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治学门径的“识字”

掌握一门知识,作一种学问,首要的是采取正确门径。这就是古人所谓“入门须正”。比如可以从目录学入手,先从目录上把握学术源流,就是治学的一种门径。从训诂入手,也是治学的一种门径。特别是有些学理性强的学问,弄清关键“字”的意义更至关紧要。

沈兼士有一篇文章《“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文繁不具述。他经过考证,对“鬼”字的意义“归纳之得结论如下:1. 鬼与禺同为类人异兽之称;2. 由类人之兽引申为异族人种之名;3. 由具体的鬼,引申为抽象的畏,及其他奇伟谲怪诸形容词;4. 由实物之名借以形容人死后所想象之灵魂。”(《沈兼士学术论文集》)这篇文章得到普遍赞许。郭沫若评论说是“新颖翔实,可谓定论”;陈寅恪更赞扬说:“大著读迄,欢喜敬佩之至。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中国今日著作能适合此义者,依寅恪所见,唯公此文足以当之无愧也。”沈兼士所论“鬼”字的意义是否确论,容有另议,但这个字的解释对于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研究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因而有议论说发现一个字的意义的价值犹如天文学上发现一颗恒星。

“字”(词)表达概念。许多学问往往是以分析概念为基础的。例如近代学者论古代思想史,大都会讨论到“儒”字:是“术士”、“师氏”的通称呢(章太炎《原儒》),还是“亡国民族的教士阶级,变成调和三代文化的师儒”呢(胡适《说儒》),抑或是“社会生活职业一流品”的“娴习六艺之士”呢(钱穆《驳胡适之<说儒>》)?孔子、儒学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作用重大,因此对“儒”字的解说也可说“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宋儒发展“新儒学”,分化出许多派别,当时的理学家们正是通过辨析、争论一些“字”(词)义即概念来确立自己的学说的。例如道、理、天理、无极、太极、皇极、中、中庸、中和等等,都是属于本体论的概念;又如性、天性、天命之性、气质之性、心、人心、道心、命、情、意、志、诚、敬、才、德等,大体属于心性论的概念。他们通过解释这些概念,或论证“性即理”,或论证“心即理”,等等,进而树立起学说体系。后人研习他们的学说,弄清这些“字”的意义就成为关键。又如清代有一位学者戴震,作《孟子字义疏证》,全书的构成就是阐释理、天道、性、才、道、仁义道德、诚这些“字”(词),进而发挥人本观念和理性精神,这是具有启蒙意识的一部儒学大著。

涉及佛、道二教的学问,对一些“字”(词)的认识更是紧要。宗教典籍表达的是特殊的观念体系,比如佛教、道教所说的“真”(还有相关的“真实”、“真谛”、“真如”、“真际”等等)的含义就与世俗的理解毫不相关。所以读宗教的书,对“字”义的理解更要小心从事,不可望文生义。

正确理解关键“字”的意义在文学研究中同样十分重要。闻一多讨论《诗经·邶风·新台》的《诗新台鸿字说》是个例子。根据《毛诗》序:“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作是诗也。”是说这篇《新台》诗立意在讽刺卫宣公强夺儿子伋的妻子为之造新台事,其中有句说“渔网之设,鸿则离之”。按旧注,“鸿”训鸟。闻一多从词义、声韵等多方面进行考证,认为“鸿”指蟾蜍,“离”通“罹”,“遭逢”义,这样诗的意思就是设置渔网,却网住个癞蛤蟆,认为这样才与诗的讥刺主题相合。闻一多的考证并非定论,至今仍有许多不同看法。他本人后来也有文章对自己先前的结论表示怀疑。但这个“鸿”字的“字”义确乎关系诗的整体内容,也启示我们重视文字训诂对于文学欣赏的作用。

以下是余论。杨慎有篇文章,题名两个奇字:《 》。文中说:“读万卷书而不行万里路者,亦不能识字也。”这是说真正的“识字”,不能光靠书本,还要经过亲身践履。这是“识字”的又一义,颇有道理。

又,汉代扬雄识字很多,曾作字书《训纂》(佚)、《方言》(今存郭璞注本,据考非原著),当时的大学者刘歆曾命其子刘棻向他请教古文奇字,王莽篡汉的时候,扬雄接受太中大夫官位,校书天禄阁,后来刘棻获罪,株连到他,当狱吏前来逮捕时,他慌忙从阁上跳下,险些摔死,有诏勿问,逃过一劫,这成为文人不甘寂寞而遭遇祸殃的典型事例。李白《古风》有诗说:“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杜甫《醉时歌》说:“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陈师道《秋怀》诗说:“识字即投阁,贵者须食肉。”都是讥刺扬雄虽然“识字”却无益于行,明于文书而暗于事理,如宋人李衡说的:“人读书须是识字,固有读书而不识字者。”(《乐庵语录》)这也是“识字”的一义,颇有教育意义。

再有,苏东坡在《石苍舒醉墨堂》诗里发感慨说:“人生识字忧患始。”鲁迅有文章题目:“人生识字糊涂始。”(《且介亭杂文二集》)都是感叹文人命运多蹇、世态艰难的。陆游《砭愚》也有诗说:“储药如北垄,人愚未易医。信书安用尽,见事可怜迟。错自弹冠日,忧从识字时。今朝北窗卧,句句味陶诗。”颈联(第三联)上句中的“弹冠”是立志做官的意思,典出汉代的王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是说二人同进退,王吉做官,贡禹也准备出仕;下句说“忧从识字时”,古人学优则仕,读书识字是做官的准备,两句诗是慨叹自从走上仕途就忧患无穷。“识字”的这一义,则是抒发愤世嫉俗的感慨了。 XJzdrqs0h7fTAI1Z1nz+CM/pwKoeWQbQerAh1mGFmrmrWAHz+Po+WmujhxqQWSb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