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章
明白四达

【原文】

载营魄抱一 [1] ,能无离乎?专气致柔 [2] ,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 [3] ,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 [4] ,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5] ?(生之畜之 [6]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7] 。)

【注释】

[1]营魄:即魂魄。魂属灵,魄属血,在此连用,指灵肉相连。抱一:合抱为一。[2]专气:志气专一。致柔:调和到柔和的境地。[3]涤除:清除。玄览:形容心地如宽广的明镜。玄,形容人心的深邃灵妙。鉴,镜子。[4]天门:这里指耳目口鼻等感官。阖(hé):关闭。[5]无知:即不用智谋。知,作“智”讲。[6]生之畜之:使它生,使它繁殖。[7]玄德:极大极深远的“德”。

【译文】

灵魂与肉体融为一体,能永不分离吗?聚集精气达到柔和,能像初生的婴儿一样吗?洗尽思想上的尘垢,能让心地宽广得如一尘不染的明镜吗?热爱百姓,按照道的法则来治国,能保持“无为”的境地吗?口鼻自然地开闭,呼吸吐纳,能绵绵细静地雌守吗?通达四方,能顺应自然吗?生养抚育了万物却并不据为己有,为世间立下了卓越功勋但并不自恃有功,滋养了万物但并不居于主宰地位,这就是最高深的“德”。

【解析】

本章是讲修道育朴的方法和过程,从“载营魄抱一”到“明白四达”,境界是逐步提高的。“道”的境界和自我之德是同步的,“玄德”表明自我之德与道合一,是德的最高境界,并透过六个问句,把道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做了几条总结,对一般人和统治者提出了要求。从字面上看,每句的后半句,似乎都是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认为,人们无论是形体还是精神,无论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将精神和形体合一而不偏离,即使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保持和谐,这样就必须做到心境淡定,洗清杂念,摒除妄见,懂得自然规律,提高自身修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爱民治国”。

人类之所以被称为“大自然的精品”“造物主的杰作”“万物之灵长”,主要就是因为人类拥有精神和意志,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这样一来,人类对周围的事物便有了自己的评判标准,人的主观意识便会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能动作用,并通过这种主观对客观的思索,以自己的喜好标注,来改造周围的世界。然而,人的灵魂和意识所能发挥的作用毕竟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难免会犯错,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人们也常常因此而懊悔和痛苦。

应当说,拥有情感体验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最显著标志之一。人和其他生物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原因在哪里?其他生物为什么没有痛苦和烦恼呢?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人类的灵魂和肉体经常处于分离的状态,无法从根本上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灵魂是长翅膀的,它总能飞跃到梦想中的高度,与之相比,人们的肉体则显得比较笨重,它无法和灵魂一起飞翔,于是出现了灵魂在一处、肉体在一处的情况;人们也可以把灵魂比喻成理想,将肉体比喻成现实,事实上,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很远的距离,而且美丽的理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往往会变得不堪一击。理想和现实常常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因而会令人们痛苦、无奈和彷徨。

其实,人之所以有痛苦、懊悔的情感体验,是因为人类有七情六欲,当我们的情感需求和自身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感到迷茫和失落、困惑和伤怀,这种情感获得的根源还在于人的肉体和灵魂的不统一。而其他生物则不同,它们的身体和心理是合一的,它们不具备完整的心理精神体系,不会独立思考,也无法进行意识判断,他们对任何事物都不会敏感,因而也不会感到失落或痛苦。

可我们人类,经常用“庸人自扰”来形容无端的痛苦和烦恼。因为平庸,所以会无端地感到痛苦,无端其实是有端,只是这个端微乎其微、不值得去计较罢了。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不被琐事所困扰呢?说白了,能不被平凡琐事所困扰者,世上只有两种人,一是圣人,一是婴孩。婴孩不谙世事,万事皆清,头脑混沌,不知何物为何物,也不知何事为何事,只知饿了吃,困就睡,不去思考,一切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当然不会有烦恼和痛苦,因为他的灵魂和肉体是合二为一的。而圣人也不是天生的,他也必然经过了庸人的阶段,也感受过痛苦和烦恼的滋味,但他不想让自己再受煎熬,就明智地选择了和“大道”同步:做到了灵魂和肉体的高度和谐统一,做到了“专气致柔”如婴孩,做到了心境明净无瑕疵,做到了不受知识的局限而透悟真理的品性。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专气致柔”就是把自己的精神和元气凝聚起来。如果我们能够聚集自己体内精气而长久保持婴儿般的柔软体态,就能长盛不衰。我们必须经过心灵的活动才能达到精神和元气相合,心灵就像一面镜子,宇宙万象通过镜面尽览无余,镜面必须经常擦洗,去其污垢才能明察世间百态。作为统治者,治理国家也是如此,要像婴儿一样无欲无为,顺应自然本性,而不加任何人为的因素,只有无为而治,才是真治。采取强硬措施不但不利于安定民心,反而会导致天下大乱。所以,要顺应百姓自身的自然规律,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当一个人心性豁达,彻底觉悟的时候,一切顺应自然,顺应规律,这就是“玄德”。就像宇宙一样有深邃的内涵,包容一切,而且自己不去主宰别人,这才是老子专气致柔的精髓所在。

【为人之道】

致虚守静——“大树将军”冯异

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生养抚育了万物却并不据为己有,为世间立下了卓越功勋但并不自恃有功,滋养了万物但并不居于主宰地位,这就是最高深的“德”。“大树将军”冯异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冯异是东汉初年“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他为人谦虚退让,遇事隐忍,虽然功勋卓著却从不居功自傲。他每在路中遇到诸将,不论官职高低、战功大小,皆驱车让路。刘秀带领众将军行军打仗时,每次战斗结束后,将领们总是坐在一起,高谈阔论,论功谈赏。而冯异则常常独自避坐于大树之下,静静地思考着战斗的经验得失,久而久之,将士们知道他淡泊名利的特点,便戏称他为“大树将军”了。

据史料记载,冯异素好读书,精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王莽新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反莽武装共同拥戴西汉皇族刘玄为帝,建元更始,即更始帝。冯异此时正以郡掾的身份替王莽监管五县,与父城县的长官苗萌共守县城。

刘秀奉更始帝之命率兵攻打父城,遭遇冯异与苗萌的顽强抵抗,只得退守巾车。冯异乘着间隙到所管辖的属县巡察,被刘秀军队抓获。当时冯异的堂兄冯孝以及同乡人丁缣、吕晏都跟随着刘秀,于是一起举荐冯异,刘秀就召见了冯异。

冯异受封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冯异见到刘秀,说道:“以我冯异一人的微薄之力,不足以影响您。我的老母尚在父城之中,请允许我回去据守五个城邑,立功来报答您的恩德。”刘秀同意了。冯异回去后,对苗萌说:“当今众将领都是行伍出身,大多暴虐专横,只有刘将军所到之处不抢掠。我看他的言谈举止,并非庸俗之人,可以归附他。”苗萌说:“我与您生死与共,一切都听从您的安排。”

当时,更始帝麾下众将中,刘秀并不特别突出,但冯异一见刘秀,便认定刘秀“非庸人也,可以归身”,目光独具,看人极准。冯异归顺刘秀后,刘秀任命冯异为主簿,于是拉开了君臣际会共创大业的帷幕。

冯异和刘秀之间还有过共患难的故事。更始元年(23)十二月,王郎聚众起事,在邯郸称帝。蓟中各地,纷纷响应。刘秀率部向南疾进。当时形势危急,刘秀昼夜不敢入城邑,吃住都在道旁。到达河北饶阳无蒌亭时,天气寒冷,北风凛冽,大家舟车劳顿,非常疲倦。冯异从附近村子里讨来了豆粥,送给刘秀。第二天一早,刘秀对将领们说:“昨天得到冯异送来的豆粥,饥饿寒冷就都解除了。”

刘秀对冯异深信不疑。冯异在关中三年,威望日著,于是有人上书刘秀,说冯异在关中权势过重,号称“咸阳王”,将不利于朝廷。而冯异本人也颇为不安,提出要留妻子于洛阳,但刘秀对这些流言毫不在意,还特意派人将奏疏送给冯异看,并下诏安慰冯异说:“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表示出对冯异的极大信任。建武六年(30)正月,冯异入京朝见刘秀。刘秀数次宴请冯异,并指着他向满朝公卿大臣说:“这便是我起兵时的主簿,曾为我在创业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扫除重重障碍,又为我平定了关中之地!”

冯异治军严明,谋定后动,赏罚有度,政治眼光与战术素养均高出“云台二十八将”中的其余诸将一筹。他为人谦逊,从不居功自傲。军中很多下级军官都愿意为“大树将军”效劳。

建武十年(34)夏,冯异病逝在军营中,谥节侯。冯异英年早逝,使刘秀失去了一位独当一面、智勇双全的大将,令人惋惜。五百年后,著名文学家庾信还叹息道:“将军一去,大树飘零。”

冯异出身儒生,而通晓《孙子兵法》,既有文才,也长于武略,不仅战功卓著,治理郡政也很有成绩。他作战勇敢,常为先驱,善用谋略,料敌决胜。同时,他为人谦退,不居功自傲,实在难能可贵,诚为一代良将。 ojRc8M3XlyvydlqE9djaoLIwvMtUc19/TeHerZ97U2vPCUkHzMJ6cs+7ShQ8dZ5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