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人格的理论解释

一、人格的伪心理学理论

伪心理学(pseudo-psychology)是一种不基于科学证据来解释人类行为的体系。除娱乐消遣外,伪心理学不具有任何理论和实际价值。古今中外,伪心理学的思想观点一直根深蒂固。例如,对于算命,生活中有些人仍然津津乐道,至今还有人相信算命先生说的那一套:通过生辰八字就能看透一个人,甚至预测其命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关于人格的伪心理学理论:

1.手相术(palmistry)

手相术就是通过观察一个人手掌的形状、纹路来预测其性格及其命运的一门“学问”。手相术认为,手相即人相,手的形体和整个人体,手的色泽、质地和人的健康、精神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按照手相术的观点,人是全息的,手作为人体中最敏感、最灵巧的器官之一,当然能反映出一些内容。然而,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手掌的纹路与人格没有任何关系,更不可能用来预测一个人的未来。

2.笔迹学(graphology)

笔迹学研究书写者的心理特性和心理状态变化的笔迹抑或通过一个人的字迹或笔迹来预测其人格。按照笔迹学“专家”威廉·希契科克的观点,笔迹是一个人的人格、智力水平和思维逻辑的具体反映,凡是笔画轻重均匀适中的,说明书写者有自制力、稳重,对自己所喜欢的工作能竭尽全力去完成;反之,凡是笔画不均匀的书写者多半是个脾气暴躁、喜欢破坏和妒忌心强、喜欢背后做小动作的“阴谋家”。笔画过重的人比较敏感,笔画过轻的人往往缺乏自信。在人格测试方面,虽然笔迹学的准确性基本为零,但有些知名公司也会通过分析笔迹来筛选应聘者。

笔迹学认为从笔迹能看出一个人的人格

3.占星术(astrology)

占星术亦称星象学,是运用天体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来解释人格和预测人的命运的伪心理学。占星术士认为,天体尤其是行星和星座,都以某种因果性或非偶然性的方式预示万物的变化。它试图利用人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天体的位置来解释人的性格和命运。以下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澄清为什么说它是伪心理学:

(1)占星术士的星图是最新的吗?占星术所用的星图基本是在3 000年前设计的。经过多年地球自转,天空中的恒星、行星和星座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了,仅在最近2 000年就改变了24°之多。因此,现在双子座实际上是原来的巨蟹座,并将在2 000年后变成狮子座。

(2)为什么出生的时刻这么重要?为什么不是受精的时刻呢?如果小宝宝是剖腹产而不是自然生产的又该怎么办呢?是不是一个人的一生也因此毁掉了呢?

(3)为什么恒星和星位会对人有影响呢?这是万有引力导致的吗?然而,替小宝宝接生的医生的身体质量对于婴儿身体产生的引力要比月球产生的引力大得多(也许人们应该找一个瘦一点的产科医生?)。

研究表明,占星术的征兆和人格、事业、技能、结婚率、离婚率或者生理特征没有关联。对数以千计占星术士的预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只有非常小比例的预言变成了现实,并且变为现实的那些预言都非常隐晦或者是容易猜中的现实。例如,“我预测一个明星今年会做整形手术”。

二、人格的心理学理论

尽管人格有一个漫长的研究历程,但人们对其进行科学探索至今也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1869年,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发表了专著《遗传的天才》,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的先河。此后,从古典精神分析到新精神分析,从特质理论到大五因素理论,从生物学流派到进化人格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流派,从人本主义到存在主义,围绕人格的本质及稳定行为模式的来源问题,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精神分析理论

该理论认为,是人的潜意识(subconsciousness)而不是意识对其行为方式的差异起决定作用,这种所谓的深层心理学最关心的是行为背后的原因。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由于行为的最终原因来自于潜意识且起源于童年期,因此对它们进行探索是非常困难的。这一过程需要利用复杂的手段,如催眠、自由联想、梦的分析或对日常生活中的口误、笔误进行分析等。精神分析指出,由于潜意识领域的东西可以在意识领域中以任何一种形式显示出来,因此不可能仅仅通过研究一个人的意识领域来真正理解这个人。为了理解人格,我们必须将那些无意中表现出来的东西追溯到深层的潜意识领域。很显然,精神分析论者关注的是个体为什么那样行动的原因,而行为者对其行为的真实原因往往是无意识的。

(二)特质理论

特质心理学家认为,行为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人格的核心成分——特质,这是一种以某种特定方式行动的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倾向。特质理论是西方人格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也是用来描述、测量及鉴别个体差异的人格理论。特质论者认为,对行为起支配作用的是特质。例如,某人之所以喜欢欺负别人,是因为这个人有攻击性特质。当然,特质论有其局限性,因为行为不单单受特质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各种情境因素的影响,我们很难用特质准确地预测个体的行为。试图用简单的几种特质来概括复杂的人类行为表现的做法显得有些肤浅。既然稳定的行为来源于特质,那么特质又来源于何处呢?

(三)遗传决定论

对于人格最普通的解释莫过于遗传决定论了,生物学流派认为,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决定人格的个别差异。如果问一个路人:“人格的来源是什么?”他的回答很有可能是:“人格的来源嘛,同皮肤、眼睛、头发颜色的来源一样。”这同问一个人为什么害羞与问他为什么长得高是一回事。按照这种观点,人格特征与生理特征都是由遗传决定的。人们平时说“他有东北人的脾气”“他像他爸一样冲动”等,都暗示了人格的遗传解释。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人格理论都是基于某种先天遗传的假设,如此看来,问题不再是基因是否影响人格,而是其在何种程度上及以何种方式影响人格。

(四)行为与学习理论

行为与学习论者将人格和稳定的行为方式看成条件反射(学习)和心理预期(信念)的结果。这些心理学家认为,人格由我们所经历的事件构成,它是行为的习惯系统,是环境作用的结果。经历和遭遇不同,人格也会有差别。在行为主义看来,行为的获得和经验的形成必须有强化的作用。一种行为若受奖励,则此类行为倾向于保持(即变得稳定);一种行为若被忽视或禁止,则倾向于消退。根据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类的学习在没有强化的情境下也能进行,行为习得和人格形成取决于观察和模仿以及个体对未来的信念。例如,如果一个人对未来不抱希望,那么当前他很可能会消极行事。

(五)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认为,人的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与大多数心理学家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更关注人的积极品质,如自由、权利、选择、价值、尊严等。对于人格的本质问题,人本主义持乐观态度,其代言人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类是唯一能够负责任的动物,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人格发展的动力所在。卡尔·罗杰斯指出,要促进一个人的成长,必须充分相信而且无条件关注他,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人本主义思想不仅在实践中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也促成了积极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六)社会文化决定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格是社会角色的复合物和文化塑造的产物。如果要求一个人在一张白纸上由“我是……”开始写下去,那将会得到一张相当丰富的角色表。例如,这个人可能是女性,22岁,大学毕业,一米六的个头,是一个有条理的人,某组织的成员,漂亮,从事心理职业等。以上所列项目的每一条都与一种规定的社会角色相关,每一角色都有可接受的行为范围,这个范围是文化决定的。此外,决定人格的其他文化因素还有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出生顺序、民族或种族、宗教信仰、父母受教育水平等。一个出生在富贵家庭的人不可能与出身贫困家庭的人有相同的经验,这些个人无法选择的生活环境必然会对个人的人格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当然,关于人格的心理学理论远不止于此,这些理论有无好坏优劣之分呢?你是否看清了人格的本质或稳定行为的来源问题呢?根据范德第一定律,在生活和心理学中,优势和劣势联系得如此紧密以至于不可分离,显著的优点通常也是显著的缺点,反之亦成立(Funder,2018)。由于每一种理论都有其合理性,因而最适当的方式是把人格理解为所有这些理论的相关物,强调哪一方面更重要完全取决于你当下的用途与目的。尽管如此,上述每个理论都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每个人成为自己”。

知识链接:为什么没有人提出大一统理论

你可以思考一个由来已久的工程学原理:一台能把某些事情做得很好的机器,相对来说很难把其他事情也做得同样好。一台烤面包机能烤出极好的面包,但如果你想用它来煮咖啡或听音乐,那就不适用了。相反,如果一台机器能做很多事情,那么它可能哪一件也做不好。一个集烤面包机、煮咖啡器和收音机于一身的多功能机器设备,可能在烤面包、煮咖啡或播放音乐方面并没有那些只具有其中一项功能的机器效果好。这个原理在心理学中似乎也是正确的,因为它描述了人格心理学家面对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一个能把某些现象解释得非常好的理论不一定能同样好地解释别的现象,而一个试图解释几乎所有现象的大一统理论或许不能对每一种现象都做出最好的解释。梦、学习曲线、自由意志以及工作表现的个体差异或许都可以充塞到同一个理论中,但结果可能差强人意。

一些人确实想发展出一个还算比较好的大一统理论来解释一切;一些人认为他们自己目前喜欢的流派本身就是大一统理论(他们是错的);还有一些人不想发展出一个全新理论,只是想把目前已有的全部理论组织成一个极好的构架(Mayer,2005);还有一些人坚持认为各个不同的基本取向研究了不同系列的问题,每个流派都最好地解释了它所选择研究的问题。

(资料来源:Funder,2018:8)

三、攻击性:人格理论的解释

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比别人更富有攻击性呢?这究竟是一种本能,还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它跟遗传基因有关吗?为什么理性的人也会做出这种非理性的行为?下面我们看看人格心理学家的解释。

精神分析学家通常用潜意识的欲望和冲动来解释行为。对于攻击行为,精神分析创立者弗洛伊德的解释是,每个人都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死亡本能,即自我毁灭的愿望。但是,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不会自我毁灭的,因此这种冲动就会转向外部,以攻击别人的方式表达出来。新精神分析学家解释说,当个体在达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行为受阻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一个处于巨大挫折体验中的人,可能会出现比较持久的攻击行为。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特质心理学家强调攻击行为的差异性和稳定性,将攻击性看作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有研究小组测量了8岁儿童的攻击特质。他们在几所小学中询问小学生诸如“谁最爱推撞别的孩子”的问题,20多年以后,研究者又同当年参加研究的人进行了面谈。结果发现,在小学时被认为攻击性较强的人,长大以后也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例如那些喜欢推撞别人的孩子,成人后常出现虐待配偶或暴力犯罪行为(Huesmann,et al.,1987)。

遗传决定论者认为,遗传素质是稳定的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之一。有证据表明,有些人天生就比别人更爱攻击(Miles and Carey,1997)。人格的进化理论也为攻击行为提供了生存和适应的价值。虽然,要确认哪些行为是天生的,哪些行为是后天获得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确实有些人在出生时就具有攻击性的素质,加之后天的教养环境,自然就变成了有攻击性的成人。另外还有一些生理学变量,如睾丸激素也会影响攻击行为。

行为与学习论者认为,人们像学习其他稳定的行为方式一样习得攻击性行为。生活中那些喜欢欺负他人的小孩,抢夺其他小孩的好吃的、好玩的所获得的奖励使得他们更频繁地表现攻击行为。解释行为获得的关键在于,得到强化的行为将会重复出现。因此,在游戏场所称霸的孩子,其攻击行为就会持续出现,而且还有可能在其他场合出现。当儿童看到别人通过攻击行为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时,也明白了攻击行为受奖赏的道理。好打架的孩子给别的孩子起了“榜样”作用,这使他们明白,打人有时是有用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用另一种方式解释攻击行为。他们不承认有些人生来就具有攻击性,而是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如果能在富足和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每个人都能成为乐观、友善的人。但是,当某些因素妨碍了这种自然的成长过程时,人的行为就会出问题,爱打架的孩子往往来自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家庭。如果儿童形成了不良的自我形象,他们就有可能在遇到挫折时对别人大打出手。解决的办法是为儿童提供温暖和受尊重的环境。

认知人格心理学家从一个人的看法和想法(即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攻击性。例如,假定你正在散步,这时有两个人向你快步跑来,请问你会做何反应?对于这一模棱两可的情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这种反应恰好折射出一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那些有攻击性倾向的个体通常会把这种模糊的情境看作受到了威胁,因而更容易用攻击行为来回应。研究者发现,爱打架的小学男生常常把别人的一些无关痛痒的举动看成是对他们的威胁,如在走廊里偶然发生的碰撞也可能被误解为对方想打架。

你认为上述解释哪一种正确或更合理呢?一种可能是,上述理论解释并不相互矛盾,只是它们强调的重点不同。富攻击性的孩子表现出的敌意是攻击特质的表现,这种特质在不同情境和时间是相对稳定的(特质理论)。但也可能是这个孩子将模棱两可的事件解释为威胁事件(认知理论),因为过去他们就这样被人打过(行为与学习理论)。这些孩子可能生而具有以攻击方式对待威胁的倾向(遗传决定论),但是如果他们生活在一个不经常受挫的环境中(精神分析理论)或生活在一个基本需要能得到满足的家庭里(人本主义理论),他们将会克服自己的攻击行为。 yVhRDqKfRPST6GbfwNwmuJBMmv592S7YGufQm3cXhZB1iQ8HWQ+tTwGI0EtoVr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