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1]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2] ,故几于道 [3] 。居善地 [4] ,心善渊 [5] ,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 [6] ,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 。
[1]上善:最高等的善。若:像。[2]处:停留、居住之意。[3]几(jī):作“接近”解。[4]地:低下、卑下的意思。[5]渊:深的意思。[6]政:行政的意思。[7]尤:怨咎。
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其争短长。它总是停留在众人不愿去的低洼之地,这种品德,最接近于“道”。上善的人总是甘居卑下的环境,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远博大,待人善于相助、真诚可亲,说话善于信守诺言,为政善于治理,办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才不会出现过失,招来怨咎。
在上一章里,老子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后,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
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德之人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一样:一是柔;二是居于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具备理想人格的人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之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而不会与他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上善若水”,上为至高,只有至高的东西才叫上;水的德行最高,虽然它的构成简单,但它是自然界里的生命之源。上善若水,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具有善性的人就像水一样,老子这是要人们学习水“柔弱处下”的德行。
那么,水的德行究竟是什么呢?它是最柔弱最具善性的东西,它具有宽广包容的胸怀和毫无所求、甘居人下的德操,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是无声无息的。
众所周知,水有形却无状,谁也不能说清水的形状,把它放在什么样的容器里,它就呈现什么样的形状。它生性温柔,就像一个柔弱的少女,羞涩柔韧而又随遇而安。用坝拦它,它就静止不动;抽刀断水,于水毫发无损。在天则为雨雪云雾,在地则成江河湖海。遇热成汽,逢冷结冰,见风起浪,居高成湍,千变万化。最重要的是,无论它身处多么显贵的高位,都会谦卑地向下流淌。这一点,和人类恰恰相反,人是钟情于高处的,仿佛只有不停地高攀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人人都往高处走,所以难免会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博弈,有博弈就会有得失、成败。水比人明智,它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静无为而又无所不为。
水和“大道”十分相像。水性善柔,大道无形;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大道化育一切而不言功劳。而这正应该是圣人必备的德行。老子认为,拥有最高德行的人就如水一样,具有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格、与世无争的情操、宽厚诚实的作风,这些最接近于大道的本质,是人类最应效仿的德行。因此,人的心胸就应该像水一样宽广无边、清湛悠然;像水的流势一样,谦虚卑下。不可处处与人争高低,要择地而居。对人要亲切自然,以诚相待,老实厚道,宁愿居下位也绝不欺他人。为人处世重诺守信,就如同潮汐一般,起落守时。
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老子最钟爱的是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与水的德行相似。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为争,以无私为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人类一旦拥有了像水一样的品格,就能助人而自乐,与世无争,日子过得恬淡自然,就能避免与他人发生矛盾和冲突,就能免去患得患失的精神折磨。如果能够使自己的品格如水一般,就能与大道协调,就会免去纷争、痛苦和烦恼,就能过得逍遥自在、轻松愉悦。
水利万物。
示人以卑——只拣五美分硬币的孩子
威廉是一个特别害羞的孩子,在众人面前说话很少,反应似乎也比较慢,这令人们觉得他有些傻气。一次,有人为了验证一下威廉是不是真的很傻,就拿出了两枚硬币给他看,说要送给他,但是他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枚,那两枚硬币中,一枚是五美分的,另一枚是十美分的,很显然,十美分硬币的面值是更大的。小威廉抬头看了看这个人,然后很胆怯地伸出小手,选择了那枚五分的硬币。这个人没有食言,真的将那枚硬币送给了威廉;然而,他却四处对人宣扬这个有趣的发现,说那个威廉真的就是个小傻瓜,连哪种硬币更值钱都分不出来。于是,很多人带着好奇的心理,见到小威廉的时候都会亲自试验一下,看看是否真的就如那个人所说的,在五美分和十美分的硬币之间,威廉只拣五美分的拿。试验的结果是,小威廉真的就是每一次都会挑那枚面额最小的硬币。每当这样的情景出现的时候,围观的人们就会一阵哄笑,而小威廉在这时似乎变得更害羞了,戏弄他的人们看到他这个样子更加开心了。
这天,小威廉又被人们戏弄了一回。也许大家会觉得,这些家伙真的是一点儿同情心都没有,竟拿别人的缺点寻开心,就像鲁迅小说中的酒客们拿孔乙己脸上的伤疤取笑一样,但是,也并非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总还是有着一些心肠较好的人。这一次,就恰好有一位善良的老妇人撞见了大家取笑小威廉的场景,她感到很不忍,就在事后带着充分的怜悯之情悄悄地对小威廉说道:“可怜的孩子,难道你真的不知道十美分的硬币要比五美分的更值钱吗?”威廉见这个老妇人是个好心人,就诚恳地回答道:“老奶奶,我当然知道十比五大,十美分的硬币更值钱。”老妇人听了,感到不解,带着一副怀疑的神情问道:“既然你知道,为什么还拣不值钱的硬币拿呢?”小威廉解释道:“是这样的,他们经常会给我硬币,就是因为他们觉得我很傻,以为我分不出硬币的大小,如果我表现得很傻,他们就会觉得很开心,以后也就还会再来取乐,再拿硬币给我;可是如果我挑了大的硬币,他们就会发觉,其实我并不傻,如果那样的话,他们就会觉得很没趣,也就不会再送硬币给我了,这样一来,我就连五美分的硬币都得不到了。我拣五美分的硬币,看起来很傻,是被人耍弄了,但是实际上我却能因此而经常得到零花钱,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啊,而人们笑了也就笑了,反正我又不是真的傻,让大家笑一笑又有什么关系呢?”
小威廉的解说,不禁会让我们生出这样的疑问,在小威廉和那群自以为聪明的人之间,究竟谁才是真正被耍弄的对象,谁才是真正的傻瓜呢?
这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历史上确有其人,这个名叫威廉的孩子就是日后的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
哈里逊总统童年的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这样一则寓言——在动物园的一座笼子里有一大一小的两只猴子,它们是一对母子。每当有游客向笼子里投掷食物的时候,成年的母猴都会表演出一些滑稽的动作,惹得游客们哈哈大笑。因为感到很开心,游客们也就更加乐意往笼子里给猴子抛食物。这只母猴为了吃到可口的食物,往往会走到游客面前,用前爪指点着想吃的食物,然后就又蹦又跳的,俨然就是一个出色的喜剧演员。游客们看到母猴的这副样子,都开心得不得了,从而也就会按照母猴的意思,将它所喜欢的食物扔到笼子里去。有时候,扔进来的食物很多,猴子吃不了,就会挑选一番,将自己最喜欢的留下,而将不喜欢的食物再扔出笼子,这样,母猴就可以将最好吃的东西与小猴子一起分享了。游客们见到这只猴子既滑稽又聪明,就相互转告,于是,来观看猴子的人们络绎不绝,而猴子也就一直都能得到喜欢的食物。
大猴子乐此不疲,可是那只小猴子心中却感到很懊恼,为什么呢?原来,这只小猴子很有自尊心,它看着自己的妈妈为了一些食物一直给人们充当笑料,就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打击,有一天,它终于忍无可忍了,于是,这只小猴子向母猴恳求道:“妈妈,你以后再别这样了,瞧你被人耍弄的样子,不知道我有多伤心呢!”
母猴听了,很和气地对小猴子说:“孩子啊,你是没有看清其中的奥妙啊。如果我不这样表演,人们怎么会把那么多好吃的给我们呢?我这样让他们乐一下,咱们就会得到宝贵的食物,而人们在开心的时候却不知道是他们给咱们支付了食品费呢。算起来,损失的是他们,而收获的是咱们啊。其实,表面上看是他们耍弄了我们,而实际上则是我们耍弄了他们啊。孩子,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由此可知,自作聪明的人其实恰恰是很愚蠢的。老子在称赞水的至善之时说到这样一句话,即“处众人之所恶”,而在具体描述水的智慧时首先提到的一点就是“居善地”,也就是说居处善于卑下,而童年哈里逊的聪明及猴子的算计就是与此相若的。示人以卑下,表面上是吃了亏,可实际上却得到了大实惠。这就是老子的智慧。
善利万物——李时珍尝百草钻研医术
有一种人接济天下不为名利,关爱他人不求显达,他们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用自己所长造福一方,虽无扬名立世之心,却仍流芳百世;虽姿态卑微,却仍备受尊敬。明朝的李时珍就是这样一个人。
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1518年出生于湖北蕲州县的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祖父是位走乡药郎,常年摇着铃铛往来于村里乡间,为人治病化疾。他的父亲也是一名医生,医术高明,为人正直,颇得百姓爱戴。
李时珍在二十三岁那年向父亲学习医术,为继承家业做准备。受父亲影响,他收集了大量和地方特产药物有关的资料,并经常向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和药农问询。一段时间后,他开始随着父亲一起出诊。1545年,蕲州发生了洪灾,紧接着又暴发瘟疫。明朝政府虽然设立了“惠民局”为百姓诊治疾病,无奈染疫者甚多,惠民局根本忙不过来。在这种情况下,李时珍和父亲主动投身到当地疫病的防治工作中。他们扬仁义之德,怀济世之志,不管找他们治病的是穷是富,他们都一视同仁,悉心诊治。有时,他们还会免去患者的医药费,将配好的药物无偿地送给病人。史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说李时珍“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
李时珍行走乡间,为平民百姓治病。
对一些人来说,行医治病只是安身立命的职业,但对李时珍而言,这却是救人的事业。他从未想过靠行医敛财发家,而是将“治身以治天下”“寿国以寿万民”当作目标。李时珍三十八岁那年因医治楚王之子得到楚王的赏识,被楚王推荐到太医院就职。然而,尽管在太医院中任事,论收入、论名望,都比行走乡间为村妇村夫治病强得多,但李时珍只待了一年就托病回家了。他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一件在外人看来颇费力不讨好的事中——编修《本草纲目》。
原来,在行医的日子里,李时珍对本草产生了兴趣,但他发现前人的本草经典中有不少语焉不详的地方,这让李时珍萌生了修改古代医书中谬误的想法。毕竟,医书之于医者相当于救人之法典,其中谬误必对患者为害甚大。
李时珍的编修并非只是坐在家里查阅古代典籍,为了彻底弄清各类药物的特性,他穿上草鞋,背起药篓,领着徒弟和儿子长途跋涉,先后去了安徽、江西、湖南、江苏、河南、河北等多个地方。一路上,他们跋山涉水采集药物,虚心向农叟渔樵请教。有时,为了搞清楚某种草药的性质,李时珍还冒着生命危险亲身试药。由于年轻时曾听人说曼陀罗十分神奇,可以让人又唱又跳,在经过武当山时,李时珍便采下曼陀罗,亲口喝下用其花籽浸泡过的酒,证实了曼陀罗确有令人麻醉的功效。
李时珍花了十多年的时间进行野外考察,历尽千辛万苦,做了数万字的访问记录和笔记,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药物资料,还发现了不少古人未曾提过的新药。回到家后,他又花了大量时间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明史》中曾这样记述李时珍写作《本草纲目》的过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
整部《本草纲目》共52卷,记载药方11096个,药物1892种(其中包括新药374种),约190万字,还配有1000多幅插图,堪称李时珍毕生心血的结晶。其中的每个字、每幅图都是李时珍治病救人的强大信念的体现。
作为旧本医书的归纳整理,《本草纲目》不可避免地要将旧本医书中一些荒诞不经的“药物”搜罗进来,譬如人骨、人肉、人血,但李时珍并没有像对待寻常的药物那样对待这些“特殊药物”。比如针对唐代《本草拾遗》里人血有润燥及治狂犬之咬的说法,他写道:“始作方者,不仁甚矣,其无后乎?虐兵残贼亦有以酒饮人血者,此乃戮天之民,必有其报。”针对以人骨为药的说法,他毫不客气地进行了痛斥:“古人以掩暴骨为仁德,每获阴报,而方伎之流,心乎利欲乃收人骨为药饵,仁术故如此乎?且犬不食犬骨,而人食人骨可乎?”至于人肉,李时珍干脆没有附上任何和其有关的药方,对《孝经》中提到的割股疗亲一事,也予以了严厉的批评:“父母虽病笃,岂有欲子孙残伤其肢体而自食其骨肉乎?此愚民之想也。”这些情感强烈、倾向明显的文字,无不体现了李时珍对人及生命的敬重。
《本草纲目》出版时,李时珍已经去世数年,但这并不妨碍他被后世尊为“医圣”,他就如老子笔下的“上善之水”,以善利人,深沉无争,谦虚勤奋,重仁博施。他的医术令人称道,医德更为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