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文学

天上星星的位置一直被用来预言季节的变化。那么,游荡在繁星背景下的5颗亮星 的意义是什么呢?结论“显然”是,这些行星的运动(“Planet”本意指流浪者)是对人世间飘忽不定的事务的预言。因此,行星值得密切关注。天文学的根扎在占星术里。

在公元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托勒密通过数学描述的天上的运动是如此完美,以至于在他的模型基础上制定的历法和导航非常有效。占星家的预言——至少是关于行星的位置——同样很准确。托勒密的天文学以静止不动的地球作为宇宙中心,要求行星在“本轮”上滚动,而这个本轮又是在某个更大圆圈内的圆上运动,由此形成一条复杂的不断循环的曲线。据信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国王阿方索十世 ,在听人向他解释了托勒密体系之后,曾这样说道:“如果全能的主在开始创世纪之前征询我的意见,我会建议他创制得简单点。”然而尽管如此,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与托勒密天文学的结合还是被当作实用的真理和宗教教义接受下来,并由罗马教廷宗教裁判所加以强化。

后来到了16世纪,教会内部出现的一种深邃思想搅乱了整个苹果园。波兰神父和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认为,大自然要比托勒密的宇宙论简单,他认为,地球和其他5颗行星是围绕中心不动的太阳做轨道运动的。我们之所以观察到行星相对于繁星背景来回地徘徊,是因为我们所在的地球也在做轨道运动。地球只是太阳的第三颗行星。这是一种简单得多的图像。

简单很难被当作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地球“显然”停在那里。人们感觉不到它在动。如果地球在运动,那么下落的石块应当落在原位置的后面才对。由于空气被认为充满所有空间,因此如果地球运动,风应该很大。不仅如此,运动的地球还与黄金时代的智慧相冲突。这些论点很难反驳。最令人不安的是,哥白尼体系被视为违背“圣经”,而怀疑“圣经”则威胁到救赎。

哥白尼的著作在他去世前不久才出版。出版时编辑加了一个前言,声称它的描述只是出于数学上的方便。它没有要描述实际的天体运动。教会教义的任何矛盾都不应由它担责。

几十年后,约翰内斯·开普勒的精辟分析表明,如果他假定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运动,而太阳处于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那么关于行星运动的新的精确观测数据将与计算结果符合得非常好。他还发现了一个简单法则,用来算出每个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一周的准确时间,这一时间周期取决于该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开普勒无法解释他的法则,他也不喜欢椭圆,因为那是一种“不完美的圆”,但他能超越偏见,相信他所看到的事实。

开普勒在天文学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起初引导他的世界观的却并非科学,他认为行星是由天使沿着轨道推动的。作为业余爱好,他画过星相图,他可能真的相信这些。他还曾从天文研究中抽出时间来捍卫他母亲遭受的巫术指控。 HxyoowMp82qTw7PfZYAYCJuu3G14JNBziJUenS3spnCYEDtkWd/pSwHGzVBM54B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