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四章
执古之道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 [1] ;听之不闻,名曰“希” [2] ;搏之不得,名曰“微” [3] 。此三者不可致诘 [4] ,故混而为一 [5] 。其上不皦 [6] ,其下不昧 [7] ,绳绳兮不可名 [8] ,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9]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 [10] ,以御今之有 [11] 。能知古始 [12] ,是谓道纪 [13]

【注释】

[1]夷:看不见。[2]希:听不到。[3]微:摸不着。“夷”“希”“微”三字均形容感官所不能捕捉的“道”。[4]诘(jié):追。[5]一:即“道”。[6]皦(jiǎo):光亮,光明。[7]昧(mèi):昏暗,阴暗。[8]绳绳(mǐn mǐn):渺茫、不清楚。[9]惚恍:闪烁不定的样子。[10]古之道:就是太初的大道。[11]有:指世上万事万物。[12]古始:就是宇宙的原始或“道”的端始。[13]道纪:“道”的纲纪。纪,准则,法度。

【译文】

怎么看也看不见,我们把它叫作“夷”;怎么听也听不到,我们把它叫作“希”;怎么摸也摸不着,我们把它叫作“微”。这三者的形象难以区分开来,它原本就是混沌一体的。它的上面并不显得明亮,它的下面也不显得昏暗,它绵延不绝而又不可名状,又总要回到看不见物体的虚无状态。这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具体物象的形象,这就叫作“惚恍”。从前方去接近它,看不见它的头;从后面去追赶它,看不见它的尾。根据早已存在的“道”的运行规律,来考察现在的具体事物,我们就能了解宇宙的原始,这就叫作道的规律。

视之不见,名曰“夷”。

【解析】

本章着重描述“道”体。在前面的第六章和第八章里,老子分别以具体的形象——山谷和水,来比喻道的虚空和柔弱。本章则抽象地描述道的性质,并讲了运用道的规律。在这里,老子所谓的道超越任何事物,是无形无状,因此是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的。对于这种没有形体的抽象之物,我们根本无法进行感官上的体验,所以就无法用语言描述它的属性。可在前面几章中,老子所说过的道有两种内涵,一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即宇宙本体;一是指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这两者之间实际是相互联系的。本章所讲的“一”(即道)包含有以上所讲道的两方面内涵。老子描述了道的虚无缥缈,然而它又是确实存在的,是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不象”。道有其自身的变化运动规律,掌握这种规律,便是了解具体事物的根本。

因此,在本章中,为了让人们对超脱于具体事物之上的道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老子就用具象世界的一些概念来对它加以解释,然后再一一否定,反衬出道的深微奥秘。但是道的普遍规律自古以来就支配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实存在的个别事物,就必须把握道的运动规律,认识道的普遍原理。理想中的“圣人”能够掌握自古以固存的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驾驭现实存在,这就是因为他悟出了道性。

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什么是夷?肉眼无法看到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夷”,看不见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只是它无法被我们用眼睛所认知罢了。比如,我们站在平地上极目远眺,目击到的东西极其有限,而地平线那一端我们是根本看不到的;而一些微生物,我们必须借助仪器才能看到,肉眼根本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我们却不能因此就下没有看到就不存在的断言,而是必须以充分肯定的态度,承认在地平线的那一边是存在的,微生物也是存在的,它们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正像“大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样,它是客观存在的,并时时刻刻对人发生着影响,我们也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遵循大道的规律,而不是与大道相背离。

什么是希呢?“希”就是我们用耳朵无法听到的声音,它的特点是细小、缥缈、轻微,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它不可能被我们听得真切,除此之外,还有距离因素,我们所能听到的声音,都是有一定范围的,所以距离也会令我们无法听到一些声音,大道即使有声,也不会被我们听见,因此我们常说“大道无声”。

那么,什么是微呢?微就是小的意思,小是相对而言的,当一个东西小到无法被我们摸着时,我们就称它为“微”。

大道就是那个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无法用我们常规的视觉、听觉、触觉来感知。希、夷、微这三个概念,也无法穷究道的本源和真正内涵,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我们称之为“一”。

什么是惚恍?我们说大道是一个东西,东西应该是有形象的,但它看不到、摸不着,它是一个超乎物质世界的东西,它若有若无、若隐若现,无法用概念来解释,只能用心灵去通达;无法用感官去体验,只能用身心去感知。对于这种模糊而又深奥、亦真亦幻的状态,我们称之为“惚恍”。

为了便于表述,我们就必须给道加以定名,所以就称道为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具体物象的物象。惚恍虽然有些牵强,但它已是所有词语中最能表现这一特点的词汇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大道是支配万物的,但它又存在于冥冥世界之中,无迹可寻;同时它又是多变的,是不易被人所把握的。它没有前进和后退,没有运动和静止,没有光明和黑暗,所以它是永恒的,是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当我们感觉到它的存在时,它又回复到无迹可寻的状态中了,它惚恍缥缈,若有若无,若明若暗,捉摸不定。

何谓“道纪”?简单地说,就是大道的纲纪和规律。认识和理解道纪比认识大道本身更有意义,大道的规律和纲纪能有效地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一旦我们的行为顺道而行,就能一帆风顺,事事遂心;相反,如果逆道而行,我们的行为就会处处受阻,甚至遭受祸患。

综上所述,道虽然是玄妙精深、惚恍不定的,但它的虚无不是绝对的“无”,它是由万物混成之物,无中含万有,无中出妙有,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因此,道的纲纪与宇宙同寿,运用极广,看不到“首”,也看不到“后”,自古以来就支配着世间的具体事物,统率着一切“有”。因此,要认识和把握世间的万物,就必须把握道。掌握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就能知阴阳之消长,明五行之变化,知过去,探未来,识破天机,明察秋毫。

【为人之道】

体道悟道——万有引力的发现

“自然界和自然界的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成为光明。”这是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对于牛顿所做出的盛赞。

1643年1月4日,伊萨克·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附近的沃尔索普村的一个自耕农家庭。这个孩子是一个早产儿,生下来时只有三磅重,也就是体重还不足三斤,周围的人们都很担心他是否能顺利地活下来。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出生时如此羸弱的婴儿日后竟然活到了八十四岁的高龄,更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他后来成了一位举世闻名的、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科学家。

牛顿的童年并不幸福,他是一个遗腹子,出生之前就没了父亲,自小在外祖母身边长大。也许是因为受到这种成长环境的影响,少年的牛顿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

也许有人认为,牛顿后来在多个科学领域都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他在小时候也一定非常聪明,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神童。然而,实际的情形是,牛顿在童年时期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他的学习成绩很一般。不过,他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嗜好读书,尤其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然后还会亲自动手去制作一些新奇有趣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种树之道,在于顺其自然。

读中学期间,因为家境贫困,牛顿被迫辍学。但他没有放弃学习,仍然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读书。那时候,母亲经常让他和佣人一同上街去卖东西,而牛顿则每次都悄悄地让佣人一个人去,自己却躲在大树后面专心致志地看书。一次,他的这个秘密被舅舅发现了。舅舅没有责怪他,相反,还因为外甥的好学而深受感动。他劝说牛顿的母亲让外甥复学,并且鼓励牛顿继续读大学。

十九岁那年,牛顿进入了著名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但是他的家里没有能力支付学费,他只好一边为学校做杂务,一边学习。剑桥大学四年的学习,为牛顿接下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1665年,伦敦为严重的鼠疫所席卷,而剑桥就在伦敦的附近,为了躲避肆虐的瘟疫,牛顿返回了家乡。在家乡避居的两年之间,牛顿着手描绘出他一生之中大多数科学创造的蓝图,诸如微积分、万有引力、光学分析等重大科学发现,都孕育于这一时期。

1667年,牛顿回到剑桥大学,继而取得了硕士学位,不久之后,牛顿就晋升为数学教授,那时他刚刚二十六岁。

牛顿在自己辉煌的一生中取得了多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其中尤为突出的一项就是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治国犹如植树,不可过多颁布法令,要无为而治。

那么,是什么给予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最初灵感呢?关于这一点,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牛顿离开剑桥大学避居家乡的时候,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于对许多重大科学问题的思考。一天,牛顿正坐在姐姐的果树园里思考问题,忽然“咚”的一声,一颗成熟了的苹果坠到了地上。继之,又有其他的苹果同样因为熟透而掉落在地面。这是再平常不过的现象了,然而,从这种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事情中,具有敏锐洞察力的牛顿却捕捉到这样一个特别耐人思索的问题: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面上,而不是掉到天上去呢?人们对这种现象太熟悉了,从没有思考过。其实,这种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有着另外的解释。

牛顿将自己的思考扩展开来,苹果会落到地面上,可是月亮却一直都悬在空中,难道苹果和月亮有着什么实质上的不同吗?牛顿又见到外甥玩的小球,只见拴在橡皮筋上的小球随着牵引不断地摇摆着,速度越来越快,最后被抛出去,又落到地面上。牛顿觉得,月球的运动与小球的运动是非常相像的,小球在推动它运行的力之外还有一种力,这种力就是地球的引力,月球也同样如此,正是因为受到地球的引力,月球才会围绕地球运行。扩而广之,牛顿认为这种力不仅存在于巨大的天体之间,宇宙中所有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这种相互吸引的力,只是在很小的物体之间,这种力过于微小,因而是难以察觉的。牛顿由此得出了科学史上意义非凡的万有引力定律。当然,一项伟大的科学发现,绝非如此简单就可以得出的,关于苹果坠地的思考只是给牛顿提供了最初的灵感,而由这一想法的酝酿到万有引力定律的正式提出,牛顿又经过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充满艰辛的科学探索。

【处世之道】

顺其自然——郭橐驼的种树之道

道是虚无缥缈的,“无形不状,无物不象”。但是,道都有其自身变化的规律,掌握了其规律,便掌握了事物的根本。我们从老子的阐述中可以扩展为:任何事只要掌握其规律,认识其本质,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唐朝时,有一个人名叫郭橐驼。为什么会叫“橐驼”这么奇怪的名字呢?原来,这个人患有伛偻病,整天驼着背,脸朝着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而人们也不知道他原本叫什么名字,所以乡里人便直呼他“橐驼”。郭橐驼听到人们这样喊他,并没有觉得人们在嘲笑他,而且心里还很坦然,他说道:“这个名字很不错啊,就用他称呼我吧,我觉得很恰当。”因此,他竟然放弃了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郭橐驼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的西边。郭橐驼没有其他的技能,只以种树为生,而且还很出名。凡是长安城里那些栽种树木以供玩赏的豪富人家,以及那些种植果树靠卖水果为生的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去供养。平日里看那橐驼所种的树,即使是移植的,也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果实往往结得又早又多。长安城里还有其他的种树人,这些种树人虽然暗中观察模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郭橐驼的。

有人见郭橐驼的树种得很好,便去问他其中的奥秘。

郭橐驼只淡淡地笑了一下,然后回答说:“橐驼并不能使树木活得长久和旺盛繁殖,只是能顺应树木的天性,让它按照自己的本性生长罢了。”

来人听后,颇觉奇怪,便问道:“树木的本性是什么呢?”

郭橐驼说道:“树木的本性,需要根得以舒展,它需要培土均匀,它喜欢已经习惯了的土壤,四周的土要捣结实。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去为它操心,种好后可以连头也不回地离开。栽种时要像抚育子女一样细心,种完后要像把它丢弃了一样不再照看。这样它的天性才能得以保全,它也会按照自己的本性健康成长。所以我只不过是不妨害它生长罢了,并不是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只不过是不抑制延缓它果实的生长罢了,并不是能使它的果实结得又早又多。”

听到这里,来人频频点头,认为郭橐驼的话很有道理。

郭橐驼又接着说道:“别的种树人就不是这样,他们种树时没有让树根得以伸展,又让它离开了已经习惯了的土壤。他们培土,不是土多了就是土不够。如果有能不同于这样种植的,则又爱护得过分,总是想着它,早晨去看看,晚上去摸摸,离开之后又跑来看一下。更有甚者竟然抓破树皮来验查它是死是活,摇动根株来观察栽得是松是紧。这样的话,树木就会一天天地偏离它生长的本性了。这些人虽说是爱它,其实是害它;虽说是担心它,其实是与它为敌。所以他们种树都比不上我,其实我又有什么特殊能耐呢?”

来的人又问道:“如果把你种树的道理,转用到做官治理百姓上,可以吗?”

橐驼听后,谦虚地说道:“我只知道种树而已,做官治理百姓不是我的职业。”

来的人知道他有意不说,便也不答话。郭橐驼见他没有走的意思,便继续说道:“但是我住在乡里的时候,看见那些当官的喜好颁布繁多琐碎的命令,好像很怜惜老百姓,结果却给百姓们带来灾祸。早晚都有差役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鼓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割,早些缫你们的丝,早些织你们的布,抚养好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时不时地敲起鼓将大家聚到一起,打着梆子将大家招来。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就算晚饭和早饭都不吃而去招待那些差役都忙不过来,又怎能使我们人丁兴旺,生活安定呢?所以我们是如此贫困而且疲惫。这些与我所从事的职业有一些相似之处吧?”

来的人听完大喜,于是说道:“这不是很好嘛!我问种树,却得到了治理百姓的方法。”于是,他把这件事记载下来,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这位与郭橐驼对话的人,正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柳宗元。柳宗元听郭橐驼讲树木的天性,很自然地联系到治国之道,便故意引导郭橐驼说出了治国的道理。从郭橐驼的话里,我们可以知道,无为而治,不对百姓实行严苛的政令,这才能使百姓生活安定,社会长治久安。 IOGYd4aHllH1vSqen8muC7+/jlEcBRUD0T29AkKh3SL2gKqtRo4dSMyf6FqY5Ae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