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的任务与主题

一、人格心理学的双重任务

在过去大半个世纪中,人格心理学家通常采用两种研究方式,即个体人格“差异”的研究和个体的“人”的研究。前者主要研究人格中的普遍性或“共性”,如人们为什么在面临重大问题时会产生焦虑,为什么某些人可以归为“内向”一类的人,等等;后者主要研究人格中的独特性或“个性”,如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与另一个人的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尽管这两种研究始终存在,两者却难以结合。作为拓展人格研究领域的一部分,奥尔波特和亨利·默里(Henry Murray,1893—1988)都试图将该领域放在作为整合整体人的研究当中,但是正如后来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人格心理学家往往回避对个体生活的研究,而比较热衷于个体差异方面的研究。

不难看出,人格心理学面临着双重的研究任务:其一是关于个体差异的研究,其二是作为独特的、整合的、整体的单个人的研究(McAdams,1997)。如今,上述两种任务已经被冠以“分析性研究”对“结构性研究”以及“定性研究”对“定量研究”之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直至人格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出现时,由于心理测量传统已经在心理学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至于这种先期的“聚合胜利”导致早期“个体差异研究”的传统压倒“个体研究”的传统。心理测量使个体与个体差异的比较成为可能,人格研究者对这种差异的关注胜于对个体的内部特征的关注。

事实上,如果以“个体差异研究”取代“个体研究”,那么很有可能使人格科学中最核心的成分丧失,正如汽车制造商如果只关心不同品牌汽车的比较而不潜心研究汽车的内部结构与功能的话,那么他将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人格研究始于人对自身的关注,只有彻底了解作为单个的、整体的、个体的人以后,我们才能对个体间的差别进行比较。从这种意义上讲,个体研究是个体差异研究的前提,一味强调哪种任务重要而忽视另一种任务,将有损于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二、人格分析的三个层面
(一)人类本性

按照字面意义理解,人类本性即“人性”,是指人类最接近自然、真实的一面,亦即几乎每个人都具备的、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所拥有的典型的人格特质和机制(Larsen and Buss,2011)。例如,几乎每个人都具有语言技能,这使得我们能学习和使用语言。地球上的任意一个人都使用某种语言,因此口语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在心理层面,所有的人都拥有某种基本的心理机制,例如,与他人共同生活和归属社会群体的愿望,这些机制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由于人类具有共同的祖先,因此无论国家、民族或种族,人类在许多生理和心理特性上都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归功于进化的结果。达尔文在《人类与动物的情感表达》一书中指出,人类的表情是从动物那里进化而来的,诸如愉快、悲伤、恐惧、愤怒一类的表情,在整个人类中都具有普遍性。从这种意义上讲,在许多方面,每个人都与任何其他人相似。

(二)个体和群体差异

一些人喜爱社交,喜欢参加聚会,另一些人则喜欢安静、独处和看书;一些人为了寻求刺激而去跳伞、驾驶摩托车或赛车,另一些人却尽量回避刺激;一些人具有高自尊,过着不太焦虑的生活,另一些人则经常感到孤独和被自我怀疑所困扰。这些就是个体差异的维度,是个人与他人某些相似的方面。

群体差异也可以用来考察人格。同一群体中的人可能具有某些共同的人格特征,它们使该群体的人有别于其他群体。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群体差异包括不同文化、不同年龄、不同政党以及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等。还有一个重要差异是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人类的许多特质和机制在两性之间是相同的,但仍然存在一些性别差异。例如,大量的证据表明,在所有的文化中,男性通常比女性表现出更多的身体攻击,男性对社会中的多数暴力负有责任。人格心理学的目标之一,是探究为什么不同的群体在人格的某些方面具有差异。例如,女性有怎样的人格特征?与男性的人格特征有何不同?为什么一种文化中的人有别于另一种文化中的人?

(三)个体独特性

每个人都具有一些他人没有的观念、兴趣、才能、习惯和特质,人格心理学的目标之一是考察个体的独特性和发展多种方法来把握个体丰富性的独特生活方式。该领域的争论之一是将个体看作总体中具有一般特征的个案(一般规律),还是将个体视为单一的、独特的个案(特殊规律)。一般规律研究通常包括对个体或群体进行统计学上的比较,需要大量被试样本来开展研究,往往被用于识别普遍的人类特征以及个体或群体的差异。特殊规律研究通常关注单一被试,试图观察个体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般规律。特殊规律研究往往采用心理传记或个案研究等方法。例如,弗洛伊德曾写过关于达·芬奇的心理传记,奥尔波特用个案研究考察了詹妮·马斯特森(Jenny Masterson)的300多封信件,用以分析詹妮的人格特质。有研究者提供了特殊规律研究的另一种途径,即分析人们生活中的一系列事件,并尝试通过理解个体生活史中的关键事件来进行研究(Rosenzweig,1997)。

三、人格心理学的主题

人格心理学家在总结分析大量人格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格领域的四个主题:特质、动机、认知以及社会背景(Winter,1996)。

(一)特质

在人格心理学中,特质的概念通常用于表示一致性的、相互关联的行为模式,尤其是表达和风格上一致的行为模式。人格的特质领域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基本特质的数量、特质的特性及特质是如何组织的。为此,心理学家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策略进行考查:因素分析和相关的数学技术、纯理论的或先验性的理论化研究以及特殊规律研究法。第三种研究策略实质上忽视了“基本特质”的问题。有关人格特质的具体问题我们将在特质理论的章节中进行阐述。

(二)动机

在传统意义上,动机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有机体的行为反应由什么激发?有机体为什么选择这种或那种活动趋向?为什么对相同的刺激在不同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反应?动机的人格结构主要基于这样一种基本主张,即大多数行为都是指向某一具体目标,并且在趋向该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智慧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刺激、情境、机遇、障碍及其他当前的目标相适应。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动机被视为影响有机体认知和活动、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动力。大多数人格理论都包含某种动机理论。

(三)认知

认知是指人的思维过程,包括知觉、记忆和语言,多指有机体对与自我和周围世界有关的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正是由于人们加工信息方式的差异导致了人格的差异,因此有些人格理论家特别强调认知的重要性。人格的认知单元既涉及获得信息的类型,又涉及信息加工的方式,即认知的内容和过程都是理解人格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内容方面,有人注重人际的,有人注重非人际的;有人关注情感的,有人关注物质的。在过程方面,有人以细致的分析方式加工信息,有人则着重宽泛的概括性。目前,该领域主要涉及归因风格、认知方式及自我图式等方面的研究。

(四)社会背景

借助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人格心理学家长期关注社会背景与文化的广泛影响。在20世纪早期,人格曾受制于行为主义和学习的实验研究,后来,文化与人格运动又强调人格形成中社会母体的广泛影响。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情境论者对人格特质的批评导致了该领域的重大危机,从而挑起了人—境之争(即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人格特质还是情境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及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将人格的社会文化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进入21世纪以来,对人格与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人格心理学家指出,跨文化的人格研究非常有益。社会背景与文化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哪些人格特征是所有人共有的,但在某些文化中的引发方式不同;哪些特征会被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并成为某些特定群体的特征;哪些特征为所有社会(文化)中的人所共有。

知识链接:人格心理学大事年表

◆1883年,高尔顿发表《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此书标志个体差异心理学及心理测量运动的开始。

◆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共同发表用“谈话疗法”合作治疗安娜·欧的个案报告,并合著《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由此逐渐确立了精神分析在精神病学领域的地位。

◆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第一本科学解释梦的著作——《梦的解析》。

◆1911年,阿德勒与弗洛伊德决裂,创立个体心理学。

◆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创立格式塔心理学,主张用整体的观点研究心理现象。

◆1913年,华生在《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标志行为主义产生。

◆1914年,荣格退出精神分析阵营,创立分析心理学。

◆1921年,奥尔波特在文章中首次对“人格与性格”做了区分,提倡用“人格”而不是用“性格”一词,而在此之前,“人格”主要用于变态心理学领域。

◆1924年,奥尔波特在哈佛大学开设美国最早的人格心理学课程:“人格与社会改良”。

◆1937年,奥尔波特出版《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正式形成。

◆1938年,默里出版《人格的探索》,该书与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同被视为人格心理学形成的标志。

◆1942年,罗杰斯出版《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提出了著名的非指导性治疗方法,1951年被改称为“来访者中心疗法”。

◆1962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

◆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设立人本主义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心理学第三势力形成。

四、人格心理学家的兴趣

人格心理学家的兴趣与其他心理学家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在以下三个方面又有不同:

(1)重视个体的差异而不是人的共同之处。

他们并不否定人格的某些共同方面或规律,例如,从出生到成熟,人的心理过程都存在不断分化、日益复杂的趋向,而这种发展上的变化在研究人格时极为重要。人格的个性与共性,正如汽车的引擎与外观,人格心理学家注重的是人格这种个体内部的“发动机”。

(2)更强调将人看作是“整合”的全体而不是许多部分的机能。他们力图了解个别心理机能如知觉、学习、思维及情感等如何有机地结合并构成人格的特征,这种人格特征又是如何适应各种内外刺激环境的。虽然普通心理学教材通常都是在各章节分门别类地讨论心理的各个机能,但是人格心理学家要求把它们整合起来,将个体视为一个完整的人进行了解和研究。

(3)关注稳定的特征而不是决定当时行为的外部刺激与情境。人格研究者承认,人在环境中会对刺激做出反应,不论是自然界的(如狂风暴雨的袭击)还是社会性的(如他人对自己的期望)环境都有力地影响着人的思想、情感及行动。然而,人格心理学家还要寻求内部的稳定机制来解释人的全部行为,因为甚至连新生婴儿的反应也表现出许多重要的个体差异和变化。但对人格心理学家而言,更为重要的任务是揭示个体的内在特性,并将它们与有关外部刺激的知识结合起来,从而真正理解并成功地预测个体的行为。

从某种程度上讲,所有的人格心理学家都在试图以各自的方式将心理学不同领域中各种有用的知识综合成一个连贯而统一的整体。与此同时,也提出了大量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但是每种人格理论都针对以下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做出了某种回答:

①行为的目的。人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是由未来指导而不是由过去决定的?如果目的性行为被认为是目标定向或未来定向,那么人的行为是否至少部分取决于未来事件或我们对未来事件的理解?

②潜意识的机制。精神分析学家如弗洛伊德特别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这其中必然面临这样的问题:潜意识与意识的关系如何?如何理解潜意识?人能意识到自己的潜意识动机吗?如果能,怎样才能意识到?潜意识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③早期的经验。儿童的早期经验如何与成年期的人格相关?人格是否存在不可逆的发展阶段?早期经验的不良影响能否被彻底去除?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在5岁左右就基本定型了,而荣格认为最重要的人格发展要到40岁才出现。

④人格信息的来源。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测试,我们能够获得多少关于被试的人格信息?早期的研究通常采用内省的方法,后来,人格研究者又编制了大量的人格量表。近来,一些研究者甚至还通过社交网站来获取人格信息(Gosling,Gaddis and Vazire,2007)。总之,人格信息来源的科学性问题一直未能顺利解决。

⑤个性与共性。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性),因为没有两个人的遗传基因和环境经验是完全相同的。然而,每个人又都有普遍性(共性),社会对所有成员都有相同的要求,包括伦理、道德、法律及各种各样的规则。在更大范围内,引起我们美感的东西以及使得我们发笑或悲哀的事情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因此,无论强调是人的个性重要还是共性重要,人格心理学家都应当在该问题上做出取舍。 SBosaOw13VvWNMdsL5Sin/divYGmj803VhWZA3Mwm4iE/IzYxb9xURw8ERotW2P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