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什么是人格特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是特质心理学家。当我们描述自己所喜爱的人时,常常把他们说成是“友好的”“关心的”“聪明的”或“灵敏的”;同样地,生活中我们往往用“敌对的”“冷漠的”“愚蠢的”或“迟钝的”来描述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人。这些用来描述一个人独特性的词汇我们称之为“特质词”。在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时,我们最初形成的通常也是特质方面的印象。

一、特质的内涵与特点
(一)特质的内涵

用特质词来描述个体差异始于早期对人进行分类的尝试,而对特质的系统阐述则最早见于奥尔波特的《人格:一种心理学的解释》。他认为,特质是指个体内在的系统和倾向,这种系统和倾向使个体以独特的方式知觉情境,并对各种极不相同的情境做出相同的反应。尽管每个人在特定时间(如高中的你和大学的你)和特定情境(如课堂上的你和宿舍中的你)可能表现不同,但是如果某个人跟踪你一段时间,观察你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就可能发现你行为反应的一致性。

后来,奥尔波特将特质定义为“心理结构”,它是个体的“神经特性”,“能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发动并主导等值(意义上一致)形式的适应行为与表达行为”(Allport,1961)。“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意即对不同的情境做出相同的反应,例如,一个武断的人在不同情境中总要表现出武断行为;“发动并主导”意即一种特质既作为一种动机又作为一种行为方式来反应,例如,一个有武断特质的人总需要表现这种特质。在一般情况下,特质是指用于区分人或物的特征或品质,尤其是指一种或多或少相一致的行为模式。个体拥有的这种特征或品质很可能在相关的情境中表现出来,典型的如害羞、诚实、整洁、糊涂等(Colman,2001)。

奥尔波特推测,特质有其神经生理结构。尽管我们看不见它,但是可以通过观察行为的一贯表现而推断其存在。特质除了对刺激产生行为外,还主动激发和引导行为,从而使个体的行动带有指向性。特质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而且使反应也有了一致性。在刺激和反应机能的变化上,特质是动力,是行为的原因。图3-1表示特质的一般操作方式。一个具有害羞特质的人,可以从他缺乏同伴友谊,回避社会聚会,喜爱读书、集邮等单独活动以及讨厌参加讨论会等行为反应中推断出来。

图3-1 不同刺激情境下害羞产生的机能等值反应

尽管心理学家对如何界定和测定特质存在分歧,对于基本特质的数量也仍在争论之中,但是目前他们在以下两方面已基本达成共识:

其一,特质是指个体行为上的规律性或广泛的一致性。特质在机能上代表了个体差异的基本类别。因此,当我们将某人描述为直爽的人时,就是在描述他的最常见的人格特征,并以此将这个人与那些具有害羞人格特征的人区别开来。

其二,作为人格基本单元的特质以及用以描述个体差异的特质词具有广泛的用途。个体差异千奇百怪,特质的出现使对这些差异进行分门别类成为可能。基于此,特质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要发现人格的基本特质,设计出测定它们的方法,探索特质的形成过程,确定特质概念能否对不同情境下出现的个体差异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二)特质的特点

从特质的内涵中可以发现,特质是看不见的、内在的、一般的行为倾向,我们只能通过外部的行为表现或情境中的线索去推断。这种行为倾向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和动力性,亦即特质在不同情境下对行为具有推动作用。例如,外向的人总是喜欢凑热闹,喜欢冒险,比较健谈,比较冲动,这些行为表现往往受外倾性特质的支配。此外,特质是用来识别人与人之间相同和不同的标志。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特质的独特性,我们在用某些特质描述一个人时,不可能用相同的特质描述另一个人。同时,特质又是普遍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相同的特质,这是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对我们的共同要求,例如,做人要讲诚信、负责任、守时等。特质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1)特质是每个人内在的、一般的行为倾向,它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

(2)特质具有动力性,是行为的基本原因。

(3)虽然无法直接观察到特质,但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不断重复的行为来证实其存在。

(4)一种特质对另一些特质来说,仅仅是相对独立的。

(5)特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

(6)特质可以是个体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的。

(7)行为或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

(8)刺激情境和一时的态度,可能会左右特质的表现。

二、特质与类型
(一)人格特质与人格类型

我们通常根据不同的特点对人进行分类,其中包括他的性别、专业、职业、民族或种族等。人格理论家也喜欢用一些词汇来描述一个人的人格并将他归为某种人格类型。最早的两种描述人格的方法:一是通过有限的几种截然不同的类型对个体进行分类;二是在不同的特质上用等级的方法对个体进行评定。正如我们对世界万事万物进行分类一样,我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类似乎也是一种天生的倾向。

一般说来,人格类型是指将许多人身上可以被觉察到的特点归入一个群体,例如,我们将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有一定职权的人归为官僚主义者一类,将一毛不拔、爱财如命的人视为守财奴一类。而人格特质则是指在个体行为中重复出现的特点,如健谈、退缩、冲动等。很显然,人格类型由人格特质构成,类型是特质的集合,并且总是可以分解成多种特质,如内向的人具有腼腆、害羞、不爱交际等特质。反之则不行,即特质与类型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两者之间不可互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们拥有的是特质,但是他们总是属于某种类型。

图3-2 健谈特质的正态分布

特质与类型之间还有另一种区别,即特质是一个连续的维度,是一个从低到高持续变化的程度。例如,一个在“健谈性”上得分高的人比得分低的人(或者在“沉默性”上得分高的人)更容易与陌生人交谈。如果我们随机询问路上的行人“你有多健谈?”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个反应的正态分布:有的人可能在健谈性上得分非常高,而有的人得分非常低,而大多数人则处于中间状态(如图3-2)。换言之,在整个人群中,特质是一个程度问题,拥有极端特质的人是少数,多数人都处于特质维度中间的某个位置。

人格类型则不同,它遵循全或无的原则,与程度无关。如果将某人归为某种类型,那么他就不能被归入其他类型,因为类型与类型之间相互排斥。例如,一个人是外向型的,那么他就不可能是内向型的;一个人是独立型的,那么他就不可能是依赖型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使用人格类型,因为这能帮助他们理解他人,并将这种复杂的过程简单化,但人格类型过于粗糙,只反映了群体间的差异,无益于我们了解个体间的真实差异。

(二)特质论与类型论

从理论的渊源来看,特质论的前身是类型论。第一个关于类型的理论始于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公元前370),这位希腊的医学鼻祖认为人体由四种体液构成:黄胆汁、血液、黏液、黑胆汁。后来,古罗马医生盖伦(Galen,约129—199)依据这四种体液中何种成分占主要地位将人分为四种类型:黄胆汁较多的人易怒或富有敌意,血液较多的人快乐且乐观,黏液较多的人比较懒散或缺乏能量,黑胆汁较多的人表现为忧郁或压抑。这就是后来一直沿用的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20世纪初,荣格在《心理类型》中最先提出了内倾和外倾两种类型:内倾者将注意力指向内部,外倾者则指向外部,这也是至今非常流行的两个概念。参照荣格的类型论,霍兰德在人们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类型理论:现实型的人(如工程师)建造、装配和维修物体与设备,研究型的人(如科学家)用数据来解决问题,艺术型的人(如艺术家)进行设计和装饰并给人娱乐享受,社会型的人(如心理医生)为他人提供帮助,企业型的人(如政治家)劝说和支配他人,常规型的人(如会计)整理和编码事物(Holland,1985)。霍兰德的理论被公认为类型理论的样板。

特质论始于加尔(Franz Gall,1758—1828),他既是颅相学之父,又是那个时代重要的脑解剖学家。加尔首先界定了几组具有某种特质的人群,如慷慨的、真诚的、好色的人群,然后尽力去发现他们在颅骨上的共同特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发现了人的27种能力,并且用图示的方法来显示与之相对应的颅骨上的突起。当同时代其他心理学家在探索心理的一般规律时,加尔却在寻找个体之间差异的维度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并创立了第一个特质分类学。

特质论真正的开创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他在《人格:一种心理学的解释》中对人格特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系统阐述,并进一步区分了用来描述一群人的共同特质和针对个体的个人特质(详细介绍见本章第二节)。“二战”后,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确立了16种根源特质,并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简称“16PF”)来测定这些特质。围绕人格特质的分类问题,一份不出名的空军技术报告提出了一种解决的方法。报告认为,人格可以用五种广义的特质来划分,即适应性、支配性、宜人性、尽责性和智力。该主张后来演变成了大五人格理论(Wiggins,1996),这就是目前公认的神经质、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和开放性五个因素。

三、特质论的基本假设
(一)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元

特质理论家强调,正如物质世界由化学元素构成以及身体由细胞构成那样,人格是由特质构成的,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元。奥尔波特很清楚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并且深知将复杂系统分解为简单组成部分的科学起源。正如通过分辨数量有限的元素来了解多种多样的化合物一样,了解多种多样的人格取决于分辨数量有限的关键组成部分,奥尔波特将这些组成部分命名为“特质”(Barondes,2017),即以某种方式行动、思考和感知的持久倾向,并用所有人类语言中能够找到的词汇描述出来。就像化学元素碳和氢可以与其他许多元素结合,构成各式各样的复杂物质一样,开朗、随和、可信赖等特质也可以与其他许多特质结合,构成无数复杂的人格。

正是得益于奥尔波特的开创性研究,卡特尔才决定将因素分析的方法用于确定到底有多少种重要特质。由于卡特尔本科主修的是物理学和化学,因此从中受到诸多启发,认为我们也可以像分解物质世界那样分析人格结构,并且有必要对人格特质进行分类,就像化学元素周期表那样。他认为,人格的元素是那些通常共同变化(一起增加和减少)的特质或行为。换言之,特质是指彼此相关的一些行为,发现特质的方法是因素分析。通过努力,卡特尔找到了他认为的人格单元或者特质,即16种根源特质。

(二)特质包含在语言词汇当中

特质虽然看不见,但是它确实存在。特质心理学家认为,人格特质存在于我们使用的语言词汇当中。为了证明这一假设,1936年,奥尔波特和奥德伯特(H.S.Odbert)查阅了当时的《韦伯斯特新国际辞典》( Webster's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列出了一份包括17 953个用来描述人的词汇清单。这其中包括常用的词汇,如害羞、友好、安静、明智,也包括生僻的词汇,如怀疑的(dubitative),螨状的(acaroids)。这份清单中有些词是评价性的,有些是描述思想或情绪状态的,有些是描述身体素质的(Gosling,2009)。奥尔波特和奥德伯特删除了那些他们认为不明显或不太能表示特质的词汇,最终得到了4 500个特质词。

这并不意味着人格有4 500个不同的构成要素,清单中很多词一看就是同义词,例如“开朗的”和“好交际的”可以相互替换。此外,反义词“孤僻的”与“开朗的”描述的其实是同一类行为,只不过是在相对的另一端。我们可以不用“孤僻的”,而说“不开朗的”或“不好交际的”。自然语言的一个优点是非常适合对某个人格构成要素进行等级化描述,词汇从“极度开朗”的一端到“极度孤僻”的一端,中间还有表示不同程度的词汇。简言之,逐渐创造出语言的人类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描述人格构成要素的词汇。

(三)特质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

特质理论假设,人格特质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如果一个人过去是腼腆的,那么他现在也可能是腼腆的,并且将来还可能是腼腆的。一个人在学校是腼腆的,那他在家里或其他场合也可能是腼腆的。总之,“腼腆的”特质会渗透到他生活中的任何时间和空间。当然,人格特质在时间上的稳定性就像人格本身一样,只是一种相对的稳定性,不同的经历、遭遇或重大的事件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特质。

类似的,特质跨情境中的一致性也并非是绝对的。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尽管受特质的影响,但特质绝不是影响行为表现的唯一因素。一个在学校非常健谈的学生并不意味着在任何场合都是健谈的,一个对朋友友善的人并不意味着对任何人都是友善的。一个人在什么情境表现什么特质或在什么人面前表现什么特质,与他当前所处的情境特性或交往的对象有很大关系。尽管如此,特质仍然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这不仅是人格特质研究的前提,也符合生活常理和人之常情。

(四)特质可以用来预测行为表现

特质的作用不只是用来对人进行描述和分类,更重要的是对行为进行预测。虽然,针对行为预测这一问题,心理学有太多的理论,但是,特质理论家认为,了解特质可以用来预测行为。例如,如果我知道你是个大方的人,那么我会认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如果主考官觉得应聘者是个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那么他很可能聘用此人,因为他会据此推测此人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很出色。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人的了解也常常起到这样的作用。

但是,特质对行为具有预测作用很可能是特质心理学家一厢情愿的假设,因为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不单单受特质的影响。一个诚实的人不等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会说谎,一个勤奋的人也并不意味着从来不会偷懒。一个人表现什么、不表现什么往往跟情境、场合密切相关,这就是情境决定论者的观点。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行为由什么因素决定的问题,特质论者和情境论者一直争论不休,这就是著名的“人—境之争”。要使特质准确预测行为,特质理论还需要做大量工作。

四、特质研究的基本问题

尽管特质理论开创了人格量化研究的先河,让我们有机会去接近人格研究的目标——描述、了解和预测一个人。但是,特质研究中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到底有多少种特质?这些特质是如何组织的?如何准确测量这些特质?了解特质真的能预测行为吗?如果一种社会的语言文字中没有某些特质词,那么该社会的成员是否就没有相应的人格特质?……在这些问题中,有三个基本问题指导着特质领域的研究(Larsen and Buss,2011):

第一个问题:如何将特质概念化。每一个研究领域都需要清楚界定它的关键术语,人格特质领域也一样。例如,生物学中的“物种”是个关键术语,因此物种的概念界定相当明确,即能够相互间生殖繁衍的一组有机体。物理学中的关键概念,如质量、速度、加速度以及力等也都经过了明确界定。而特质是人格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因此也应该被精确表达,否则我们就没办法准确测定它。

第二个问题:在众多个体差异中,如何识别最重要的特质。个体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既反映了个人特性,又表现出稳定性。有些人极端外向,喜欢喧嚣热闹的派对;另一些人则情愿一个人躲在家里看书。一些人高谈阔论,希望成为社交场合中的焦点;另一些人更愿意保持沉默,让其他人发表意见。人格心理学的一个目标是识别出最重要的个体差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特质论者尝试了词汇学和统计学的方法。

第三个问题:如何建构一个全面的特质分类系统。一旦确定了重要的特质,接下来就是建构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即分类系统,将单个特质集合在一起。例如,如果没有内在的组织架构,而仅仅罗列数万种现存的物种,生物学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因此,每个物种都被组织到类别之中,通过简单的谱系树就可以把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系统地联系起来。同样地,人格心理学的一个核心目标是提出可以包容所有重要特质的分类系统。 PoTStYi3xyO5YoS1NEjpyODlkn327cL/BA1AwPQsDCEASqprXka9dWr0URj9X29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