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三章
宠辱不惊

【原文】

宠辱若惊 [1] ,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 [2] ,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注释】

[1]若:作“乃”字或“则”字讲。[2]所以:可译为“……的原因”。

【译文】

得到宠爱或遭受耻辱,都像是受到惊吓一样。重视大患,就好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什么叫作“宠辱若惊”?宠是上等,辱是下等;得到会感到心惊不安,失去也会惊恐万分。这就叫宠辱若惊。什么叫作“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会有祸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倘若没有了我的躯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把天下看得和自己的生命一样宝贵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重担交付于他;爱天下和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责任托付于他。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解析】

本章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宠辱若惊”,一是“贵大患若身”。这两句是《道德经》里经典的语录,老子对宠辱、进退均有独到的见解。

“宠”指非常道,“辱”指常道。“宠”字的构成是宇宙中有“龙”的样子。在古代的易道八卦学说中,龙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因为宇宙八方是靠六个龙头的不断延伸才得以形成的,因而中国人便有“龙的传人”之说。而“辱”字的构成则是用手掌握拿捏好时辰分寸的样子。“惊”字为“敬马”之合。庄子说:“万物一马也。”所谓“一马”也就是“道”。如此说来,“惊”字也就可以看作是“敬道”。所以,宠辱若惊是指宠和辱都要以道为其归依。

人作为情感动物,对荣辱的情感体验十分敏感,因为芸芸众生奔走于各种名利场,不可能完全摆脱荣辱的影响。面对荣辱,人们总会有所反应。比如,受到别人恭维和赞许时,心里会感到喜悦;但这种喜悦是短暂的,因为人有患得患失的特点,得到宠爱并不会令我们永远快乐;同样,当我们受到别人的冷眼、辱骂、轻视的时候,我们也会表现出不安、惊恐,其实,这一切都是由人类自身的弱点决定的,因而人无论得到宠爱还是得到屈辱都会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所谓“贵大患若身”,贵,以之为荣,看重;大患,极强的忧虑;若,如。得宠就惊喜,受辱就惊惧;把心中的忧虑看得与自身的生死存亡同等重要。“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是世间一般人的普遍心态。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在老子看来,人在荣辱面前的这种表现,虽是常态,但都是不正常的。因为荣辱都是一时虚名,事过境迁之后便成过眼云烟。人不能远离荣辱,但也不能成为荣辱的奴隶。只有看淡荣辱,超然自守的人,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成为自己的主人。

为了便于人们理解,老子还对上述观点做了解释:“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也就是说得宠和受辱同样惊恐,重视大的祸患如同重视生命。什么叫得宠和受辱同样惊恐?得宠是上等的,受辱是卑下的,获宠时好像受到惊吓,失去它时也好像受到惊吓,令人不安。这就叫作得宠和受辱同样惊恐。太过于重视自己的存在。为什么世间常人会存在这些普遍的弱点呢?老子又对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做了分析,他认为,世间常人之所以总是念念不忘其自身利益,并且为自身利益而患得患失,就是因为常人身上缺少精神追求,老子没有直接告诉人们他所提倡的人生精神追求是什么,而是用可当大任者和不能当大任者来进行对比,以此来说明人们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精神追求:“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所提倡的人生精神追求观,就是把自身融于天下之中,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天下的利益。自第九章至此,老子讲的都是修德而非修道,其实,修道要比修德更高一个层次。修德讲求“生而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讲求“无之以为用”及“爱以身为天下”,而修道讲求的是纯粹的自然和无为。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对于身外的荣辱得失十分看重,甚至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是以荣宠和功名利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贵,福佑子孙。总之,人活着就是为了寿、名位、货等身外之物,对于功名利禄,可说是人人都需要。但是,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才好呢?如果你把它摆在比生命还要宝贵的位置上,那就大错特错了。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远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动于衷,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因此,老子认为,没有必要视荣宠为宝贝,也没有必要视耻辱为洪水猛兽,两者没有必然的界限,并非势同水火,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如果善于正确对待,耻辱就会变成荣宠的垫脚石;如果不善于对待,荣宠就会变成耻辱的前奏。正确对待荣辱,就能豁达处世,不至于为荣辱所羁绊。

【为人之道】

超然荣辱——咸丰帝纵欲而亡

老子强调贵身,即只求生活的安适恬静,而不追求声色娱乐,这样的人才不可能因为荣辱毁誉而使自身受到损害,因而才可以担当天下的大任。清代的咸丰皇帝,纵情酒色,与老子“宠辱不惊”的思想背道而驰,最终也落得个暴毙的下场。

清代帝王大多勤于政事,即便是没有很大作为的,也能够自律,而咸丰皇帝则属清帝中的另类。咸丰一朝内忧外患严重,清朝早已是残垣破壁,咸丰帝却没有选择力挽狂澜,而是置国家臣民于不顾,一味逃避现实,终日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浑浑噩噩地结束了自己三十一岁的生命。

咸丰即位时,爆发了规模浩大的太平天国起义,接踵而来的又有英法联军入侵中国的战争。1861年,咸丰逃往热河承德避难,并死在承德。咸丰在位十一年,“大局糜烂,不可收拾”,他往往在夜里彷徨,一筹莫展,于是纵情声色,临死前两天还传谕“如意洲花唱照旧”。

志高才疏的咸丰帝奕,不顾江山社稷,视黎民百姓为草芥,那么其父道光为什么敢把天下托付给他呢?其实另有缘由。道光生有九子,到了晚年,前三个儿子都已先他而去,而后面的儿子还小,五阿哥又过继给了别人,所以能够成为储君的只有四阿哥奕和六阿哥奕。六阿哥奕的才能远在四阿哥奕之上,事实上道光亦最钟爱奕这个儿子。但大位终归于奕,这其实都是奕的老师杜受田一手导演的结果。《清史稿·杜受田传》载:“文宗自六岁入学,受田朝夕纳诲,必以正道,历十余年。至宣宗晚年,以文宗长且贤,欲传大业,犹未决;会校猎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其实,奕对道光所说的这段话,就是其师父杜受田传授的,道光见四阿哥仁慈,认为其可以治理好江山,遂把天下交托给他。

应当说,初登帝位的咸丰也曾壮怀激烈、踌躇满志,也想励精图治、重整河山,但因当时腐朽不堪的清政府早已摇摇欲坠,志高才疏的奕面对艰难的时局,确实有回天乏力之感,在心灰意冷之下,开始纵情声色,以麻痹神经,结果加速了大清帝国的崩溃,也让自己很快走完了短暂的一生。

其实,清代帝王的平均寿命为五十二岁,在历代帝王平均寿命排行榜上独占鳌头,除了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等因素之外,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清代帝王大多数重视养生之道,勤于锻炼身体,保持了骑射民族的光荣传统。清帝中寿命较短的几位,如顺治帝活到二十四岁,但是他最终是死还是出家一直存在争议;而光绪帝活到三十八岁,他与慈禧太后死亡时间相差仅一天,这里面也存在不可告人的秘密;另外一位年仅十九岁就死亡的清帝是咸丰帝唯一的儿子同治帝,同治帝继承了父亲好色的基因,在花街柳巷染恶疾暴亡。

咸丰帝素有咯血顽疾,但根据御医的建议,此病可以鹿血调治。当时京城为此饲养了一百多头鹿,供咸丰帝咯血发作时急用。咯血虽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他嗜酒如命,又纵情声色,哪里还有时间去过问朝政?

咸丰初登帝位时,踌躇满志,渴望有番作为。

咸丰帝十分宠爱一个妃子,这个妃子名叫叶赫那拉·玉兰,她就是日后搅得爱新觉罗家族不得安宁的慈禧太后。除了“兰妹妹”之外,其他有名有姓的后妃多达十五位,咸丰帝仍不满足,在位期间数次在满蒙贵族中选秀女入宫。除此之外,他还打破祖制,扩大范围选汉族人家秀女进京。其中比较得宠的是“牡丹春”“杏花春”“武林春”“海棠春”四人,时人谓之“四春娘娘”。

史书记载,清初的几代皇帝都严禁贩卖烟草及鸦片,到了咸丰父亲道光帝时期更为严格,可是咸丰帝不但不禁止鸦片,还带头吸食。吸食鸦片后的咸丰帝常常处于亢奋状态,开始无节制地纵欲淫乐。

《清代名人轶事》中记载:有一次,咸丰帝在圆明园召见大臣丁宝桢。丁宝桢由于来得太早,就被太监引入了一个小房间等待。丁宝桢等了很久也不见太监来叫,就起身四处转转,当他发现一个小茶几上摆放了一碟儿貌似“蒲桃”的“新鲜水果”,忍不住抓起几颗放进嘴里。时间不长,丁宝桢就发生了生理反应,当时正值夏五月,单薄的纱衣让丁宝桢越发难堪。丁宝桢此时吓得要死,只好装急性腹痛发作,佝偻着身体仓皇逃出。

这样的轶事不见得是真实的,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咸丰帝吃春药也未必是空穴来风。咸丰帝不仅好酒色,还喜欢自己配药治病。根据一位宫廷御医的后代回忆:咸丰帝在热河逃难时,惊惧交加,本就糟糕的身体一下子垮下来。本来有一些随行御医不乏医术高超者,但是咸丰帝历来有病都喜欢自己配药,他命令御医配什么药,御医只能遵从。使用自己配制的方子,咸丰帝的身体只能是每况愈下。由于紧张,咸丰帝经常失眠,稍稍睡着马上因为噩梦而惊醒,于是他只能靠纵酒来摆脱。

咸丰帝每饮必醉,醉了就耍酒疯,打骂太监,体罚宫女;醒酒后不免自责,自责过后又喝醉,醉了再度大闹。此时的咸丰帝已经酒精中毒很严重了,他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急令御医煎制了三碗药汤,一口气喝光后便气绝身亡了。 NE2fTYfLwHTX2w1xOpND212Sb3JlRHAOD/Dss+RrKPfcJGw8VaDTweVBM0KW0/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