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通过类比超越物理

在牛顿之后的几十年里,工程师们学会了制造机器,由此带来了工业革命。化学超越了神秘的炼丹术,后者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几乎没取得什么成就。随着理解取代了民间传说,农业成为一门科学。虽然早期的技术工人几乎用不到物理学,但他们取得的飞速进步需要用牛顿的观点来认识支配物理世界的各种法则。

牛顿的物理学成为所有知识研究的范例。比照物理学来建立新的知识体系成了一种艰巨大胆的事业。奥古斯特·孔德提出了“社会学”概念,他称它为“社会物理学”,在这门学科里,人便是由各种力驱动的“社会原子”。以前社会研究从来没有被视为一门科学。

也正是通过类比牛顿物理学,亚当·斯密提出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主张。他声称,如果人们被允许去追求自己的利益,那么一只“看不见的手”——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法则——便会向总体趋好的方向来调节社会。

这种类比是灵活的。卡尔·马克思认为,是他而不是亚当·斯密发现了正确的经济学法则。马克思宣称“道破了经济运动的法则”,并且运用这一法则预言了共产主义的未来。通过与机械系统的类比,他只需要知道初始条件。他认为,这个初始条件就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因此,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研究的就是资本主义。

这种类比也出现在心理学领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写道:“这个项目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心理学,其目的是要用定量测定具体物质粒子状态的方法来表达心灵过程……”那么牛顿理论就充分了吗?作为例子,我们不妨看看B.F.斯金纳是怎么说的:“作为科学方法在人类行为研究方面的应用,‘人不是自由的’这个假说是必不可少的。”他明确否定了自由意志,采取了一种唯物论和牛顿决定论的论战姿态。

在社会科学领域,这种类比推理的吸引力已有所降温。今天,工作在如此复杂领域的研究者更关注那些在简单物理局面下有效方法的局限性。但更广泛意义上的牛顿力学观点,即寻求经得起实证检验的一般性原理的做法,已成为探究知识的公认模式。

牛顿力学观点是我们宝贵的知识遗产。我们很难逃避它。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常识基础,甚至是我们的科学常识的基础。明确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清量子力学对古典世界观构成的挑战。 geSIie34yAA5YFjyMYp28W7PZQrrqqOWCslYAi1UyEDwUkplIowM0vj5c+SwlQi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