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物理实在

在牛顿之前,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显得神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没用的。既然行星是由天使推着走的,石头下落是因为它们先天就具有趋向宇宙中心的欲望;既然种子发芽是对成熟植物生长的效仿,那谁又能否定其他神秘力量的影响呢?谁能说月相或咒语就一定不相关呢?流感的全名叫“influenza”,该词的本义就来源于最初的超自然影响力的解释。

相比之下,在牛顿世界观里,自然是一台机器,它的运行虽然我们还不完全了解,但其运行机制一点也不神秘,与时钟并无二致,只是我们看不见其内部的齿轮。接受这样一种物理上实在的世界已经成为我们的传统智慧。虽然我们会说这辆车“不想跑了”,其实我们的意思是想让机师给个物理上的解释。

我们提出“实在论”的问题,是因为量子力学挑战这种古典观点。为了避免语义上的误解,我们先不谈主观上的实在性,因为这种实在性因人而异。例如,我们可能会说,“你的实在感是由你自己创造的”,这里“实在”的意思是指你的心理上的实在性。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实在是客观实在,是一种大家都认同的实在概念,譬如石头的位置,就是这样一种实在概念。

几千年来,哲学家对于实在的性质有过广泛多样的观点。一种称为“实在论”的传统哲学观点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独立于对其观察的存在。一种更激进的实在论则干脆认为,除了物理客体,任何东西都不存在。例如,在这种“唯物论”的观点下,意识,至少在原则上,最终应能够依据大脑的电化学性质而得到理解。人们对这种唯物论观点的默认,甚至对它的明确辩护,在今天并不鲜见。

与牛顿的实在论或唯物论观点不同,哲学上还有一种称为“唯心论”的观点,它认为我们感知的世界不是实际的世界,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心灵来把握实际世界。

一种极端的唯心主义立场是“唯我论”。其实质是:我经历的一切都是我自己的感觉。例如,我可以知道存在这支铅笔,那是因为它将光线反射到了我的视网膜上,它的重量对我的手指造成压力感。除了我的经验感觉,我不能证明存在什么“真正的”铅笔或其他任何东西。(请注意这段话是用第一人称单数叙述的,对唯我论者来说,你的存在只是我精神世界的感觉而已。)

“如果森林里倒下一棵树,但没有人听见,那是不是就不发出声响了呢?”实在论者的答案是:“不是,即使气压变化即我们能够感知的声音没有被人听到,它们依然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物理现象。”而唯我论者则回答:“是的,除非我感知到它,否则存不存在一棵树都未可知。要说它存在,那也只有我的意识感觉到它是实际存在的。”对于这一点,我们不妨引用哲学家伍迪·艾伦的原话:“如果一切都是幻觉,没有什么是存在的,那又该如何呢?那样的话,我肯定我的地毯买贵了。”

我们将看到,有意识的观察者对量子实验的介入,使牛顿世界观发生了如此剧烈的颠覆,以至于实在论、唯物论、唯心论,甚至是唯我论等派别的哲学问题都变得有讨论的必要。 dYAg73FKJu50dpbY3QRMwCOqpAVteg5Z4HWGXMXNSeMSgo+fyo6Zds7rzT94+31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