的警觉戒备啊,就好像居于强邻的包围之中,不得不时时警惕万分;他的拘谨严肃啊,就像在做客一样;他的融合可亲啊,就好像正在消融的冰;他的醇厚质朴啊,就像没有雕琢过的原木;他的旷远豁达啊,就像空旷的山谷一样;他的浑厚宽容啊,就像混混浊浊的江河大流一样。谁能在动荡中静止下来,在安静中慢慢变得澄清?谁能在安定中变动起来,使其慢慢显出生机?保持上述道的要义的人,不肯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解析】

本章紧接前章,对体道之士做了具体描写。老子称赞得道之人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懂得运用普遍规律来处理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因得道之人具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有很强的静定功夫。他们表面上清静无为,而实质上蕴藏着极大的潜能,他们极富创造性,只是不愿显山露水。他们静谧幽深,难以测识。因而得道之士的精神境界,要远远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

在中国古代,为官者通常被称为士。如果说在中国古代社会,世袭的贵族阶层及作为社会基石的贫民阶层构成了固定的整体框架,那么,士人就构成了这个固定框架中最为复杂、活跃,并产生了深远文化影响的阶层。老子所描述“善为道者”,能够浊以澄而“不盈”,因“不盈”而“能蔽而新成”,因此其也成了老子实现政治理想的主要依托者。

澹兮,其若海。

为了使人们能深刻领悟“道纪”之人的情貌特征,老子就得道之人的特征做了概括,我们归结为以下九点,并逐一进行解析。

一是“豫兮,若冬涉川”。豫,原是野兽的名称,性好疑虑。豫兮,引申为迟疑慎重的意思。涉川,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全句的意思是:得道之人的每一步行动都是无比警惕、小心的,就如同冬天赤脚过河一样小心谨慎。众所周知,在冬天沿着冰面过河是十分危险的行为,稍有不慎就会滑倒,甚至掉进冰窟里丢掉性命。得道之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会表现出谨慎的态度,就如同冬天涉河一般。

二是“犹兮,若畏四邻”。犹,小心、犹豫的样子。全句的意思是:得道之人好像畏惧自己的邻居一样,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不逾越常规;制止自己的行动使之不嚣张放肆,以免干扰邻居的生活。人是群居动物,得道之人也是人,他们不可能脱离社会生活而存在,他们要生存就必须与周围的人建立密切的联系,离群索居不是真正的得道之人,当他们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处理矛盾的过程最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观和处世哲学,因而周围的邻居对其评价的高低是至关重要的,它最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水平。

三是“俨兮,其若客”。俨,庄严肃穆的样子。全句的意思是:得道之人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形之下,都会把自己摆在客人的位置上,小心谨慎、严肃认真地对待人和事,而不会随随便便地对待日常生活问题。从生命的本质意义上来讲,每个人都是人生路途上的匆匆过客,都是大自然的普通客人,和其他的生物一样,不能超越生和死,这是“大道”的必然规律,得道之人和大道同步,他们以谦逊的心态做人,严肃认真地对待日常生活琐事,这和世间的庸人有着本质区别:庸人总是以大自然的主人自居,势必以尊贵的态度来对待自己,而以骄纵的态度对待自然。庸俗之人以损害自然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最后也必将以毁灭自己而结束。老子主张以客人般的身份,来度过自己的一生,而不是以主宰者的身份肆意妄为。

四是“涣兮,其若凌释”。涣,涣散;释,消解,形容冰解冻的情形,比喻得道之人从自己的欲望、梦想、抱负、追求、知识等重负中解脱出来,恢复为本我,就会有难以言表的轻松愉悦、悠然自得。这种感觉就像是冰封了一个冬季的河水,在春风的吹拂下慢慢消融,是一种轻松惬意的感觉。得道者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释放自己,老子把得道者的觉悟恰当地比喻为冰消雪融,从而焕发出自然的勃勃生机;就得道者自身而言,他们能冲破束缚完成自我解脱,不执着于一事一物,了无牵挂,自然也就逍遥自在。

五是“敦兮,其若朴”。敦,内在端庄、厚重;外在朴素、自然。整句话的意思是:得道之人能以其端庄厚实的本质,轻易地抵御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因而表现出返璞归真的外在形象。敦厚实在的品格是人类社会一直所赞颂的,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也是人类社会所提倡的。人们常常用浑金璞玉来形容那些不炫耀、敦厚朴实的人,因而得道之人就如同浑金璞玉,既具有真材实料,又不矫饰。

六是“旷兮,其若谷”。旷,开阔、宽广;谷,比喻像山谷一样虚空。全句的意思是:得道之人心胸辽阔,就如同山谷一般空虚高深。他们能够海纳百川、包容万物,无所谓仇恨,也无所谓感恩,因为没有亲戚和仇敌的概念,心中就自然充满了友善,这一点和没能体悟“大道”的人有着本质的不同,没领悟大道的人喜欢洁净而厌恶污秽,有分别就有烦恼和祸患。得道之人处污秽无所谓污秽,处清洁无所谓清洁,与外在世界浑然一体,也就无所谓痛苦、烦恼、祸患和灾难了。没有了这些分别,他因而也就显得自在无为、随心所欲了。

七是“混兮,其若浊”。混,混同;浊,混浊。得道之人是清醒的——清醒的最高境界,是使内心明净,与污浊的世界同为一体。

八是“澹兮,其若海”。澹,淡泊,宁静。得道之人心境淡泊,如江海一样浑厚。

旷兮,其若谷。

九是“飂兮,若无止”。飂,高风,形容形迹飘逸。老子在这里希望人能在动荡中静止下来,这就是清静无为的思想。

【为人之道】

善为道者——我的朋友胡适之

在近代中国,有一个很有名的学者,名叫胡适(字适之)。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有一句极为出名的流行语,就是“我的朋友胡适之”。当时,“上至总统、主席,下至企台、司厨、贩夫、走卒、担菜、卖浆……行列之中都有胡适之的朋友”。作为一个学者,他身处“文人相轻”的环境,但他却能以自己巨大的人格魅力凝聚起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建立巨大的历史功绩。

胡适的胸襟阔大,具有伟大的包容精神。他以自己无上的智慧洞悉了人间的光明和黑暗,悟透了人生道路的平坦和困顿,修炼出用自己的胸襟去包容世人、包容宇宙的宗教般的度人济世情怀,获得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赞誉。

正是靠着这种博大心胸和乐观豁达的精神,胡适得以从容地周转于当时严酷的政治与社会环境,并以自己的地位和努力为众多文化界人士的生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就是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胡适曾向很多朋友或学子提供过无私的帮助。胡适自己也说:“我一半属父母,一半属朋友。”

1919年,林语堂到美国留学,生活相当拮据。当他在哈佛大学专心求学时,政府突然停发了他的半公费奖学金,使他几乎陷于走投无路的境地。万般无奈之中,他想起了一位并不太熟悉的朋友——胡适。于是他给胡适拍了通电报,请他代向北大校方申请预支1000美元。没多久,钱果然寄来了,林语堂得以完成哈佛大学学业。后来,他又转入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又请胡适代借1000美元。学成回国后,林语堂回到北大任教,去向校长蒋梦麟归还2000美元的借款。蒋校长查询财务,才知道两笔钱都是胡适个人所汇。林语堂闻知,深为感动。

胡适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现代中国许多伟大的人物都曾受惠于他,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刘文典、季羡林,历史学家邓广铭、周一良、钱穆、何炳棣,文学家徐志摩、张爱玲,红学家周汝昌,等等。胡适是益友,更是良师,他教过的学生,顾颉刚、傅斯年名满天下自不必说,其他如吴晗、罗尔纲、罗家伦、吴健雄、千家驹、饶毓泰、唐德刚等优秀者也是数不胜数。

台湾著名的作家李敖,恨不得骂尽天下所有有名望的人,独对胡适心存崇敬。李敖曾陷入穷困潦倒之中,向不少朋友和名人写信求助。大学者胡适向这个当时的无名之辈欣然寄去1000元。因此,每每提起胡适,李敖总是感佩不已。

他的朋友不仅仅是有地位有名望的大人物,而且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在北平时,拉黄包车的人也会说“我的朋友胡适之”,而且他不是在说瞎话,他真的与胡适交情不错。

1962年,胡适去世,人们敬致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广大民众更是有数十万人为其送葬,葬礼规模之大极为罕见。在胡适墓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话: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于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的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胡适的为人,暗合老子的大道,真正做到“混兮,其若浊”。如果你站在某一特定的立场,观察胡适结交的人物,你会发现,里面有你喜欢的人,也有你不喜欢的人。由此,许多人得出结论,与胡适交往的人太杂了。殊不知,混浊的河水一样鱼龙混杂的人际圈子,正是他善为“道”的高明之处。 HRlsV2G5sjMyOYBAojgJoRklBpyFI3Sj+P0kXppFg3u/tzFAdIDyjCHg6wlYsWc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