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figure_0006_0001

歌德画像

歌德(Goethe,1749-1832),德国杰出的文学家、画家、批评家、哲学家、政治家和自然科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德国文学史上的“狂飙突进”运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三个阶段,是德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作家。自1773年发表戏剧《铁手骑士葛兹·封·伯里欣根》在德国文坛上初显身手后,此后的几十年中他陆续发表了大量作品。1774年,歌德仅以四周时间完成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使他享有了世界性的声誉。晚年更以惊人的毅力,历时60年,完成了文学巨著《浮士德》,在德国、继而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引发了又一波文学浪潮。

figure_0007_0002

《少年维特的烦恼》初版时的封面

figure_0007_0003

《少年维特的烦恼》1911年版扉画及书名页

figure_0007_0004

《少年维特的烦恼》写成于1774年初,并于同年秋天在德国莱比锡匿名出版,1787年修订。小说的构思来源于作者年轻时的一段真实的生活经历,文中所描写的单相思有部分采自歌德在威茨拉尔做实习律师期间发生的事,其结尾部分则是根据歌德的朋友耶鲁撒冷的悲剧性遭遇创作的。这部作品自问世后即风靡了德国和整个西欧,“一夜之间,主人公维特便成了几代人崇拜的偶像”(R.勒陶)。人们不仅争相阅读,而且纷纷摹仿主人公的风度举止、穿着打扮,青衣黄裤的“维特装”风行一时,掀起了一股“维特热”。

figure_0008_0005

《少年维特的烦恼》插图:维特初识绿蒂

就在维特上了台阶、跨进门去的当儿,一幕他前所未见的最动人情景映入眼帘:在前厅里有六个孩子,从十一岁到两岁,大的大,小的小,全都围着一个模样娟秀、身材适中、穿着雅致的白裙、袖口和胸前系着粉红色蝴蝶结儿的年轻女子(见六月十六日书信)

figure_0008_0006

夏绿蒂·克斯特纳·布甫水粉画肖像

夏绿蒂·克斯特纳·布甫是《少年维特的烦恼》中女主人公夏绿蒂的原型,这幅肖像画是由J.H.施罗德于1782年所绘

figure_0008_0007

《少年维特的烦恼》插图:莪相的诗

当维特最后一次去见绿蒂,并为她念莪相的诗时,念到动情处,他禁不住一头扑在绿蒂脚下,抓住她的双手……(见“编者致读者”之“阿尔品”)

figure_0009_0008

歌德手持夏绿蒂的剪影,眼中充满无限深情

figure_0009_0009

在玛丽安娜家中的晚宴上,歌德与女主人的朋友们一同读书谈论

figure_0009_0010

这是歌德在游览意大利时留下的一幅非常著名的肖像画,这次旅行使他远离了烦恼的国事和伤心的恋情,从而将更多的激情投入到诗文中来

figure_0010_0011

情感的凯旋 漫画

这幅漫画表现了一名屠夫一边看维特的故事一边哭泣的情景。自从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问世,一股强劲的感伤主义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

figure_0010_0012

歌德故居

此为歌德在魏玛定居时的住所。这个小镇因歌德的到来曾为德国的文化中心,自1775年起成为了游客必至的胜地

figure_0010_0013

歌德与拿破仑

曾经在战场上叱咤一时的拿破仑(坐者)也是《少年维特的烦恼》的热心读者,他先后读了七遍之多。1808年10月6日,应拿破仑之邀,歌德(左)前往魏玛宫中拜见了这位热心读者,拿破仑与之畅谈这部小说达数小时之久 0qfOUOVLxeg2y01HU9ot9BeG9zbM8IyHzZzC8qY1wqKwBGbO4rKyF4o6+JrfqwP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