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争议

我们这本书是在给文科学生讲授量子力学的奥秘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量子力学部分是普通物理学课程最后几周要讲的内容。当我(布鲁斯)在系教学会议上首次提出开设这门课程时,曾遭到一名教师的反对:

虽然你说的都是对的,但你想过没有,向非科学家讲述这些东西就好比让孩子玩真枪。

这位持反对意见的老师,我的好朋友,有一个很好的理由:有些人,看到坚实的物理科学与意识心灵之谜相联系,便会变得对所有各种伪科学的谬论缺乏免疫。我的回答是,我们教的是“安全枪”:我们强调的是科学方法。开课申请得到了批准。弗雷德现在就教授这门课,它已成为我们系最受欢迎的课程。

这里我们要明确指出,标题“遭遇意识”里所谈的意识,并不意味着“精神控制”,不是说你的想法可以直接控制物理世界。那是不是说我们所描述的量子实验的无可争议的结果意味着意识在物理世界扮演着一种神秘角色呢?这是一个在物理学科边缘产生的激烈争论的问题。

由于本书将注意力聚焦在这个边界处,即量子之谜出现的地方,因此它必然是一本有争议的书。但是,我们绝对不是要说量子力学本身是有争议的,而是说这些结果所蕴含的神秘性是否超出了物理学范畴这一点是有争议的。对于许多物理学家来说,这种莫名其妙的怪事最好不要谈论。物理学家们(包括我们自己)会因为他们的学科遇到一些“非物理的”譬如意识问题而感到不舒服。虽然量子事实没有异议,但对这些事实背后的意义,对量子力学要告诉我们的关于这个世界的东西,有激烈的争辩。在物理系讲这些内容,尤其是在物理课上或对非专业听众讲这些内容,会招致一些教师的不满。(当然,并非只有物理学家对物理现象讨论中神秘出现的意识问题感到不适。它对我们所有人的世界观构成挑战。)

爱因斯坦的传记作者说起过,在20世纪50年代,如果物理系里的非终身教职员对量子理论的奇异影响表现出任何兴趣,那都将危及到职业生涯。但时代在改变。如今,对量子力学根本问题的探索——这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意识——已经增强并超越物理学延伸到心理学、哲学,甚至计算机工程等领域。

由于从实用的角度看,量子理论非常有效,因此一些物理学家否认这其中还有任何问题。这种拒绝态度使得在非物理学家对量子力学的理解方面听任伪科学传播者的摆布。电影《我们到底知道多少》即是令我们感到遗憾的伪科学的例子。(如果你对这部影片不熟悉,请读我们在第15章的评论。)真正的量子之谜要比“哲学”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更离奇,也更深刻。了解真正的量子之谜,需要多一点精神努力,但它是值得的。

在一个有几百名物理学家(包括我们两个人)参加的物理学会议上,报告后的讨论期间爆发了争论。(辩论的热烈程度充满整个礼堂,2005年12月的《纽约时报》对此曾有报道。)一位与会者认为,正因为它古怪,所以量子理论有问题。另一个人则极力否认量子力学有问题,指责前者没抓住“要点”。第三个人插话说:“我们还太年轻。我们应该等待,到2200年时,量子力学在幼儿园都能教。”第四个人则概括说:“世界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般真实。”这其中前三位都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第四位是一位很有竞争力的候选人。

这场争论让我们想起反映我们自己偏见的一个比喻。一对夫妇去民政部门就他们的婚姻寻求帮助。妻子说:“我们的婚姻有问题。”但她丈夫不同意,说:“我们的婚姻没有问题。”婚姻调解员一听就明白了谁是正确的。 Vvbrev3O4yFFePjAvnqCap+K2qY70ZZ0MBcH7kWWQLVbKNibQBggjmKURImO9+J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